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圣严法师 > 印度佛教史
第三节 大乘初期的经典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07-12-09 来源:印度佛教史  点击:

时代的推定
此所谓的初期,是指西元元年至二百年间,相当中国的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至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此为大约的看法。

主要的分期界限,是以龙树菩萨的时代为准,他大约是西元一五至二五 年之间的人。大乘佛教由於龙树出世而确立,龙树却不即是大乘经典的结集者,他不过是利用了在他以前存在的大乘经典,疏解、选述、阐扬而树立了大乘的佛教。

审查初期出现的大乘圣典,木村泰贤以为,可用两种方法来确定:

(一)从龙树的作品中所引用的经典查考:龙树虽有种种作品,唯以《大智度论》、《十住婆沙论》引用的诸大乘经典最多,其中有的已不传存,但其所用者,必定是在他以前即已成立。 

(二)由中国译经史上查考:到龙树时代为止,凡在中国已译的大乘经典,均可视为初期的。例如支娄迦谶(西元一六七年,东汉桓帝永康元年来华)、吴支谦(西元二二年,东汉献帝亡国之年来华)、康僧会(西元二五二年来华)、竺法护(西元二六五年来华),这些是龙树以前或被认为是龙树同时的人,他们译出的大乘经典,必是龙树以前即已存在的。(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 

印顺法师以为查考大乘经典的成立迟早,可分四种方法来探索:

(一)大乘经中每自述其流布人间的时代。 

(二)大乘经中常有引述其他经典:如《无量义经》叙及《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又叙及《无量义经》;《大般涅盘经》又论及《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叙及《大云经》、《涅盘经》、《胜鬘经》、《央掘魔经》;《密严经》又叙及《华严经》、《楞伽经》。 

(三)大乘经中每有悬记后代的论师:如《摩诃摩耶经》中的马鸣、龙树;《楞伽经》中的龙树;《文殊大教王经》中的龙树、无着,皆足以推知该等经典出现的时节;同时,在经中所见印度的王、臣之名,也可作为推知其出世年代的佐证。 

(四)依圣典之判教可以得知经典传布的先后:如《陀罗尼自在王经》、《金光明经》、《千钵经》,均判为先说有、次说空、后说(真常之)中;《理趣经》则举三藏、般若、陀罗尼。约理而言,乃是初说事有,次说性空,后显真常。(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第十一章第二节) 

从宗教的态度看,圣典中的悬记,是出於佛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凡是悬记的年代及人物,均足以作为推定该一圣典出世的时地之参考。
 
以下让我们介绍初期大乘的几部重要经典。

《般若经》
《般若经》通於大小三乘,也是大乘佛教之母。般若部所含经典极多,大至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小至一张纸的《般若心经》。

在龙树时代,所流行的般若是《小品般若》及《大品般若》;在中国,《小品般若》的初译是后汉支娄迦谶的《道行般若》,《大品般若》的初译是西晋竺法护的《光赞般若》;此两种《般若》的汉译,各有数种。现在根据龙山章真的《印度佛教史》第三篇第二章,将《小品般若》及《大品般若》在《大般若经》中的地位及其异译,列表如下:

(一)根本般若--初分至第五分: 

(二)杂部般若--第六分至第十六分。 

其中出现最早的,是《八千颂般若》,乃为近世学者所公认。据多罗那他(Ta-rana-tha)所着《印度佛教史》说,此经是文殊师利现比丘相,为孔雀王朝第一 主旃陀罗笈多王所说。此《八千颂般若》,从其发源上说,先在南印,到西印而至 北印。又据西藏所传Siddhaa-nta, Wassilief : Buddhismus 所引,案达罗地方的东山住 部及西山住部,有俗语的《般若经》,这大概就是基於文殊师利所说而编成的《八 千颂般若》了。

《八千颂般若》传到北印(犍陀罗地方),即受到小乘有部学者的攻击,故在《二万五千颂般若》之中,说到了小乘教徒唱出大乘非佛说的论调。后汉灵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八千颂般若》即由支娄迦谶译出而流传於东土,可见出世之早了。

