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人们,不再是盲目崇拜一些不可知的对象。因此,有系统,有教理为基础,有道德观念的高尚宗教应该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佛教是一个高尚的宗教,因为佛教符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
前面我们就佛教及社会的意义来探讨佛教在塑造国家文化,尤其是马华文化所扮演之角色。此段将直接以佛教教义的特质来看这个问题。同时也依教义特质中的社会人际关系,个人生活提示,以及宗教意义上加以分析。
一、佛教的涵容性大
佛教在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以後,兴盛起来,成为一股反对传统婆罗门教的新兴宗教力量。但佛教并未有把婆罗教打倒或消灭的意思。因为佛教含有很宽大的涵容性,故在印度长期之流传,尤其是大乘佛教兴起时,对於印原有的文化及宗教传统,有积极的影响。而同时更广泛地吸收及接受这些传统文化,以适应当时人民之宗教需求。这种宗教的宽大涵容性,在佛教成为世界的宗教时,更是发挥无余。我们从各地佛教史的演变中,可以得到证明。
在文化水准高度发展之国家,佛教传入後,必定会纳入当地本土的文化,并予以适中的影响,然後融合为一体,成为富有本地色彩佛教文化。最明显之例子,就是中国佛教了。另一方面,在文化水准较低之国度里,佛教文化之传入,并未贬低其原有之文化,反而是从本身高度之文化,赋当地文化以新的生命,而提高其文化水准。但我们在佛教文化浓厚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现到当地文化之特徵,这种例子,明显地出现在 兰、缅甸和泰国等南传佛教之国家,以及西藏等。
二、佛教的容忍性大
在佛教的教义中,容忍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佛陀告诫弟子们要以容忍之态度,仁慈之心肠去应付忿怒怨恨,佛说:“以怨止怨,怨不能止,唯有以容忍,慈悲的态度,才能止息憎怨。”因此,佛教对於其他宗教的态度是友善共存,对于其他的文化是并行不悖。在佛教的发展史中,我们从未看到佛教因为排拒其他宗教或文化而以武相对待,佛教也从未以武力侵袭其他民族或宗教,只有在遭受侵袭时,才作适当的保卫,以保护佛教的存在。这种精神对于一个宗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宗教负有促进世界和平之伟大任务。若本身含有强烈的排他性,必然无法为类寻求到真正的和平。
在我国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之社会中,这种涵容和容忍之精神是需要大力提倡的。通过这两种精神,我国的多元文化才得以平衡发展,各民族才能够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发展,谋求努之方向,因此在国家文化以回教为重要部份之下,佛教的涵容性及容忍精神,应给於肯定的位置。
三、佛教的利他精神
佛教的菩萨道精神是以利他为要务。如《华严经》典所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菩萨道的六法门中,也以“布施”为首,布施含有救度、施舍、安忍、指导等利他的意义,四摄法即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在皆表现出利他的精神。
这种利他的精神,在一个社会来说,含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因为社会是由人群组合而成的,若每个皆以个已的利益为先,忽略了其他与我共处的人之利益,甚至不惜以其他人为个人利益的牺性品,如此则必将成为一个你欺我,充满暴戾的社会,如果社会出现了这种现象,其结果是这个社会将崩溃。
华人社会现实观念过重,过份重视个已利益,而致使华人社会无法团结。每每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亲如父子,兄弟亦不惜反脸成仇,更不必说朋友,或者组织小集团而分裂华社之团结力量。这种自私自利之现象,是华人社会到处可见的。所以当我们面临存亡关头,往往无法团结以作出有效的反应,结果是整个民族的利益受到损害。华社真应该觉醒了!
