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虽是一举世闻名的佛国,比丘尼传承制度却早在1928年因一位比丘尼在外出托钵时被绑架而中断,从此女修行者不能剃度受戒,只获许成为身披白袍的学法女或八戒女。
两年前, 法右法师(Rev. Dhammananda)将比丘尼的传承重新连接上了。她是第一位无视国内保守势力反对,毅然飞往斯兰卡剃度出家的女性,并且发愿要在泰国恢复比丘尼制度。
法右法师出家前是泰国著名的学者查苏曼卡比尔星博士 (Dr. Chatsumarn Kabilsingh)。1944年出生的查苏曼博士在印度考取哲学学士,拥有加拿大宗教硕士及印度佛学博士学位。她是泰国法政大学前讲师,也曾任萨迦提达国际佛教妇女协会主席,积极推动佛教妇女运动。《福报》曾於第6期(2000年11月)采访查苏曼博士并介绍其所成立的未婚妈妈中心『和平友爱之家』。没多久她就走上出家路。
您的出家引起了泰国社会,尤其是佛教界的争议,请谈谈您所处的状况?
我可以理解为何这些人不赞同我出家,可是没想到的是反对者会大作文章,在互联网、媒体上发表负面的言论,甚至在我的国际联络站上发表说我是『假僧尼』,并举出了七大理由来说明。这些精力本来应该用在学佛上、弘法上,用来推动如来家业,但现在却被用来攻击我,还冠以关心佛教、保存佛教的名义。
其实,受戒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因为佛陀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身为佛陀的弟子,应该紧随他的脚步。何况比丘尼是四众之一,而四众是佛陀制定的,有意受戒者,无论男女都应该被允许受戒,自我提升。
佛教界应在精神实际上支持比丘尼僧团的成立。我本身就获得马来西亚数佛教团体的支持,这让我感到很窝心。每一次来马,我都受到他们的欢迎。许多信徒尤其是女性会向我提出她们心中的疑问。我认为照顾佛教社群、解答他们的疑问是我的责任。僧团与信众应该是双向的:僧众为信众精神上的导师,而信众则要护持僧团,不论男或女出家人。
为何您在反对声浪中仍然选择出家这条路?又为何不跟随您母亲依北传出家?
许多人会说:不出家也可学习佛法,证得正觉。那么为什么佛陀选择出家?本着经验而谈,我认为出家生活远比在家有更大的修习空间,也过得更充实。
我没选择依北传出家是因为不诣中文,需要好几年才学会看大乘经典、诵经,而我已年逾半百,时曰无多。
您如何面对这些阻碍?
我时时保持正念,使心中没有升起一丝负面的想法。我也以慈悲心等待反对者克服他们心中的障碍、破除内心的无明。我所能做的是通过教育,以演讲及书写传达更完整的佛陀教育,使大众更明白佛法。
请问您有何计恢泰国比丘尼制?
通过教育及结夏安居。我在出家前巳举办了很多次为期3个月的结夏安居,参与者是泰国和东埔寨的女在家众及学法女『美琪』(maechee)。在我们的寺院--颂达摩迦耶尼寺(Wat Songdhamakalyani),她们接受完整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心智训练。
我将会邀请世界各地的比丘尼来到泰国参加下一次的结夏安居,只要连办5年,我们便可以组织比丘尼僧团。
与此同时,我们也关心社会,希望能融入社群。我们请村民到寺院来,帮他们解决问题,分享佛法。希望能作到: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是寺院的一份子。回响很不错,当我到寺院附近托钵时,总得到大家的支持。常有新加入的供养者,而我带回的食物之多,足以让我供养寺院的其他人。
我也试着招集一些志愿工作者协助我传达佛法,以提升女信徒的意志力及让妇女有机会在宗教领域分担一些任务。
除了生理障碍,女性学佛有何困难?
佛陀强调的是心的训练,与形体无关。改变观念很重要,我们不可被旧思想所束缚,认为女性有许多禁忌、是不净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女性在生理期间不能进入寺庙。这些都不是佛教的思想。我们要克服这些错误的观念。
别认为须履行妻子、母亲的责任而没时间修学佛法,要做一个佛徒妻子、佛徒母亲。在与家人相处时,不是也需要慈悲吗?不要将佛法与生活分开。佛陀的教诲不只是在书中,而应该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遇到问题时,以佛法来解决。
女性学佛者又有何点?
一般上女性会牺牲小我,为家庭奉献一切,自我、自私感比较低,也不爱权。这种性格将带来比较多的快乐,较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