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学空间 > 散文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作者:明义法师 发布时间:2009-06-27 来源:《慈悲》第61期  点击:

我们现在骂人看到恶果吗?看不到呀!一位台湾明星自杀身亡,她的11岁大的孩子 说,以后他见到那个人的女儿也要把她杀死。 11岁就发这样的毒誓,我们也看不到恶果。可是,佛陀说,恶果并不是一定立刻看得到的。所以,我们不要骂了人之后等心平气和了,才到佛前来求忏悔。因为你 口中的斧头已经斩出去了,伤了人流了血还有救吗?已经伤害了人,如何补偿回来?除非你是真心求忏悔以后不再造恶业。如你还是再造的话,就如以斧头不断斩杀 他人一样,你再为他涂药疗伤也没有用,还是受了伤。不仅伤了他的身还伤了他的心!这个果报是逃不了的。所以,希望以后要骂人的话,三思而后开口,后果是谁 来背负?
遗教经里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毋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佛陀的《遗教经》里说,我们的五根里面,哪一个是最强的呢?是心,心为主,心想到要做什么,其他的四根就会跟著去做。

佛陀要我们把心管好

所 以,佛陀说,要把我们的心管制好,心的可怕之处,就好像毒蛇和怨贼一样,随时都会伤害人。当你有恶念的话,它就会好像大火一样烧遍整个森林。所以,心一疯 狂起来,就好像大象没有被钩住一样发狂乱闯,或像猿猴得到树木一样,乱跑乱跳,从这一棵跳到那一棵,很难令它安静下来或阻止它。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 让我们的心散乱。若是重视这个心的话,就要让它降伏下来,那就什么事都可办好。《遗教经》说,心可以是善的,当下的念头不同,结局就会南辕北辙,这完全看 我们的心是善是恶。

越放下就越自在,越执著就越烦恼。佛陀要你放下,可是你却抓得更紧。放下就是能够把我们的贪念、恶念慢慢的放下。

问 问你自己,假设有一天刚好你在寺院里,突然有人批评你,当时你的心里正有善念,很容易便把它放下忘记掉。但你回家以后会不会再起烦恼?如果你一边在忏悔, 却一边在想著刚才在寺院时被人批评的事,这样的忏悔是毫无意义的。而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念些什么,无形中这个烦恼就一直在你的念头里转,转了好几天还是挥之 不去,你说烦恼不烦恼?

人家批评你,对的话,应该自我检讨及改变自己,批评得不对,那就算了,不用去听它。反正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做什么,都会有人赞叹、有人批评。就算你到深山里躲起来,还是有人会批评你“逃避现实,躲到深山里去了!”

人不要执著,要批评就让他说吧,只要不是真有那么一回事,那就继续走,继续完成自己的事情。

学 佛的人,要慢慢的增长智慧,长智慧就不会执著。以前你可能不开心,今天你来到这里,有人说你不对,你从此不再来这里;明天你到那里,也听到有人批评你,也 从此不再到那里,这样下去,到最后你又要往哪里去呢?没有一个佛教净地可以容纳你,因为不管你去到哪一个道场,仍然会听到别人的批评,说你不对。或是他人 所作的事不符合你的意愿,你又觉得样样都不对。

要慢慢的学习如何对待众生。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商人,在同一个地方做生意。一个是贩卖金子的,一个是卖棉花的。有一天有人要买金子,便问说:“你卖的金子是真的还是假的。应该将它放在火炉里熔化鉴定真伪。”

那 个卖棉花的起了贪念,悄悄的偷走一块金子。因为担心被别人发现,连忙把火热的金子塞进棉花里面,结果把棉花统统给烧掉了。偷窃的行为于是被揭穿,不单偷不 著金子,连自己的货物也烧得精光。贪的欲望,即是罪恶的深渊,也未必会得到更多,最后的下场却一定是失去更多。唯有无欲无求,才能获得幸福快乐。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越放下就越自在,心灵自在的时候,欲望罪恶的深渊就慢慢没有了。

佛在菩提树下成正等正觉时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所障,不能证得。”意思是说,一切的众生都有佛性,一切的众生皆可成佛。这就是“是心是佛”。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一起打坐,苏东坡问禅师:“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禅师答:“像一尊佛!”同时问道:

“苏学士,那你看我禅坐的样子像什么?”

苏东坡每一次较量禅学都输给禅师,这回想到机会来了,便即答道:“像堆牛粪!”说完乐得开心大笑。

回到家里的时候,妹妹见他满脸得意洋洋,问明原由后就对他说:“大哥,这回你又输了,佛印禅师心里有佛,所以看你也像佛。而你心中有牛粪,所以,看禅师就像牛粪了!”