佛教的利他精神,若得到发扬,而普遍於华人社会,使大家都能培养利他的精神,则不仅华人能团结一致,使华人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并且还能与其他民族发生更密切之关系和了解,和乐共存。
前面之三项就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上观点,从佛法之特质去分析、去了解,而提出佛教所能扮演之角色。
对于个人之生活,我们也将提出多项佛教文化之特质所给予的启示,为发展国家文化、马华文化之借镜。
四、节约的生活态度
佛教是注重实用和简朴的,也即是说在物质生活方面,佛教是采取节约的态度,不赞同无谓之浪费。佛教并不是极端的宗教,因此过份刻苦身心的生活并不是佛教赞许的,同样的过份奢侈、享乐主义的生活也不为佛教所赞同。佛法是要人们懂得适当地应用他能力范围内的经济,而作适当的分配。
在经典中,佛陀曾告诉弟子们把所赚的钱分为数分来应用,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所需,奉养父母,施舍予他人,作为宗教用途,储蓄以备急用,投资以增利息等等。这告诉人们,要能以合理的方法来处理钱财,生活才能得安全,才能在急难中有所依据,也能够有能力去资助他人,并过宗教的生活。这种节约,不浪费,不奢侈的生活态度,在平常的日子里,已经是很有意义的,何况在全球性经济不景气之今日,更能发挥其效用。华人优良传统生活,也是以克俭为美德,这与佛教的态度是相同的。
五、切合人生的教义
佛教的教义是切合人生的需求的。近代佛教界领袖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即是看出了佛教的这一个要义。佛教是一个宗教,在其流传之过程,被神秘化和天神化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佛教的根本教义和精神,其实是人生化的,切合人生的需要。佛陀常说:“我亦在人间”,即是说明佛也是由人修成的,他不以渺不可知的天神自居,故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
以人自居的佛陀所说的教法,当然是以人为主要对象,以人生为本。所以佛法中虽然有说到三世因果,但佛陀却重视这一世的改进;佛法中虽然也提及十方国土的佛国,但却着重这一国土的净化:佛法也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但却强调“人身难得”。这里皆说明要成就佛道,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获得完美人格而达到最高的成佛境界。这种对“此时此地此人”的肯定,是佛法中伟大的精义,也肯定了人的价值,而契合了人的根性需求,使人人能在自尊自重的心态下,发挥人的“智仁勇”三种特胜,创造出美丽的人生,和乐的社会。
我们特地提出这一点,是要澄清大家因不了解佛教而产生误解,实应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佛教。
六、民主的制度
佛教的民主制度,表现於僧团的生活。佛教的僧团,称为和合众,即是和合共处之团体。要一个团体得以和合,必有其原则作为和合的基本条件,佛教中称这个原则为六和敬,一共有六项。在六和敬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意和同悦”、“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是和合的表现。
遵守同一的规律,相依共存,是一个国家,社会及团体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佛教的戒和同行,即含有此意义。但佛陀更重视思想和经济,故在戒和同行,提出见和同解与利和同均,而与之相配合。见和即思想,理想的共同;利和则是利益或经济待遇的均衡。现代社会动乱之根源,皆是由於精神生活的理想不能统一,物质生活的利益未能平均分配,因此一个社会若能确定在见和,戒和与利和共同原则上,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清净、自由的团结。
有了上面的三和为本质,表现於外的便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意和同悦),行动上的纪律与合作(身和同住),语言上的诚实、充满和谐(语和无诤),这样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这六个项目的和合,对於塑造一个安宁的国家,和乐的社会是有深刻的意义的。
接下来,我们将就宗教的意义来看待佛教:
七、崇高的道德教育
佛教是非常注重道德善行的宗教。经典中有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对世间的道德是重视的,对於善恶的分界,佛教的看法是这样的:
(一)自利而不损他
(二)自利利他
(三)舍为人都是善的
若是自利而损他,或损他而自利是属於恶的。这是看在个人处事时的动机及目标的,以及其将产生之後果而言。
这个原则用在任何事情,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有它一定的意义,并显示出道德善行的正确性。从这一原则为出发点,佛法中有十种善行:(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这是属於身业的;(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这是属於语业;属於意业的则是(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及(十)不愚痴。相反的便成为恶业了。
除了禁止不造恶业,佛教也采取积极的态度行善;不杀生而慈心於仁,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不邪淫而贞良守礼,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不绮语而言说有礼,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悭贪而慈心舍施,不嗔恚而慈忍积福,不愚痴而多闻增益。
