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了—整年,农历新年对生活步伐紧凑的现代人来说,是神圣的日子、是让我们身心灵得到修复的日子!
满亚法师接受《慈悲》杂志访问时,被问到这个「年」要怎么过时这么说。她说:「我们人需要大自然明显的季节给我们助缘,提醒我们生理的时钟要做调整。比如气候有阴晴、白天和黑夜、四季之分,还有周日周末都是调整,过年过节更是要提醒我们修正极端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让自己走向更平衡的日子,就是有工作、有休闲:有家人、有朋友的日子,而不要极端地只能忙不能闲、只有功利而没有平安。
「过节日一定要怎样到那里玩,一定要跟怎样的人在一起,一定要怎样吃喝玩乐,使自己又回到忙碌的作息,结果让身体更疲累,身心因频密活动过度操劳,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我们的心也是不平的。」
「Holiday就是神圣的日子,平时大部份人靠闹钟叫醒,而不是自己身体里自然的警钟告诉我们要起来。能够完完全全休息,让心的活动减少,杂念减少,身心经过这样的休养,我们又健康强壮了,更年轻、更自在了。」
「我们要让自己走向更平衡的日子,
而不要极端地只能忙不能闲;
只有功利没有平安。」
从幻想中回归平衡 闲心体会身边财宝
「假如我们可以跟家人用打牌来消遣,在没有输赢压力下也无所谓,这是一种休闲,但是如果赌到三更半夜不睡觉,赌到心神不宁那就不必了;饮食方面要大吃大喝感觉不是享受那是负担。」
「我们与亲人在一起时,应该是一种坦诚发露的相处,不要有我一定要成功要有钱才能够回家的想法。我的儿女有些有钱给我,有些没有钱给我那是理所当然;我给多一点给少一点也是量力而为,别人看不看得起我,都不失去我的自尊。家人应该这样子聚会,而不是回家来比较。」
「家人是经得起坦诚相见,不用虚伪不用包装,量力而为的,家人就是要让我们有爱的付出,不要贪嗔嫉妒过日子,回家一定要怎样,这是压力。」
「趁着新年与家人相处集会,让自己以更多的爱心去体会家人的需要、体会父亲的年老、体会母亲的慈爱、体会儿女的天真等等,这样就会帮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增加彼此的照顾,但是大部份的人都很难做到用这样的心情去过节。」
「Holiday是灵修的日子,那是一个不再有染污的日子,心灵不染污,身体不染污,有很多的爱,有很多的鼓励,很多的坦诚,很多的放下,很多付出的机会。」
「过节是强迫自己从幻想中回到现实来,因为我们都以习惯模式过日子,有时候要有母亲节、儿童节、中秋节等让我们去自我检讨的习惯,回到一个纯净的心。」
从幻想中回到现实来,
用心去体会家人的需要、体会父亲的年老、体会母亲的慈爱,
体会儿女的天真等等。
平衡的心聚财 贪得无厌散财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他绝对会造福他身边的员工,那才是真正富有的人。他拿到的是心安理得,因为在我们人间,所有的物质都是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这表示说,我们不看扁金钱的价值,它代表一个人的勤劳、专业,甚至美德。
一个好学而不功利的人,他的学识是通达的,事业就会轻松而且是神通的,他知道大家需要什么,他一定不会被淘汰,他的财富一定会滚滚而来,他的学业、事业、家庭也一定很中道、很和乐的,这样的人必然是财富的结果。
现在很多人的财富是功利的、是不安的,他的身体一定不好、家庭不和乐、没有人缘,心不安理不得,他的心贪而无厌,他好像有千万亿,对他来说,他不能去享,因为他得来的是不心安的,他担心有一天他倒下去时没有条件再站起来,因为他可能不是专业,他可能没有朋友的助缘。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能够赚能够赔,能够再站起来,而且赚到很多的关系、很多的经验、很多的人缘,他赚到的绝对不会因几百万、几千万没有了,就没有机会了。
我一直认为,钱要在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身上,我们不能够让一些人不择手段赚钱,那些很有道德的人又不爱钱,那也不好。
钱财落在不择手段的人身上,不会用钱,不会重新分配,比如现在时机不好,只要你买菜时不要斤斤计较,就是在布施,让人家发一点点小财自己会有富足的感觉。
现
在钱财其实不缺,因为我们不会用钱,所以钱就不够。举个例子,你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所以买了这个东西,你不觉得满足,你又买另一个东西。你饮食不当,你又
要花钱看医生,要请假又少一天的薪水,甚至会被炒鱿鱼,甚至效率不好,因为身体健康不好,事业出问题,所以你根本不能够发财。
