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象:净心长老(净) 郑水吉(郑)
主持:廖咏芬(廖)
净心长老:
幼年依新竹法源寺斌宗和尚剃度出家,後投礼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白圣长老门下,为白圣长老在台湾第一位嗣法弟子。
现任世界佛教华僧会会长,以僧伽教育、弘扬佛法、文化工作、慈善救济、公益事业等,为一生之目标。
钻研《楞严经》40多年,并首创楞严法会,亲自编制仪轨,分内外坛举行,每年主办的楞严法会广受瞩目。郑水吉:
双威学院统计学讲师、双威学院佛教会顾问,兼『雪兰莪尊胜佛学会』永久名誉主席。多年来从事讲解《楞严经》,在学生廖咏芬等人的协助下,将《楞严经》复杂的论议图表化、简化,以期解决学习《楞严经》的文字障碍,带领年轻一代深入经藏。近年来经常带领学生到金马仑的三宝万佛寺研讨《楞严经》,所开办的『楞严经研讨会』,由於表解的解释明快简洁,广受学生欢迎。
廖:请问长老,心是什么?心究竟在哪里?一般人把心和思想、头脑及心脏关连在一起,请长老为我们详加说明,心和思想、头脑、心脏之间的关系。
净:我不是医学家,对这方面没有研究。不过,把心和思想、头脑、心脏并提而论,也是一种虚妄心。依佛教的解说,不管是妄想或真想,心是很精细的,必须依靠物质表现其存在。比如,电的存在是看不到的,但电必须藉由电线、马达、电灯泡等『缘』,才能表现出来。
郑:一般人部在想,心是我们的心脏、头脑或是思想?其实,心脏、头脑不过是一个器官,一个四大假合的物质肉体,科学上所描述的运作仅限於人存活时,一旦人死後,这些器官如同死物一般。实际上佛法讲真正的作用在於我们的心。这个心不是我们的心脏或头脑,也不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只是一个妄心,一个虚假的状态,它必须依赖於六根对六尘才能存在,故无法找到其真正的处所。《楞严经》所讲的心是指『真心』,即我们平常日用中的六根中性,不起一念,无别分析,如眼照镜时,一念不起,如如不动。
廖:请问长老破妄心就能够明心见性了吗?如何破妄心?
净:这是一大问题。佛教不管哪一宗派,谈的就是破妄想心,开启真心。在《楞严经》中,阿难找来找去找不到真心,不禁担心,自己岂成了没有心的人?佛陀给他开示:「你不是没有心,你还有『真心』。真心在哪?真心无处不在啊!因为宇宙万象皆由真心随缘变幻的现象。」只要去掉妄想心,真心就显现了。如何破妄想?靠修行。
利根器的修行人,破妄心即可开悟;钝根人则除破妄还要显真,才能明心见性。修行时如能六根不攀缘六尘,不起粗略、详细分别、分析的念头,则不随境转,方可放下执着;再加上摄心念佛、持咒,以一念制万念,最终即可达到连念佛、持咒的一念也消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能破妄心了。
心、境之相依存
廖: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心乱而导致社会乱,或是社会乱而致心乱?人要身安才心安,抑或心安而後身安?
净:这是相互的关系,缘起法中,此是故彼是,此生故彼生,此非故彼非,此灭故彼灭。此和彼是相互依存的。
郑:两者皆相互伪现、影响,无次序可分。当今世人妄谓想千里便到千里,想万里便到万里,犹当作真心,实际《楞严经》里解释:两者皆互倚妄现,根本没有生起的本体。心、法两皆空。小乘佛教心指六识;而大乘佛教心则指第八识。
廖:一般人认为一切唯心造就是心想什么就形成怎样的世界,如果每个人各有其『想』,各『造』其世界,是否会造成社会纷乱、冲突和矛盾呢?
净:各人有各人内心的世界,各人的内心世界天天都在变化,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今天这个世界,明天另一个世界,这是无常变化啊!社会乱象肯定会有,这就需要佛法去导正错误的观念、现象,也是人间导师的责任。
廖:若我『心』想美好的,这世界就是美好的,这会否落入主观或脱离现实社会呢?
净:心想是个理想,但是还得我们付诸行动,才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郑:一切唯心造,即是由我们的真心变现出的一切山河大地,众生及种种万物万象。凡夫心想什么就形成怎样的世界,这个心是指念头,也就是前述的思想。若每个人都存有善念,去除恶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世界和平,人心平定,又如何造成社会混乱、冲突、矛盾呢?佛教教导我们心想美好的,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美好的,是在锻炼我们的心不被外界所转,不论是好是坏,都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又如何是主观或脱现实社会呢?
廖:最後,请长老总结安心之道。
净:大家多弘扬佛法、领会佛法!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发菩提心为社会大众做事情,不要有自己做不好就没面子的念头。不管做得成不成功,都不执着,毕竟那不是我们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世间万物万事是众缘和合而成。尽力而为则心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