般若的思想是一个「空」字,般若可译为智,空即是智的客观面,智是空的主观面。有智必可证入空性,证入空性的必是智。所以智慧与空,毕竟是同一物的两种名称。

但是,般若的空,绝不等於虚无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而是基於缘生性空无所得的正观,不受我执或我欲的困囚,以达到一种无碍自由的心境及其活动。所 以,《般若经》一面主张空,另一面又带有泛神论的色彩。例如龙树的《大智度论》卷七二(《大正藏》二五·五六三页中)说:「般若波罗蜜中,或时分别诸法空是浅,或时说世间法即同涅盘是深。色等诸法,即是佛法。」也就是说,观察诸法之性是空,乃系浅义,肯定世间诸法即同於寂灭的涅盘,才是深义;所以,色法等一切万法,皆是佛法。空理是指诸法无性,不是要否定了诸法而说空。在此真空之中,已含有妙有的思想了。
 
《华严经》
《般若经》中已暗示了妙有的思想,继承这思想而从净心缘起的立场,开展广大妙有之世界观的,便是《华严经》。

汉译有六十《华严经》及八十《华严经》,但在龙树的着作中,只能证实当时已经有了《十地经》及〈入法界品〉。如从译经史上看,迦谶、支谦,尤其是竺法护,所译的华严部圣典而言,大部分的《华严经》,在龙树时代已经出现了。《十地经》及《杂华庄严经》(即是〈入法界品〉或《不可思议解脱经》),现尚存有梵文本,可知此两种乃为《华严经》的精要。

《十地经》是说菩萨修道的理论,分为欢喜、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十个圣阶。此一十地思想,在大众部的分派说出世部的佛传《大事》及《般若经》中,已经出现。唯於《大事》的十地名目,与 《十地经》不同,并且,完备而明确地说出十地菩萨道的意义者,则有待於《十地经》的贡献。

〈入法界品〉,是先由释尊入定,以示所入法界之不可思议的境界,次说能入法界的普贤行愿,而以善财童子南行参访善知识的故事,贯串其间。善财受文殊之教而南行,最后在普贤座下证入法界。文殊代表佛的智慧,普贤代表佛的行愿,善财代表修证的人。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入法界品〉完成了学佛的四大阶程。

从华严的思想而言,是「三界所有,皆由於心」;「十二因缘分,皆依於一心」;「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这是唯心论的论调。

华严的唯心,却与西洋哲学的唯心,有所不同。因华严是基於缘起观的立场,以清净心为缘起的着眼,故也与般若的妄心缘起的立场不同。其他哲学的唯心论,则未尝有缘起的观念。缘起观本为佛陀於菩提树下所证悟的结果,由无明、行,而至老死,这可以称为基於妄心而产生的「有」;若用真智观照,此「有」是幻有,是空,般若的妄心缘起观,即基於此一理论。可是经过「空」以后的缘起,从妙有的立场看,这个缘起,便是净心缘起了。

我们知道,原始佛教是以解脱为宗旨,尚未暇论及形而上的本体问题。但从哲学的观点而言,形而上的本体之建立,乃属理论过程的必然。所以,到了《般若经》,即暗示了这个要求;到了《华严经》,便正大地开显了这个要求,那就是「清净心」的「妙有」。

什么是清净心的妙有?《华严经》认为全法界(宇宙),皆是法身佛卢遮那(Vairocana 大日)的显现,清净法身充遍全法界,这就是妙有的净心缘起观。这从哲学观点说,便是泛神论的华严世界观。唯佛教的泛神思想,又与一般的泛神论不同:一般的泛神哲学,只能要求人顺乎「神」(本体),却不能要求此神来爱人;佛教的泛神之「神」的本体是法身佛,佛却另有报身及化身,法身是诸佛的本体,报身是诸佛的个体,化身则为适应众生的要求而做广大的救济。

正由於全法界皆是法身的显现,故在每一法之中,即反映了全法界的共通性。所以,《华严经》即以为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冲破时间及空间的藩篱,在一微尘中即含全法界,在一刹那间即含无穷远;所谓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所谓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就是这个道理。到了中国注释家的笔下,就成立了十重无尽的缘起。在现代科学的角度上,也可证明此一理念的正确性,相对论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运动,於接近光速(每秒二九九八○○公里)的状态下,它本身所感到的时间和速率,便完全静止。所以科学家们已知道太空人在 他有限的生命之中,可以航行一千年,到太阳系以外的恒星,再返回地球。
 
《维摩经》
本经在中国,自支谦至玄奘,共有六译,而以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最能流行於世。