总之,佛教推行崇高的道德教育於民间,使人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实现和乐的社会。
八、高尚的宗教信仰
宗教的信仰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求,然而由於人类对于宇宙的无知,故其宗教也往往会落入迷信神权的窠臼。这种信仰,对于民智未开的种族,当然能够获得满足。但时至今日,若还有民族或社会依然保存有这种信仰,即表示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智慧还是未得到充份的开发,而其文化水准亦不能得到高度之发展。
现代的人们,不再是盲目地崇拜一些不可知的对象。因此,有系统,有教理为基础,有道德观念的高尚宗教应该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佛教是一个高尚的宗教,因为佛教符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
佛教的教主是历史上的伟人,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了解除人们的痛苦和给予人们所需求,毅然地抛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出家修道。经过了六年的积极修行和思惟,终於觉悟了真理,於是将它如实地揭示出来,而成立了佛教,指示人们过著正确的生活。
经过二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其伟大芒照亮了整亚洲,并传於欧美等地。这样的一个高尚的信仰,本是华族所信仰的,但由於流传时日已久,流币难免产生。只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去芜存菁,作为适应本国华族之宗教信仰,必能提高我国华族之素质,其精神文明,才获得适度之发展。
九、精神生活的资养
自古以来,艺术的生命泉源,便是宗教,因为宗教生命是活泼、庄严、充满生命力的,这正是艺术所需求的。
佛教是一个有体系的高尚宗教,有崇高的道德观念,有平实与深奥的教理,有活泼与庄严的生命,因此其文化是非常丰富,这给予艺术的影响力,是难以估计的。佛教的艺术,从其文学、调刻、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塑铸等等可见一斑,这些艺术皆获得充份之发展及发扬,成为丰富的艺术宝藏。这些都是可以丰富我们精神生活的滋养。
佛教所流传的区域,其艺术必会获得佛教文化所给於的新意境和新生命,而开拓新的境界。佛教史上,这类的例子非常多,显著的例子有中国、日本与西藏等等。这些国家原有的文化艺术与佛教文融合为一而成就新的艺术领域。尤其大乘佛教有其极崇高之理想及丰富的想像力,这些都是艺术不可或缺的生命力。对于目前佛教所流传的区域,这种对艺术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现在许多各地的艺术家,正在佛教及禅理中寻求更多方面的艺术生命,以丰富他们的艺术作品。佛教给予艺术的生命力源源不绝的,因为佛教文化本身,即具有这种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在精神生活的领域中,艺术是较高尚的,佛教不仅是在高尚的精神生活中有充份的资料及滋养,即使在较为低层次的精神生活中,亦是如此。现代的人总是容易感到精神生活的空虚,或感到恐惧。这种空虚及恐惧感是世间其他学问所不容易填满的,只有以宗教作为生活的支柱,作为精神的皈依,这种感受才能得以解除,生活也会踏实下来,而不会再迷惘於不著实际的妄想中。对於一些充满仇恨或崇暴力者,也只有宗教的力量能够改变他们。年轻失落的一辈以及年孤单的人,佛教给於他们精神上的慰籍,更是迫切需要的。
佛化生活或宗教生活是解除现代精神空虚的生活的最好的方法。
十、灵性生活的提升
从佛陀大觉海流露出来的证法与教法,含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其对宇宙、人生的阐述,其对超脱世间的描绘,透彻而深远;给人以远大的响往和理想,对於人们的启发性,是非常大的。
凡是深入研究过佛法的人,对其精密深邃的教义,和高超深远的境界,无不生起响往的心理。但佛法中的理想又绝不是虚妄乌有的。因为这是可以从佛法的研究中,并踏实践行其中所提供的修持法门,而获得同样的经验,提升我们灵性生活。每个通过这些法门而修行,并获得这些宗教体验的行者,在其心灵的领域中,必有不同的气质和气象,因为他已从提升自己灵性的生活中,而获得心灵的另一个高层次的境界。这时,他不会再汲汲於无意义的欲望,和虚伪的追求。这种高尚的境界,是人类灵性生活的高度提升,心灵境界的高层次表现,其对於人生,是有非常深刻意义的。
七、小结
佛教传入中国後,对於华族文化之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更以客观之影响而转为文化文之主流,与华族文化溶成一体。但由於流传时日已久,其中已经变质的、僵化的,或出现流币的,必然是会有的。这也是所有文化流传过程所无法避免之现象。因此,我们不必以全盘接受的态度去传承,但也不能全盘摒弃而断其根本。我们需要以“温故知新”的态度,认真地去对整个文化之发展及演变作通盘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在作“去芜存菁”的工作时,能有适当的抉择和淘汰,不至于陷入全盘接受而有尾大不掉的 境,也不会落入否定根本,断弃根本的浮标。
对于今后佛教文化在华社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是抱定这个宗旨去推行的。从目前佛教在我国社会中发展状况,以及我们立下的目标来看,我们是可以肯定,佛教在我国国家文化和马华文化之塑造中,所扮演之角色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同时其价值也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再三吁请华人文化大会,重视并慎重去看待这个重要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