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明) 蔡国兴居士(蔡)
主持:雷桂青(Q)明奘法师:
1995年剃度於中国河北省柏林禅寺,大学时期因为觉得人生很痛苦、很迷失,於是开始思索生命,从宗教、哲学中寻找答案,而奠定了宗教信仰。爱茶之人,在禅茶中体会缘起、无常,自2001年起举辨『清净行系列禅修活动』。
蔡国兴居士:
万津人,90年代经营茶艺中心,1998年迁居太平,在山明水秀中,选择茶作为自己生活的良伴,自己喝茶也教人喝茶,在大自然中享受悠哉哉的生活。喝茶的体会:放慢脚步,心思会变得澄净,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Q:科技的发明原为了方便人类,然而资讯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减轻人类的负担,反而使每个人沦为科技的奴隶。近年来,随着忙碌引发的忧郁症、压力症候群、过劳死等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而重新思考放慢脚步,返回平静的需要。今天,有幸邀得明奘法师及蔡国兴居士对谈。首先,请法师分享『慢生活』的体验。
异化 生活压迫心不安
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翁是一名律师,生活充满压力。一天睡醒後,他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他的家人无法接受他,他也觉得自己很怪。此後他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变》描写人世的荒谬矛盾,藉由因现实生活的压迫而遭『异化』的问题,表达现代人内心的疏寂寞、孤独绝望。
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异化,佛法就更显重要。这『变』,是由心、我和我所的流转而产生。现代人追求便利,人心开始向外创造,把创造出来的事物占为已有,认为这是我的』。由心到外的物化,人们开始成为科技产品的奴隶。生活中若失去这些东西,就会感到不安,甚至『活不下去了』。
由於人心的不满足,外物不断变化衍生,人心也不断随之流转,把快乐痛苦都建立在外物上。
当心被外物奴隶,心的『真如觉性』就逐渐被遮蔽了。人心越来越黯淡,人心占据了外在物质太多,禅修就很难进入状态,因为心力不足。
Q:那应该怎麽解决?
明:最直接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遵从最基本自然的生活方式,对自己好,对他人无害,即不杀、不害、不盗、不邪淫、不麻醉。当每个人对基本有个共识,就可以化解战争、冲突、经济的不协调。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躺在床上最多也不过八尺的空间,并不会因为他富有,就要用到八张床来睡觉。
放慢生活也很快乐
Q:法师曾经在出版社当编辑,虽然工作比较有弹性,可以在家也可以回出版社,但是忙起来有时候也得在电脑前工作17、18个小时之久。法师大概比较喜欢轻松自在的生活,所以偶尔才会跑到山上玩、放松自己?
明:对。就是觉得紧绷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很痛苦。因为经历过,感觉很深刻,所以能了解参加禅茶会学员生活经验的感受。他们也许对佛法了解不深,但通过禅茶营,可以当下让他们放慢步伐,打开认识生命的另一扇窗,发现放慢脚步,原来生命可以很快乐。
快乐,可以是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快乐,是我们以正常逻辑思维以为的:我应该努力进取,才能拥有更多物质财富;有时因为愚痴而导向错误的: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别人没有,而我有,那我就嘲笑他!这是我们的劣根性,但并未带给我们多少快乐。相反,在禅的精神,快乐是无所依的。不管健不健康,心仍然可以是快乐的。
这无关宗教信仰,你可以不遵守佛教的行持仪轨,无须依循三皈五戒,但一样可以有禅的精神。即当下放开心胸,一切就可以放下。这样层次的『喜欢』不会形成『钩』。
一般的追求会形成双刃钩,是双向的。当喜欢一样东西,心有一个钩,再把钩搭在喜欢的东西上,那就是『我所』。你喜欢这个东西一生,那你就被这个钩牵引一生,也痛苦一生,和谈恋爱一样。喜欢任何一样东西,比如喜欢的对象是一个茶壶,当茶壶破碎的时候,心里痛苦的程度和喜欢的程度是正比的。而禅突破了这层次。你可以喜欢,但是不黏着。当学员从禅茶中慢慢体验这一切,就能开始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中的无常、无我,再学习建立无条件快乐的生命态度。
品茶停一停融人当下
Q:所以,当人们在紧张压力的生活里,只要接受紧张和压力,就不会觉得痛苦了?
明:对。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能够接受这一切,不与它对抗,就可以享受自然。生病时,很多人会觉得痛苦,一方面是生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因为心理的不接受而对『生病』产生抗拒,所以痛苦。
Q:我记得一行禅师曾经写道,有人不解他怎麽花那麽长时间喝一杯茶?觉得花一两个小时品一杯茶,看起来很浪费时间。
明:有一个英国人,到美洲旅时,请了当地的一个向导。旅途中,没有太难走的路,然而,这个向导总是在走了一小段路後,就停下来一阵子。英国人本来以为向导累了想休息。後来,终於忍不住,好奇的问他:『怎麽才走几步路,你就要停下来休息了?』向导说:『我不是因为身体累了停下来,我是为了想让我的灵魂(心)休息一下而停下。』
回头说喝茶。一天中,能够坐下来,喝喝茶。不讲究茶艺或任何仪式,仅是简单的--水烧开了就冲茶。喝茶品山,这对紧张的生活来说是很需要的。
Q:也有人说越忙越要禅修。但是我们的社会强调要快、要有高效率,『休息以走更长远的路』或『越忙越要禅修』,会不会只是对某些人而言罢了?
明:禅是无所不在的,不限定特殊的环境和知识。透过五根禅修,喝茶同样可以修禅。禅修是解决心的问题,它不是解决时间、忙碌、坐姿或环境的问题。当我专注清楚地品茶时,观察茶如何调动我的六根,心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个流程,了知无常、无我的法则,这就是修禅。
既然禅无所不在,员工可以每天争取时间修习。比如上班早到了,就利用五分钟先禅修。到了下班时间,再给自己五分钟静一静心,然後才开公司。一天中就有两段修习的时间了。甚至,午餐用餐时也觉知自己吃的动作,当下,你就在修定修慧了。
真相慢不等於没效率
Q:慢生活是一生活的艺术。请问两位,慢生活有什麽秘诀?
蔡:我曾经过着繁忙劳碌的生活,每月一小病,每三个月一大病。後来发现了茶的妙处,於是放下了生意,搬到太平,更选择了茶作为自己生活的良伴。从事茶艺这许多年,常常自己喝茶、也教人喝茶,发现茶不会形成『钩』,自己并未有所谓的茶瘾。没有喝茶,也不会觉得怎样。喝茶,也不像饲养宠物一般牵肠挂肚。想喝茶时,就放松心情好好地尝一杯茶。在忙碌生活中,它发挥着调剂的作用,调理我们的身能。
品茶,也能摄心。当我们好好地晶茗一杯茶时,也在训练专注,同时也能在忙碌的生活,让心灵得以放休息。
刚开始喝茶的人,会觉得新鲜而较容易投入其中。但,喝惯後,这一分投入就很容易分散。所以,必须要观照自心,单纯地、专心地喝茶。少了专注,有没有喝茶都是一样,因为散乱让心无法达到放的效果,反而更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