本经以「般若」为其背景,但它消极地论空,却积极地肯定有。故从宇宙论而言,它与《华严经》相通处很多。

在世界观方面,本经愿以我人的人格即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佛道的所在。以为我人的现实生活即是真如(法性)的显现,差别的现象世界即是清净的国土;把小乘解脱的涅盘境界,投置於现实的人格生活。它是继《华严经》的思想,以全法界即是法身的显现,而把佛法投向实际的人生,正好与小乘的逃脱人生的企图相反。基於这个理由,便主张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之行,不断烦恼而入於涅盘之境,能住於直心、深心、菩提心者,便是道场的禅定;真正的佛道,应从烦恼中、业中,发现佛种之所在。即烦恼而见菩提,不离生死而住涅盘,这便是《维摩经》的立场。

由於小乘人的偏重了生死,偏重出家生活,到了部派的末期,几与人间大众的生活脱节,《维摩经》的出现,确有振作精神以活泼佛教的气象。本经的维摩诘居士,虽处於尘世,却超越於世俗之上,发挥了伟大人格的力用,乃是菩萨身 分的典型。他现身说法,振作了在家信者的意志,同时以舍利弗为中心而暴露了声闻弟子的无见识及无力量。

这一思想,给中国的禅宗,很大的启示,值得注意。
 
《妙法莲华经》
《华严经》及《维摩经》,站在大乘的立场,排斥二乘(声闻、缘觉),《法华经》则起而做调停,欲使一切众生向於佛乘,而仍不悖於大乘的使命,这就使三乘归入一乘,表现了佛陀化世的本怀。不唯菩萨可成佛,声闻弟子比丘、比丘尼,乃至畜道的龙女,也能成佛。三乘开会,力说悉皆成佛,这是本经被认作诸经之王的理由。

《法华经》流布的地域很广,除了汉译的,尚有西藏译的,另有中亚胡语本的片段,亦发现了。梵文的《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 su-rowa)已有日本南条文雄校订后於西元一九八至一九一二年出版。汉译有三种,以罗什所译的最流行。罗什译的现存者有二十八品,但在当时译出的,并没有<提婆达多品>;<普门品>的重颂,也是后来增补的。据考察,除了<提婆达多品>,至第二十二品,是本经的原形,经过了两次的增补,始完成二十八品的现行本。(见龙山章真《印度佛教史》第三篇第二章第三目)

据印顺法师的主张:「《法华经》也不妨一读,可用什译的;除去羼入的<提 婆达多品>;<嘱累品>以后附加的成分,可以不读。」(印顺法师《大乘是佛说论》四九页)
 
净土经典
由来的圣典,都以现世的问题为中心,未尝论及死后的救济方法及其归向;或以现世为出发点,而对未来永恒的彼岸,开始为佛陀或菩萨的净土而经营,也未明白地指示死后去从的问题。净土教系的思想,便是基於此一要求而出现。虽然净土的救济,确系佛的本怀,它的出现和成熟,却要藉着各种因缘的和合。

净土,大体可分为三大流:

(一)弥勒(Mairoweya 慈氏)的兜率净土:弥勒现居兜率天,将来此土成佛度众生,这是《阿含经》已有的思想。到龙树菩萨又引用了《弥勒成佛经》及《弥勒下生经》等。在沮渠京声译出的《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即一转而叙述此天之乐,而劝人往生兜率净土,并以称名为往生的条件之一。《那先比丘经》的念佛生天,尚未说称名,可知此又进了一步。若考察称名思想的渊源,则在大天的「道因声故起」,发展至大乘净土为称名念佛,到了大乘密教,则为诵持陀罗尼。 

(二)阿(Aksobhya 不动)佛的东方净土妙喜国:此与般若思想有关,《般若经》中说到有阿佛,《般若经》出於东南印,常啼菩萨求法向东行,阿佛 的净土也在东方。阿佛的思想散见於诸经,把它编集起来的则有支娄迦谶译的《阿佛国经》、菩提流志译的《大宝积经》第六<不动如来会>。阿佛在因地做比丘时,立有自行愿十六及净土愿二十三,计为三十九愿。求生妙喜国的条件,是修六度行,并以修般若的空观为主,故此比起弥陀净土的他力往生,这算是自力的。妙喜国在理想化的程度上虽不及极乐净土,在道德、社会、文化方面,则又胜过极乐净土。 