真正的发财每个人都要有,这个财不只是钱财,而是广义地包括健康、知识、智慧、专长、人缘、信心、爱心、勤奋。我们要有享受的条件去享受资源,我们世间一切的接触都跟金钱有关,但是那个过程里又跟人有关,如果能够心安理得赚钱,其实你已经造福人类了。
常常告诉自己:「没钱!没钱!赚得不够多钱,那是咀咒自己,不断地咀咒自己,他就越来越做错决定,越来越急功好利,越来越得不偿失。」
「现在的家庭关系越来越薄。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有人却没有办法经营一两人在有困难的时候,给予一点点的支持,为什么我们不能?这表示现在的家庭缺少了那一份同舟共济的关系。」
「社会其实都不需要慈善机构,所有的孤儿都养在叔叔伯伯的家、亲戚朋友的家,为什么要让孩子成为孤儿?」
「大
耳窿的问题要回归到家庭问题,当一个家庭的家教问题变成很多的问题时,就创造这种行业出来,为什么有人会举目无亲,走投无路?举个例子,假设我有3个孩
子,我应该很高兴我有两个孩子很乖,一个让我操心,我们应该很正面地,全家人一起来帮助这个社会照顾这个有问题的孩子。这样的话,这个社会的问题自然就会
减少。」
「儿子跟岳母有缘,我们应该很高兴他多了一个可付出的对象,但是哪一个妈妈愿意她的儿子去孝顺别人呢?」
「我的娘家有问题,我怎能不管,但是有哪一个公公婆婆愿意你去管理娘家的事?反之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我们夫家没有问题,我们帮你娘家解决问题。如果大家这样想:我们一家不能、两家不能,我们有好多家怎么不能?」
「现
在大家缺钱是事实,但是更缺乏安贫乐道的态度。天气有阴晴旱雨,人的遭遇有如意失意,不能放下过去的话,就不能把握未来;人的心不能自主,尤其被物质控
制,再多的名利都不能感受:当一个人觉醒地过日子,赚钱的当下能体贴别人的需要,虽不是大富但心宽如海,知足常乐,赚进金钱的过程中广结善缘,生活过得心
安理得。」
钱要在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身上,
能够会用会重新分配,
让大家享用。
差异就是美 平等是不推卸责任
我要说的是:母亲很重要!要知道,女人比男人实用,女人的地位非常崇高,因为她孕育生命。
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现在女人不认识真正的平等。
真正的平等不是男女平等,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差异的根器,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平等是接受差异。
女人有她神圣的使命,现在的母亲都不重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疏忽自己的责任。
想想看:如果我们重男轻女,要求先生这样子、要求儿子是那样子的,我们不是制造很多女人悲哀的命运吗?因为女人让儿子成为别人的先生、别人的爸爸,我们没有把他培养成一个有智慧的人。
以前的母亲没有读什么书,但是以前的母亲的爱是全心全意的,她可能会没道理地痛痛的打你,但是你会感应到妈妈的敦厚,你会感应到妈妈的大量、她的模范,这样的妈妈,我们那还会要求她给我们多少的玩具、多少的钱财,你自然地会启发你的天份和本能。
爱是人的本能,如果你能以爱成家的生活,这是你人生的使命。而不是要被爱,而不是不需要男人,也不是不靠男人,不是这样子的,不要有小妇人的心态。现在的女人觉得有男人也没有多一份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她们还生儿育女导致一代不如一代。
女人有敏感用心的天份,不要去计较男人木头,不要去计较他们迟钝,不要觉得不平衡,这是我们多生多世人类几千年来女人的特性,我们应该引以为荣,不要看不起男人,也不要觉得男人不可靠,这样子的话,孕育生命的这棵大树就要倒了。
要知道胎教有多重要,幼教有多重要,女人能够仍然帮忙担任两份的工作,她会乐在其中,她会把养儿育女当作不是辛劳,而当作是天职,这是她做得最好,如果男人能够做得好就让男人做,如果女人做得好就让女人做,这是真正的平等,而不是推卸责任。
不一定说女人就要主内,而是女人不要因为在外面的伟大而忽略她在家的使命,她不能兼顾的话就一定要取舍,不然的话就不要做母亲。这不是开工厂生产产品,可以有不良产品,人是不许有不良产品。百年树人是多么的神圣,既然做母亲,母亲的智慧是很重要的。
女人有孕育生命的神圣使命,
这是我们多生多世人类几千年来的特性,
应该引以为荣。
我们要怎样生活? 为自己负责
我
们要肯定我们的身与心都有个主人,这个主人常常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当我们心情沉重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告诉我们心有挂碍,心事重重,粗心大意、胡思乱想,
