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应作何解释?
答一:吾人所说有我,即指我之身体而言。佛智观察我之身体,乃由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所成。如形体可见的骨肉肤发等由於物质所积聚属於色蕴;其他精神上所领受,所构想,所迁流,所分别的属於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蕴法,众缘助成,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其性皆空,於中无我可得,仅有我之假名,故说无我相。人相乃与我相对立的名词,我相既无,人相亦不可得了。众生相则是多人之积聚,人我二相既不可得,众生相又岂能成立?寿者相亦因吾人之执我而来,执我为实,故想我长寿,或长生不老,其实世间诸法有生必有灭,那能长生?那能不老?世人皆因执我执法,以寿自己,各为自我利益著想,因而自私,故有争执。佛於金刚经说此四相皆空,五蕴非有,亦即为破除众生之执见,使之向善利他,同登觉岸。(详见另寄拙著「金刚经讲话」)。
问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甚么意思?
答二:色指宇宙森罗万象,形形色色的诸法;空指诸法无相性空的理性。此色法缘起性空,故说「色不异空」;色之与空,其性相等,故说「空不异色」。「异」是两个东西,使之合一;「即」是色空当体是一,不必因异而合,意思更进一层,即是从相对境到绝对境。相对境是我们凡夫分别心的境界,故见色空是两样东西,而说明其性质相等,同一空性,使之因异而一;而绝对境,是诸佛无分别智的平等境界,无见而见,只见一法,并无二致,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参考心经讲义,深入浅出,与众解说,方得其妙。
问三:心经讲义之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从体起用,摄用归体」;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又作何解?
答三:这些都是佛学中的术语。此指众生佛性本具,虽随各人造业之染缘,轮转生死,而其所具之佛性,本无有变,故曰「随缘不变」。佛性虽然清净不变,但可随众生之染缘,流浪生死,故曰「不变随缘」。诸佛所证诸法之理体,惟悟方知,本无可说;但为度化众生,从体起用,方便立言;若摄其用,还归其体,则此方便言教的妙用,与理体一如,盖用从体起,无体便无用,故用与体是不二的。吾人现在所执的一切有法,不是妙用,要用佛教我空智和法空智,空除我们执有的染法,才显其出世真空的妙有净法,故说「妙有真空」;但此妙有之法,须经真空的工夫才显,故又说「真空妙有」。能悟世间贪染之法为幻有,才知出世真空之法为妙有。须知真空不空,故成妙有;若空了甚么都没有,那就成为「恶取空」的邪有,不是妙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