(三)阿弥陀(Amita-yus, Amita-bha 无量寿、无量光)佛的西方净土极乐国:在龙树时代,从其《十住婆沙论》等所引用的内容而言,是近於现存的《二十四愿经》,即支谦译的《阿弥陀经》或《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一种为其代表。在梵文的现存本,则为三十六愿及四十六愿,在康僧会译的《无量寿经》,便成了四十八愿。由此可见出其本愿数目渐次增加的轨迹。汉译弥陀经典,除了支谦及康僧会所出的,尚有《大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梵文则为《乐有庄严》(Sukha-vati-vyu-ha),以及它的西藏译本。 

本愿思想,原始於释尊的《本生谭》,阿佛即开出三十九愿,阿弥陀佛则由二十四愿增加到四十八愿,其中的演进过程,不难想像。尤其在四十八愿中的 「欲生我国,临终接引」、「闻名供养、系念,必生我国」、「志心信乐,十念来生」等语,已开出了他力净土的一门。

由於佛本愿力的建设,弥陀的乐土,有二大特色:

1.阿弥陀佛自身是无量寿、无量光,往生彼国的一切众生,也是无量寿、无量光的。这在弥勒及阿的净土是没有的。 

2.弥陀净土可以带业往生,凡夫也能生彼国土,一切众生凡能志信十念者即可往生。这比《法华经》的会三乘入一佛乘,更加地通俗化及普及化了。《法华经》尚须专修至圣位而会归佛道,此则凡夫均有往生的机会,而且「生我国者,一生遂补佛处」。此即龙树《十住婆沙论·易行品》所说的「易行道」。
 


大乘经教的特色
对於小乘经教而言,大乘经教有很多特色。大乘经典,与部派佛教的经典,虽同样采用「佛说」的形式,小乘多用记事记实的文体,很少演绎铺张。大乘经则多用通俗的演义、故事、譬喻、偈颂的文艺笔触。如《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法华经》的火宅喻、三车喻、化城喻、穷子喻、药草喻,特别是《维摩经》,甚至被胡适说为「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用浅近的方法,发挥佛陀的本怀,引生大众的信仰,是大乘经的第一特色。但是,《密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经,颇有论书的色彩,正像《那先比丘经》本为论 书,也称为经。由大众部到大乘教的许多论书,多有采取经的名称而托为佛说,论书的性质与经书不同,是值得注意的。

部派的小乘经典,在结尾时仅说明闻法者的欢喜奉行便止。大乘经典为使其广为流布起见,经末往往有「嘱累」菩萨、天神、王臣等的护持,并且强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的功德。同时每说一经,辄用最上的字句来说明该经在佛法中地位之隆高。用最胜的形容,强调信奉及传流的功德,乃是大乘经的第二特色。

小乘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教则以菩萨道的圆满--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之道,深广无伦,其主要内容为:菩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多,历十地而成佛。根据《大智度论》的三句话可以总括大乘教义:1.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即是无上菩提;2.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济众生之苦;3.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役,严净国土。

根据《大日如来经》,也有三句话摄大乘教义:1.菩提心为因,2.大悲为根本,3.方便为究竟。

不过,切勿误解「方便」的本义。以善巧的种种方法,达成便利众生悟入佛智的任务,称为方便。所以绝不可释作「随便」。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第三节 印度的近代佛教  (2007-12-10)
  第二节 密教的兴亡   (2007-12-10)
  第一节 密教的渊源  (2007-12-10)
  第三节 佛教与外道的交涉  (2007-12-10)
  第二节 伐弹那王朝的佛教   (2007-12-10)
  第一节 笈多王朝的佛教  (2007-12-10)
  第三节 世亲以后的诸论师   (2007-12-09)
  第二节 世亲菩萨   (2007-12-09)
  第一节 无着菩萨  (2007-12-09)
  第三节 龙树以后的大乘经典  (2007-12-09)
  第二节 龙树的后继者  (2007-12-09)
  第一节 龙树菩萨  (2007-12-09)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兴起  (2007-12-09)
  第一节 大乘佛教的根源   (2007-12-09)
  第三节 印度的佛教艺术   (2007-12-09)
  第二节 迦腻色迦王与佛教   (2007-12-09)
  第一节 王朝的兴替  (2007-12-09)
  第三节 《俱舍论》概述   (2007-12-09)
  第二节 阿毗达磨的发达   (2007-12-08)
  第一节 两个根本部派  (2007-12-0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