因此,当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千万要小心自己的心清不清净!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是心作佛”。

修积智慧福德资粮

虽 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却被妄想执著所障碍著,以致我们都未能成佛。虽然有佛性,但也都有烦恼和习气。断掉了烦恼和习气,智慧、福德资粮才能够慢慢的用心 累积起来!才会有成佛的一天。而是佛是魔,全看你的心有没有发菩提心了。要怎么发呢?《成佛之道》告诉我们:“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所以,我们只要 是三宝弟子,就要发菩提心,大家一起来护持佛教,成为佛教的护法,护持正法。你是汉传大乘佛教的三宝弟子,你就必须学菩萨道,发慈悲心──一切众生的苦都 是我的苦,一切众生的悲都是我的悲。

接下来就是修积智慧的福德资粮,智慧是内修的,断了贪嗔痴三毒就有智慧,只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有 的,什么是不应该有的,没有,也不去追、不去贪,这一些慢慢断掉的话,自然而然智慧就会增长。而要有福德,就必须利他。实行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 事)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两种行里面都有布施,惟布施必须量力而为、尽其在我、心安理得、毫无悔意。所以布施绝对不能后悔,给 了就给了,不要说“早知道不要给”,“早知道”你就成佛了,也不会有今天了。这就是众生的习气。

四摄布施著重在利他,六度布施著重在自利。对自己来说都是很快乐的。

简单的讲一个故事──

 中 国北方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失去了工作,正面临经济困难而彷徨。有一天下著雪的时候,他正在开著车子。突然看见附近有一辆车好像抛锚了。里面有一位老太太, 神情很惊慌。他很想上前去帮助她,但老太太却担心遇上坏人。年轻人很了解老太太的想法,于是便坐住不动,只是对著老太太微笑。待她比较平稳的时候,才过去 敲敲她的车窗,问老太太说:“请问您是不是需要帮忙?我能不能帮忙你呢?”

老太太回答说:“我不晓得是不是车子的轮胎爆了?”

年轻人帮忙她更换上新的轮胎后,老太太对他说:“其实,有人帮忙我的话,都会给他一点酬劳。年轻人啊,你要多少钱呢?”

年轻人摇摇头说:“老太太,我不需要任何报酬,只要你想起我的时候,就请你继续帮助另外一个人吧!”

老太太听后非常感动。

布施不能要求回报

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人不能要求回报,这个就是佛法所说的布施。如果你帮助了人就整天想著他什么时候帮回我,几时来报答我,几时来感谢我,对不起,永远都 没有功德。帮人,尽量的去帮,帮得多少帮多少,不要有悔意。就算有一天这个人跟你吵架,往往我们会怎样?骂他忘恩负义,说以前我帮过你,你却咬回我。我们 学佛的人,就算他今天不跟你讲谢谢的话,就当作是前世欠他的,今生来还债,就没事了吗!现在是不是应该还的,该还的就还,就不会像广东人所讲的:捞乱骨 头,才来吵架。这就是我们所要学的一种无相的故事。

六度当然也讲到十戒,在家居士讲的八关斋戒、十善戒。为什么要受戒的,这是自我品德的提升。可能你在受戒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能你在受戒后慢了解之后呢?就把品德慢慢的提升,就不再犯戒了。

忍辱,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就是万事以和为贵,怎样跟大家和和气气的相处在一起,这个很重要。

佛 陀就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当时他在世时,有一个人很不喜欢他,所以呢,不停的在骂佛陀,在批评佛陀,佛陀一句都不回应,任你骂,任你批评。几天之后,有一 天,佛陀在前面走,这个人在后面骂。因为骂得习惯,愈来愈大胆,以前是在后面骂,就像我们一样,以前只在后面批评,看这个人可以欺负的话,现在就可以在大 庭广众批评他,因为他静静的不会反抗嘛!这个时候,那个人还是不断骂著,佛陀不回应他,他就愈骂愈得逞,所以,佛陀一边走,他就一边骂。

这个时候,佛陀突然间转过来,他说,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他说你问,啦,不过我还是照骂的。佛陀说,当你有礼物送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你怎么办。

那个人说,他不接受,我就拿回来咯。佛陀说,所以,当你骂我,我不接受时,你怎么办呢?同样的,这些骂人的脏话,都会送回给自己。

精进是对治惰性妙方

第四,精进。我们人因为有惰性,精进就是对治我们惰性的妙方,不要操之过急,按部就班。

第 五,禅定。禅定就是对治我们散乱的心。意思就是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立,立而后能得。意思是说,我们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能静 下来,那么静下来的时候,心就能够安下来,安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好好的考虑问题的时候呢,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再说一次,知止而后能定,定 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立,立而后能得,这个就是禅定的作用。

智慧。智慧是对治愚痴的良药。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说以前一个国 王,他生了一个公主之后呢,他说,哎呀为什么这个公主长得这么慢呢?希望她快点长大。所以,有一天,他就找了全国最好的医生来。他说,医生呀医生,我听 说,你艺术很高明,能不能一下子让我的女儿快快的长大起来?医生说,可以呀!为什么医生说可以呢?这个医生很有智慧,如果他说不可以的话,就要被斩头,所 以医生说可以呀,可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国王说,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只要我的女儿可以长大。医生说,我在医治当中,你不能看你的女儿。国王说,好,我 答应你。结果一医,就医了12年。在12年之后,这个医生回来跟国王说,医好了,你女儿长大了。国王说,真的吗,快点带我去看我女儿。结果医生带他去看女 儿。那女儿果然“长大了”。国王非常的开心,认为这个医生是全世界最高明的医生。可是,旁人知道了之后,都笑国王愚痴。

这个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让我们去想,什么是对,什么么是错。

所 以,我们要学是心作佛的话,就要学四摄六度。我们要学是心是佛的话,我们就要学消除一些东西。我们本来就是是心是佛,因为我们本来就有佛性,所以是心是 佛,是心作佛。是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怎样的心,才能够往这个正确的方向走。我们众生的习气的确是太多太多啦。我们众生的习气如果一天不断除的话,成佛之 道,绝对是相当漫长的。

要怎么去断,要怎么去得到善心?就要看我们众生怎样去学,怎样去修。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放下义蕴  (2009-06-2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