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每个人的生命里必然会面对的事实,然而大部分的人对于死亡,不是当作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就址门以为豁达的不把死亡看在眼里,“人终有一死,现在何必愁未来的事?”
然而,我们没有想到,死亡并非永远是“未来的事”。无常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老人固然会因走到生命的尽头而死去,中年、年轻人甚至小孩也会患病,或发生意外等种种非自然死亡事件。
往往等到真正面临死亡时,人们这才发现有很多事情来不及做,很多话来不及说,只能带着满怀的遗憾离开世间;他身边的人,也因为各种末完成而内疚、自责,甚至终生遗憾、无法释怀。
无论是即将枯萎的生命,还是生命中无法预知的无常,当我们和死亡面对面的时候,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即将离上的亲密伴侣,亲属,该怎么样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作无限的延伸?感觉与“死亡”二字沾不上边的年轻人和懵懂小孩,应该让他们知道何为“死”吗?
佛教看死亡:一期生命的结束,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在佛教看来,死亡并非意味着人之生命彻底消失或终结,而是连接此生与彼生的桥梁,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因此佛门用语“往生”,意思就是往另一个地方继续生活。
“好比火车到站了,我们必须前往另一站启程。一个生命的结束,也是一个生命的开始。”马来西亚佛光文教中心监院如行法师说,倘若一个人能够彻底了解生死,那么死亡对他而言,其实和活着并无分别。往生之际会不会心生恐惧,放不下,在于他生前有没有为“下一站”做准备。
“我们出国旅行要准备护照、机票、行囊,相同的,往生也要作准备啊!”生死奥秘与死后的世界,以及如何为死亡作准备,在各个宗教都有自己一套信念。从宗教以外的角度来看,濒临死亡的人应该准备的事,大致上就是好好交代心里话、了结自己未完成的事。
如行法师第一次面对死亡,也是初次进行临终关怀,是她的母亲往生之际。身为出家人的她,当时清楚自己的责任是引导,因此不断提醒自己要脱离子女的角色,尽量配合家人安排葬礼。“我的母亲患癌超过一年,去世的时候大家会悲伤,但因为有了心理准备,没有多久便能接受。”
法师知道即将离去的人,不知道自己会往哪里去,心里未免彷徨无助,因此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让往生者安心,放下世间万事面对死亡。于是她在母亲耳边称赞她,让她知道自己这辈子曾做过的善行、好事,当下生起善念而非恐惧:她认为,生人应引导临终者,在他们的面前尽量克制悲伤,不露出负面的情绪,避免让他们生不安的心,无法在安详清静下离世。
从母亲身上,如行法师发现她有很多事情要对子女交代,包括情感的倾诉和生命的遗憾。“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就算无法放下也由不得我们决定。我们必须知道,未来即使自己不在了,留下来的人与事自有安排,这世界不会因为少了我们而停止转动,即使担心也担心不来。”
由于往生前就知道自己患病,如行法师的母亲来得及交代遗言,然而,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断了呼吸就隔世了,不像如行法师的母亲,很多人来不及表达就住生了,心中的无限遗恨可想而知。尤其更多时候,家属无法接受临终者即将离世的事实,或认为“不救等于不孝”,不但对病榻上的临终者隐瞒死亡事实,还不断安慰他会好起来,让他误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结果造成临终者在世时难了心事,带着遗憾离开。
不忌讳:留下爱,让爱你的人继续走下去
就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死亡”有所忌讳,无法正面看待它,趁早认识它、接受它,造成了许多弥补不了的遗憾。试想一下,如果家属与临终者两方面都了解死亡,一起珍惜剩余的相处时间,在生命最后一刻完成临终者的心愿,不但往生者安详离开,而在世者也不会因自责而承受巨大的失落感。
檀香爱心福利中心的辅导员沈欣慧说,面对死亡时,家属是最好的临终关怀者。然而家属往往因为不舍而无法接受事实,病人还要设法安慰悲痛中的家属,无法专心照顾好自己那部分。
