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何谓佛教、道教、德教?教主的动机何在?请详述各教主的生平。
答一:佛教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悉达多出家成佛後所创立。佛者觉也,乃正觉人生真理之宗教,导人以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为宗旨。道教乃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创於东汉时之张道陵。至晋时称天师道,後遂名之为道教。德教乃新近建立的,提倡以道德救世,崇奉老子、孔子、释迦、耶稣、穆罕默德五教教祖。各宗教教祖创立宗教的动机,不外救世利人,此为宗教共同的色彩;若论教义深浅,说理圆满与否,虽学者的看法各有不同;要当以佛教陈义为最高圆。各教主生平,可参阅各教历史,非今所能详尽。
问二:人们崇拜宗教是崇拜其教?抑或教主?
答二:两者兼而有之,因教主与教义不能分离,因有教主才有教义的施设,有了教义的施设,才见到教主的伟大之处,生起崇拜之虔诚也。
问三:观音菩萨,观音娘娘,观音佛祖,西天佛祖,有何区别?大伯公,如来佛,太上老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是否皆为佛教所应崇拜者?
答三:据佛经说,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的,过去世的名字叫做「正法明如来」,故有人称为「观音佛祖」。当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教化众生时,他现身为佛的弟子,故称菩萨。菩萨是在因位修行度生的称呼,若到果位功满,始称如来。如来是每个佛的通名,凡是由人修成佛果,都可称作如来。若说「西天佛祖」:此西天若指印度(佛法西来中国,国人皆以印度为西天,如说唐僧西天取经),则西天佛祖是指释迦牟尼佛;若西天指西方极乐世界,则此西天佛祖,即指阿弥陀佛了,因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至称观音为娘娘,乃民间误以观音为女神,故以娘娘尊之;实则观音为古佛再来者,而与世间女神混乱,虽曰尊敬她,实是轻慢她,因其削减观音菩萨之崇高佛位的价值了。大伯公为马来民间的神,等於中国的土地老爷。太上老君为道教的天尊。此二人天之神,皆不能与如来相比。如来是超出人天世间的惑尽情空的了生脱死者,人天之神皆未能超脱轮回生死,故不可同日而语。四大金刚,亦名四大天王,为佛教的护法神将,佛徒对之可保持相当敬意,但非最高的崇拜者,最高的崇拜 皈依处,唯在释迦佛陀。虽十八罗汉亦是学佛过程的圣者,不是佛徒最高的崇拜者。
问四:佛教徒若违背了五戒,其後果如何?从何见之?
答四:违犯五戒,自然受报。如五戒第一为戒杀,受了五戒的佛徒去杀人,其後果必是「杀人者死」,今生就见到他的果报;万一今生侥幸逃脱,而仍逃不了因果律,来生还要受报,则非吾人肉眼所能见到,若得佛教圣者的天眼、慧眼、法眼,就可见到,并不稀奇。唯现今信佛者多,并非个个皆能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者是极少数的,多数都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普通信徒。有许多人自命佛徒,甚至连「三皈依」都未受过的,何必高谈五戒!怕受五戒犯罪,因而不敢信佛,这是多余的过虑,也是自塞信佛之门。
问五:佛是由人修成的,因此人人皆可成佛,那 教徒所崇拜的到底是那一位佛?如何崇拜?念经乎?许愿乎?点香叩头乎?
答五:随人根性之所好,认识之异趣,每位佛和菩萨都可崇拜;唯中心主要的崇拜者,应在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崇拜的实际工作,在於修行。佛教的禅观行(坐禅),律仪行(持戒),净土行(念佛),真言行(学密宗),都可任意修持,方是正路。许愿、点香、叩头,这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向佛讨价还价,希望「有求必应」,这些不算崇拜,也不算真正的修行工夫。
问六:泰国佛教高僧銮苦脱上人之塑像,供人膜拜之动机何在?
答六:凡是佛菩萨的塑像,或高僧的塑像,其动机:一在引起人之恭敬, 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二在由恭敬而发心布施供养得福,所谓「见相种福」,因塑像为引人向道修善的一种助缘;三在纪念有德行者,可以警顽愚而励 末俗;四在见人有德行而受敬,引起自己向上学习的志愿,所谓「彼既丈夫我 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问七:阿弥陀佛是何语?何意?
答七:阿弥陀佛是梵语(印度语)。意译为「无量光」,「无量寿」。以至佛位,智光无量,慧命无量,表其功德也。
问八:佛教与命理有何关系否?据说老辈的高僧对於命理,不论相或算皆很高明?
答八:佛教的正义叫人信因果,不叫人信命理。你想得好果,必先修好因,这是最合情理的定则。相命亦是有的,但变化无定,靠不住的。如照理应该 好相好命的人,若做了恶事坏事,就会变成坏相坏命;反之坏相坏命的人,往往做了好事积德,结果变成了好相好命。所谓相从心生,命随心转,随时变动, 并非注定,故佛教只劝人信因果,做善事,决定前途,不教人求神问卜,以占命相,以其舍本逐末也。老辈僧有善於命理者,多从未学佛前学来,决无在学佛後再去学相命,自居「外道地位」,以佛教不许出家教徒相命卜卦,其为僧而挂相命卜卦招牌者,皆是「佛法中之外道」也。正信佛教之徒,不可不知, 不可不辨!
问九:我是佛教的门外汉,意欲学习佛理,以解除心中的疑团,应如何著手?
答九:欲学佛理,先看佛书。星马佛书不多,但基本的读物如佛学纲要, 佛学概论,佛学课本,在槟城许多佛教团体中皆可找到。其次是多与佛学有素养之法师和居士,或佛教学生接近,所谓「多闻熏修,如理作意」,为学佛入 门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