这表示他告诉我们丢失了当下,我们没有活在当下,但是现在很多人误会了主人的意思,他反而去对立、去逃避这个人、这个事、这个物,所以就变成我们永远把这
个责任推给了别人:觉得我被细菌感染、被病毒传染,我伤风是因为天气的关系,他不愿意负责,这是我们生理的医师自己启动治疗的功能,是要让我们藉着这时
候,多休息多休养,或者是要让我们注意心情的沉重,因为我们已累积了很多的心情,掩饰了很多的心情,不敢光明正大去面对我们的心情,不敢喜怒哀乐,不敢表
达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所以,不是应该100分,而是可以有缺陷,但是你要知道,那个缺陷不是你,它可以离开你,只要你去觉察它就好了。
我们的生活就是要负责任,生活的规范就是不要推卸责任,就表示敌人是你,恩人是你:病人是你,医生在你,所以你要懂得健康是要靠自己,成功要靠自己,失败也是要要求自己。我们没有这样的规范,我们对外的参与,我们就容易转身回头。
举
个例子看看,我们身体疲倦的时候,我们就去提神,那就是违反自然,我们应该是休息:当我们饥饿时,是告诉我们吃错了东西,而不是肚子要你另外再吃东西,所
以你懂得跟心里对话的时候,你就能够即时修补你的问题;当你觉得没有钱的时候,其实不是现在没有钱,而是你不接受现在没有钱,你能够接受你现在没有钱,你
才能够赚钱,要不然你就不能够冷静的去赚钱。
我们佛教的生活方式就是面对,
就是接受,就是负责,就是自然,
就是一种规范。
从生命来讲,
我们推卸责任,
从心情来讲我们怨怪别人,
这会带来祸不单行,
结果就重蹈覆辙。
追求容易如意 是颠倒梦想
佛教的生活规范不是在你做了什么,而是在于你知道你做错了,因此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都会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如果佛教规定应该怎样过日子的话,那就不是佛教了。
佛教是站在一个谅解有这么一个因缘,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所以有这么样的修正,所以有这样子的还原,因此佛教要我们过觉悟的日子,是知错能改的日子,就是一个跳出习惯的日子,是一个自重自尊的日子,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有觉性的,这是我们都要相信的佛教教育。
佛教教导我们不杀生,爱护生命,护生应该是:养鸡不用长肉剂、荷尔蒙、不用笼子,我们做给狗或猫或鸟吃的食物,是我们人自以为是它们的食物,其实这也不是护生,它们有它们的食物链,我们应该尊重自然。
佛
教的生活是符合自然,佛教的生活是所有的现象都没有好没有坏,你要相信身体有一个医师,身体的医师绝对不会放弃我们,这表示人只会老死不会病死,病死是因
为我们不懂得生病,没有能力生病,没有心情生病,没有时间生病,人因此才会在还没来得及让身体好起来就去世而亡了,所以把病当作敌人是错误的生活态度,这
表示健康与生病是一起,要认识健康就不要反对生病,不可以排斥生病。
我们为什么得意?是从失意而来,有失意我们才会有得意。
自
然就是佛教的生活,我们的身体在冬天就是要少出汗,夏天我们多劳动多出汗是自然现象,孩子就是要天真,让他认识自己,就是佛教教育,而不是要他听话、要他
乖,那不是佛教的方式,佛教的方式一定是觉悟到一切的自然没有好和坏,没有说冬天好夏天不好,生病不好健康好,听话就好淘气就不好。
佛教的生活是人吃植物,动物有他们吃的食物,我们不能给牛吃动物。佛教的生活方式,是要我们尊重一个现象的真实。
我
们就好像上学那样,上学是因为不会所以才要上学,学一定是困难的,所以不要追求容易的学习,或者追求如意的成就,这就是颠倒,违反了自然,虽然我们有理想
要跳出好和坏分别的心,我们一定要接受我们还是凡夫,我们有欲望、有烦恼、我们有错误,我们不足要我们没有烦恼、没有错误,
而是不要重复错误、重复有烦恼,这是佛教给予我们的生命指南。
有人来跟我说,不要信仰佛教,因为他还做不到要受戒的条件,为什么要受戒?就是会犯戒,犯戒的人才会要受戒,如果要受戒的人都不犯戒,那是不可能的。
佛
教里有很多指南,比如行善,行善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因为少做一件坏事,就是行善,有做好事的人一定有做坏事,所以不是行善好,而是行善比较奸,因为不是行
善就是造业,所以我们不可以因为行善就了不起,当我们没有造业时就没有行善了,当我们做坏就会有做好,做好时就少做一件坏,我们要用这种心态来认识佛教生
活,那我们学起来就没有压力。
佛教要我们过觉悟、知错能改。
跳出习惯的日子,
自重自尊平等有觉性,
这是我们都要相信的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