死亡,不只是临终者要承受的离别哀痛,也是他的亲密家属要面对的巨大创伤。因此,临终者除了想完成自己的心愿,其实世希望在自己离世后,在世的人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沈欣慧曾看过一项报导:一个父亲知道自己不久将离世后,在地下室把自己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记录起来。在他去世后,悲伤的孩子在地下室找到录影带,父亲的遗言成为他们勇敢活下去的力量,录影带还成了父亲遗留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上个月,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心灵】版刊登了5岁女孩艾莲娜·德赛里奇(Elena Desserich)的报导。患上脑癌的艾莲娜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在家中留下上百张纸条,将自己的遗言“我爱你”洒在每一个角落,支撑家人勇敢走下去。
在地下室录影的父亲和写纸条的女孩,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可是在爱的行动下,在家人心中却得到无限的延伸。
辅导中心众多个案中,沈欣慧曾辅导一名太太过世的丈夫。该男性无法在内疚、自责和不舍等悲愤的情绪中走出来,因为他认为太大的病情严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沈欣慧请他写封信,将自己来不及说的话,全部写在信里面。基督徒的他,相信死去的太太到了天堂会收到他的来信。在他把话写出来后,心情总算平复下来。在辅导员协助下,他领悟了死去的太太同样希望他走出伤痛,后来也释怀了。
不遗憾:作好最後的告别,走得无怨无悔
无论用什么方式把爱和遗憾说出口,其实都是有助于临终者与家属走过创伤。沈欣慧鼓励即将面对死亡的人将自己想说的话记录下来。生命无常,年轻一辈也应当作生命的记录,在记录过程中思索自己的人生观,检视自己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是否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诚如如行法师所言,年轻人如果了解死亡,就更能够悟出生命的意义及可贵,将每一天当成人生最后一天,真正活出自己。
沈欣慧透露,人们在面对家属的死亡时,大致上会经历哀伤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否认期,家属无法接受事实和不断提出疑问,比如为何会发生死亡事件。接下来是愤怒期,家属怪责一切导致他死亡的事情,如车祸当事者或病痛,同时也做出种种假设性猜测以自责。
第三阶段为沉淀期,死者亲属进入一个哀痛的阶段,生活上的每样小事物都会勾起他对住生者的回忆。此时无法兑现的承诺,将使家属特别难过,然而只有经历这种深入心灵的沉淀过程,他们才能真正走出伤痛,接受往生者已离开的事实。
倘若往生者过去留下一些文字,记录他对生命的看法、心事倾诉,让家属知道他此生已完成自己想达成的事情,离开的时候没有遗憾,或多或少可以减少亲属承受的悲痛。
不隐瞒:小孩也有知道死往的权利
慈悲关怀服务会(Kasih Hospice)创办人之一的吴碧彬医生说,上个月有个长期为中心服务的义工,因为患癌而去世了。
离世的时候,他的情绪非常淡定、坦然。“相信是因为他有心理准备的关系,能够好好和身边的人告别。我想对他而言,死亡并非一件恐惧的事。”
生命中的告别,不只是老人家或末期病患而已,年轻人也应该将告别视为一份人生功课,“不让自己的人生有遗憾,尽量完成梦想之余,也要服务他人,让生命更充实。”
青年对死亡应有所认识,小孩子也是如此,但大人往往忽略他们的感受。当家中有长辈去世的时候,孩子发现大人突然“不见了”,间起大人时,大人一般选择隐瞒孩子。比如家长们最常说的话,莫过于“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没有察觉,原来孩子会因而猜疑、恐惧,甚至担心其余的亲密家属,也会像该亲戚那样突然离开他。大人以为小孩子不了解死亡,因此不会悲伤。其实不然,孩子们也会伤心,难过,尤其是感情要好、关系亲密或长期依赖的长辈。面对死亡时,也需要有人陪伴他们走过哀伤期,同时适当处理他们的情绪,包括让孩子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趁机给孩子上一门生命教育课。
人生中最棒的礼物 ——《生命纪念册》
有人用文字写日记,有人用相机留下纪录,你会用什么来呈现一生?毕业生写毕业纪念册,人生就要有一本《生命纪念册》。
因为没有人能预测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也没有人保证下一秒是否还在世上,跟着册中的指引,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写下来,让谢谢,对不起、我爱你圆满整个生命,也让每位爱你的人都能在你离去时平安不慌张。
最想说的话,最想对谁说话、想要用何种方式告别最爱的人……,种种的生命历程,在《生命纪念册》中都能获得解答。
你送过最棒的礼物是什么?你收过最窝心的礼物是什么?
生命纪念册 —— 份充满爱的礼物。
《生命纪念册》每本售价RM20,每售出一本即捐RMl0给“星洲日报清平乐长者之家”。这是一所由星埘日报基金会策办及即将建立的乐龄养生中心。
本书可在星洲日报与大众书局联办的“海外华文书市”购买。9月1日起·读者也可以在星洲日报各地主要办事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