改变,特别是可以让人们走出痛苦的改变,是心理工作者和所有人都在期待的事。人的改变是经由深入探索和理解的历程,人们得以自原本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此,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历程,而这历程,就被称为“转化”了。
转化历程是所有专业心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为转化历程意味着改变的发生,根据杨蓓教授的工作经验,转化历程包含了生活中的困顿或危机事件触发转化、深入的体验自我的处境与情绪、深度的自我觉察和省思、寻求爱与支持的滋养已持续转化,以及整合自我与生命的意义。
杨蓓一直很关心的是:人到底是怎么改变的?倘若这问题从转化的角度上来看,就比较有迹可寻了。
转化是一连串的探索过程,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觉察”到自己怎么回事了?从佛教上来说,觉察意味着开始修行,在心理学上,觉察就是转化。觉察也带来新发现、新认知,它对自己身处的困境有新的体验和解读。
这些事情的发生虽然有它的起承转合,但也有它的跳跃和反复。这个历程中只有两个元素在交错进行,一是觉察,二是接纳。觉察包含了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对他人和对情境的觉察,而接纳则包含了对所觉察的种种,由困顿或危机的负面影响中放下,使得自我认同与价值得以提升。
转化必须是有事情触发,负向情绪升起,使得自己感觉到不舒服。但,有些人会逃避过去。杨蓓解说,夫妻吵架、父母亲打骂孩子而孩子反驳、工作不顺利等都是转化的契机。
此外,当你看到或听到某些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可以进入到内在的深层结构而开始发动,就是转化的开始了。比如说,当你听到中国雪灾的灾情,又或听到长期处在饥饿状态的非洲人民的困境,这些困难事情触碰了你的心灵,让你开始觉察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开始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都是形成转化的契机。
贴近自己的内在经验
很多人认为转化就是改变,然后误解改变就是把现在完全消灭掉,完全的改头换面。转化其实只是人的气质不同,当身心安顿下来后,就自然没有烦恼了。
一个人走在转化过程中的道路,是走得很艰苦的。倘若有心理谘商师的陪伴、有佛友的支持、有禅场或道场的力量,路,就不那么坎坷了。因为你可以借助滋养的力量走出整合,在深层结构里加注新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转化历程带来的改变并不是改变一个人的基本性格结构,而是借着生命事件的发生来贴近自己的内在经验,进而对自己的深层结构有深刻的体察和认知。在经过觉察和接纳的历程后,人们看待事件的角度就不会比原先所持的情绪巨大,甚至还会将经历的事情看成是一份学习的礼物。
在个人的转化历程里会面临六个阶段,即现状、外来因素的介入、混乱、整合、实行和新的现状。在这六阶段中的外来因素介入,是指治疗者与个人或家庭互动所带来的各种觉察,其中包括行为、生存姿态,感受、期待、观点、渴望等,而这些觉察对个人所带来的混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混乱的发生意味着原有的生存方式被解构了,却在广日寸之间还未建立起新的方式。然而,混乱虽有价值,但却会让人感到害怕,因为它让人失去平衡,导致大多数的人因此退到原有的模式。
这些害怕包括害怕释放大量的情绪、害怕看见自己、害怕面对责任等等,也由于害怕,转化历程也就停滞不前了。此时,最重要的是停止逃避,同时,要更深入去沉淀自己的经验,因为进一步的觉察才能走过混乱,进入自我的整合。
很多人因为面临生命中的困顿,所以带着重重的烦恼成为佛教徒。他们希望在信仰中解脱烦恼,借修行脱离苦难,这无非是希望走一趟转化历程。所以,修行历程和转化历程是有许多雷同之处的。
转化,不是一蹴可及
杨蓓分享了一个谘商个案,她在台湾有一位四十余岁的女案主,是个政府公务员。案主与家人的关系非常恶劣,在大学时期已经开始接受心理谘商。出来社会工作后,她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上都很不如意,在超过二十年的谘商经验中,只要在台湾台面上可看见的谘商师都被她认为是“没有用”的。
回到案主的原生家庭,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爸爸时常打她,妈妈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念那么多书,不应该太出色,加上她是家中的长女,所以妈妈只要她在家照顾好弟妹。她很想冒出头来,可是却被妈妈过分的打压。她觉得自己从高中时期就一直被排挤,在家里也一样被排挤,觉得自己在家里是没有价值的。
她过着怨天尤人,非常不快乐的日子。
后来,她找上杨蓓。因为她听人家说杨蓓会禅修。她认为杨蓓应该听得懂她的话。
杨蓓在与她做谘商的过程中发觉,案主接受谘商的好处就是知道要让自己过好日子。
案主在十年前开始学各种另类的灵修学派,她自认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说起灵修时的神情是容光焕发的。她认为灵修让自己变得身心清洁,但整个世界和所有的人都是不干净的。
杨蓓在谘商过程中知道案主在灵修上的困境,她,慢慢地将案主导向于在灵修与生活上究竟有什么雷同的困境?可以如何让案主有意愿地回到过去看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杨蓓对个案的解读是:案主在现实生活中很不如意,在所谓的修行上的超越境界是安慰自己,她得到的满足是心理层面与社会层面的需求,希望从中获得肯定。
