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来自中国江西省广昌县的他在一偶然的机缘下,从杂志上读到了东阳木雕大师郭志高先生的事迹,於是毛遂自给郭大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喜好,并寄上自己的画作,得郭大师回覆,鼓励前往面试,并学习木雕技术。 徐晓镛不讳言,雕刻佛像的过程中,除了常因为运刀而把掌心磨破,要找一块适合於造像的木头,更得众寻『木』千百度,因为50年代大跃进後的中国,许多树木因为大炼钢被砍光砍尽,好的木料不易找。他圮得有一次为了找榉木,不惜飞往冲龙荚,在深山野林里找了三天才找到,又托当地林木管理局帮忙,把大批的榉木运到上海,用作雕刻佛像之材料。 雕20公尺大佛 1994年徐晓椭获日本正眼法师的赏识,将他的作品推介到日本。正眼法师最敬佩庸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事迹,为其精神感召,发愿效法追随,从日本来到中国,沿着天童寺、白马寺的路线寻找造像者,最终找到徐晓佣为他雕刻19座5公尺木雕大佛,还有一樽20公尺高释迦牟尼佛,两者预计於2012年、2016年完成全体安座。 20年的浩大工程,由一位雕刻家去完成,对徐晓镛来说,是一种肯定、荣誉。 只见他咧着嘴有点腼腆地笑说:「牛顿说过一句话:今天他有这个成就,那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很欣赏这句话。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开端吧,谈不上是成功,还要再接再劢。」白晰瘦削的脸颊透着几许清秀的气息。 佛像创作最需要的是对佛的理解、对佛的诚心。徐晓镛在把创作心得溶入佛像当中,发觉佛跟人是如此靠近。 「一件佛像不仅仅是一件佛像,它跟人是心灵相通的。从取材、雕刻的过程中让造像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美。佛像雕塑离不开生命力、佛法、本身的意义。是那存在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佛文化,造就它的美、彰显它的魅力,让人心平气和。」 他希望日后设立一家自己的佛像收藏馆,收藏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供佛像爱好者参观。 虽然自己的作品都被供奉於日本各大寺院,但是在大和民族意识很强的曰本,徐晓镛感觉自己犹如一片『藏云』,不由收敛了拼射的光辉。但他依然用心去做、努力去做,因为佛像的微笑、眼眸中的慈悲、眉宇间的宁静,让一颗年轻刚硬的心,体会去恶从善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