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梁秋梅(马大佛友会主席)、刘国威(50周年庆宣传组长)、
周斌威(马大佛学会现任主席)及张伟杰(50周年庆工委会主席)
常鉴是她的法号,马大毕业后她就到台湾剃度出家。现在有人问起,她都说:“我的名字叫常鉴。”在她的回邮底下,有一行小字:“An ounce of practice is generally worth more than a tonne of theory.”这是德国佛教经济学家E.F.Schumacher在《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一书中所言:一分实践胜于十分理论。
佛学会常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会“担心”孩子参加了就会出家。其实出家要看因缘,不是说参加了宗教学会就会走一条宗教的路。常鉴法师表示,自己在大学佛学会中找到自己,更了解自己。
真正认识自己
“大学毕业时,回头看自己一路走来,很感恩有马大佛学会。当中的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念书的时候,我常常开玩笑说,我是毕业于马大佛学会,副修化学系,最喜欢的科目是开会。”毕业那一天,尽管外面下雨,她依然坚持请家人一定要到学会的布条旁等……这都是因为,她在马大佛学会找到了信心,找到了感动,找到了力量。透过数不尽的学习因缘,让她开始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也在过程中发现自己。
初时她认为佛教就只是一个宗教、佛法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教育如何做好人的道德教育。一直到参加了佛青生活营。“那一年生活营的主题是‘缘起法’,生活营课程让我对于生命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鼓励她学佛的母亲在她17岁那年患癌逝世了,这是她一直无法释怀的事,也因此思索因果规律到底是甚么意思?“我在讲课里找到了答案。”课程很密集,学习却很多,一点都不累,还很欢喜。
“在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20年来并不认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们所认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甚么?我是这个名字吗?还是我的身体是我,我的成绩是我,我的文凭是我,我的家人是我?当时的心情很震撼,因为我发现生命很珍贵,也很脆弱。我开始问自己,我们人生真正的意义何在?”
生命的转捩点
她当时第一次为自己的生命做了很多思考(其实这也是重要的大学学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为了追求甚么而忙碌一生。上课的时候,追求好分数、追求考上好学校、追求一纸文凭……生活中,我们总是汲汲营营于追求物质上的欲望。可是,我们都忘了停下来,注意自己的呼吸,停下来听一听自己的心,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事物。”
那一次的学习经历,可说是个转捩点,就在大一这一年,她决定皈依三宝,也同时做了要出家修行的决定。
她后来也当起了佛学会的执委。“课业的繁重、学会活动的频繁,让我可以更加直接的在生活中体会佛法的意义,更加如实的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我发现,修行不只是自己表面上有多用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很快的观照到自己的心的起伏,以及是否带给别人烦恼?”
问她为甚么选择出家?她说:“我在二千五百多年后,能够有机会学习悲智双运的老师──佛陀的教法,我很珍惜。珍惜自己的因缘,能够向三宝学习,佛法难闻今已闻,人生难得今已得,除了珍惜我们能够学佛的善根福德,也要多为佛教付出啊!”
马大佛学会现任主席周斌威:半个世纪的感恩与挑战
站在第50届马大佛学会主席的位子,我是满心感恩的接过棒子的。马大佛学会走过半个世纪,回头看走过的风风雨雨,会更心存感激。这个学会是很多人心血的传承,我会藉这个机缘,继续把佛法推广到校园每一个角落。今天学会会员只有200人,最高峰时期有600人,当初上任时确实有压力和无力感,因为会员人数下降总是让理事们感觉困难重重。
但当了解当中的机缘,就会乐观看待。每一个年代的大学校园,都有风貌不一的新生代,我们或许面对的就是E时代的挑战──如何把大学生对佛法沉闷的刻板印象扭转过来,带动一股清新的心灵成长风气,确是值得努力的挑战。
在理事会里办事,个人的内心肯定成长很多,毕竟在一个团体内,都会有团体内部的沟通问题、不协调问题、技术问题等各项烦恼,如何以智慧去应对,也是一个很重要,同时很珍贵的学习过程。
其实佛法就是不离生活。这些都是毕业以后要面对的人情世故,如果在校内学会处理,步入社会就不会随洪流打滚,进而迷失自己。在大专学府时就扎稳待人处事的态度基础,是很重要的。毕业后就各散四方,唯有靠自己。
50周年庆,我有深深的感恩,和感动。
50周年庆主席张伟杰:内心快乐,烦恼便少
参加马大佛学会可说是改变了我整个人生价值观。之前我的人生都以外在物质来架构,现在知道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只要我们努力提升心灵的素质,烦恼便会愈来愈少。内心的自在很重要。
承担起50周年庆主席,是因为认同付出和奉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当初因为工业实习的时间无法承担学会执委的责任,所以听说这职务要人时,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也知道有难度,我现在是电脑科学系最后一年的学生,毕业作业是网页设计,会非常忙碌,在时间管理上要拿捏得宜,但能把学业以外的时间都用到50周年的筹办上,我内心十分欢喜。
但愿在回顾与展望未来的50年,能联系过去的人,能在每一个后来的人心中种下一颗等待萌芽的菩提种子。
详情可浏览:http://www.facebook.com/pbum50
【结语】
泰国森林僧阿姜查在《以法为赠礼》一书中说:“法的礼物,胜过世间一切礼物。法是甚么?法能斩断问题和困难。而要斩断问题和困难,就要靠智慧,要拥有智慧便得开展和训练我们的心!法是经验的语言,概念和经验两者之间极大的不同,就像一杯热水,谁把手指头放进去,都会有相同的经验──热!我们却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字汇来称呼它。无论谁深入去观察这颗心,将会有和他人相同的经验。不管甚么种族、文化和语言。”
藉由马大佛学会50周年庆,希望通过所有新人或旧人的分享,分享心灵成长的经验,更希望让90后大学生,重新思考自己未来大学3年的象牙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