“这是一个陷阱。如果心理有困难的人,若把修行当作成就,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她会把虚幻的事情当作自己实有的部分,把自我不停膨胀到‘我是天王、天后、佛’的情况。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我在一次的交谈中听案主提到,她在灵修上下功夫是想要成为灵修上师!”杨蓓说。
即使是禅宗修行,也有可能出现种种的状况。所以,对一个修行者来说,在超越的范畴内,仍然需要一个身心平衡、健康的基础,而身心平衡、健康固然有每个人的差异,但也不能一蹴可及的。因此,转化历程所带来的净化,就成为进入超越之前的必要准备。
观照两者之间,西方心理学所重视的转化历程和宗教哲学领域所讨论的超越,不论是在追求个人幸福,或是在完成人心净化的终极目标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两者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个依存关系正是心理工作者可以为修行人所做出的贡献,而这也正是东西方文化可以交汇融合的一个平台。
修行,是生生世世的自我净化
法鼓山圣严法师所倡导的“人间净土。理念中,既揭示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历程来解决困境。乍看之下,这是非常易懂的12个中文字,但却是说得简单,做起来很难。
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即便是面对就已经是很大的考验。因为呕心沥血的困境让人害怕去面对,让人有要逃避的念头,而面对的程度、接受的程度都与处理的深度相关,自然也就与是否放得下息息相关了。
圣严法师在一次的演讲中说到:“修行,便是修正我们身心行为的偏差;尤其首重心理行为的净化,因为心理净化后,其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自然就会修正。
净化,是一个过程,而这过程包括了面对、接受、处理和放下。在佛家的转化历程既是脱离困境,也是一连串,甚至生生世世的自我净化历程。它可以是因为生命经验中重大事件的触发,也可以是生而为人的自我期许。
若与西方心理学对照的时候,佛法修行上若用最简单的概念走转化的历程,对现代的人,尤其是非佛教徒来说就是一个方便。杨蓓感慨道,佛教,佛法讲的就是世间普遍存在道理。但,只要灌上宗教的名字,便与其他宗教之间失去连接的管道。所以,只要淡化宗教色彩,就可把人们的修行历程和转化历程变成人人都可以走的道路。
修行,除了由师父领进门之外,相较于心理工作历程,常常是在自助自救的过程中,即使有名师和共修,其中的细腻转折通常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外来因素的介入不比心理历程来得明显和稳定,相对的,当混乱来临时,就看福报够不够大,慧根够不够深。若用圣严法师的观点,就是面对自我困境的心是否够深切。倘若面对时用心够深,自能体悟到自心的无处可逃,也没有逃的必要,继而生起自我负责的念头。因此,改变就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
“超越”,是怎么回事?
源自于西方心理治疗的传统,家族治疗大师Virginia Satir有系统地整理一个人的过往,特别是原生家庭的经验。藉着对原生家庭惊叹的探索与认知,自过程中旧有模式中释放,进而增加新的认知、新的行为模式,成为一个自我价值感较高的人。这个整理过程就是圣严法师所说的一种“处理它”。
佛门修行方法的不注重过往经验的探索与整理,固然有其交易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可言。但就一个修行的过程来说,妄念也好、烦恼也好、甚至狂心大作,其程度对然因人而异,但这些苦都是植根于过去。如何在过去经验中做一些松绑,增加一些稳定的自我整合,让修行者的原地打转可以缩短行程,这是西方心理治疗和东方修行法门可以共同合作的著力点。
由于佛家修行方法的不注重过往经验,严格来说,它的改变历程是“超越”取向的,特别是禅宗修行中的“顿悟”观点,所谓“开口即错,动念即乖”,若用思想、知识、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解释说明悟境,便与悟境本身越离越远。所以,对开悟的形容多半都是由悟后祖师的法语、铭文、歌偈中略窥一二。
例如,道元禅师的悟境称之为“身心脱落”,身脱落既感到轻安无累,是定力现前:心脱落即烦恼顿消,是智慧现前。这重点皆在于一个“顿”字,顿,意味着突然的改变目的,前后有截然不同的景况,前者沉重、痛苦、刹那间,轻松愉悦,不再被烦恼所困,心就得以自由。它亦是藉由一种内在超越的状况而达到顿悟的,所以,开悟是一个当下的结果,令人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转化。
在西方的心理学者的经验中,超越是一个“顿”的经验,是一个意识层面地骤然改变,但其实是否就是禅宗所谓的悟,却有待商榷了。至于超越是怎么发生的?
西方学者认为结构越是复杂的系统,需要花费越多的能量来维持它的复杂性。
西方学者认为超越有可能会带来开悟,但也有可能带来崩溃。因为在超越的历程中,大量的潜意识被释放。首先,意识层面要有健康的身心来承受,如果超越夹带着压抑、否定、疏离和迫害,那将是危险的事。
以此类推,或许这也是历来心理学者和心理工作者并不鼓励“超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