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时事动态目录 本地新闻 海外动态 本地活动 本地报导 专题评论 本地专访


 搜索。。。
 
 时事动态最新
· 2023年卫塞节主题“齐心启力 国富民强”
·《大手牵小手》 两天一夜亲子户外营
·2022年竺摩长老110冥诞纪念弘法大会
·沙登佛教会2022年供僧大会
·吉打佛学院办 青少年佛教团康成长营
 
 时事动态热点
·东禅寺举办 平安灯会暨花艺展
·真佛宗是附佛邪教 七大佛团列六不法举证
·他们真的很奇怪
·少年耶喜喇嘛还俗了
·马佛青总会举办 《全国佛青之友领袖培训营》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专访
林怀民的舞中禅机
整理:心发 发布时间:2012-01-31 来源:南洋商报  点击:


如果我只能留下一部作品,我希望是《流浪者之歌》。——林怀民


台湾已故佛教界著名僧人圣严曾说:“就一般印象而言,跳舞是休闲娱乐”,然而林怀民的舞蹈代表作《流浪者之歌》,“不但具有宗教的情操,更有高层的禅修意境”,并说“这是很难得的,也让我感到很震撼”。

林怀民是如何将现代舞蹈与禅修意境结合?

1994年,林怀民“流浪”到印度菩提伽耶,坐在庙外尼连禅河畔,在充满祥和平静的氛围里,林怀民想起悉达多太子的苦修悟道,思索佛陀渡河的决心,激发灵感,回到台湾,开始酝酿创作舞蹈《流浪者之歌》。

一趟心灵的之涤清

印度之旅是一趟“心灵之涤清”,乃为“清除那些可能瘫痪行动的所有情绪”,林怀民与僧人并肩静坐菩提树下,心中充满愉悦与喜乐,以及从未感觉过的宁静。透过此灵感,林怀民决意要用舞蹈描绘一位朝圣者,藉由苦行,追寻悟道的历程。

于是林怀民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位求道的僧人,双手合十,站立在舞台的中心,任凭稻粒不断地撒落,却始终保持静止不动的姿态。

《流浪者之歌》舞台设计所创造的氛围,亦透露出“舞中禅机”。就舞台布景而言,展示了平和宁静的自然感受。舞台中央是一条同心圆的金黄圣河,是一幅日本庭园“枯山水”的意象。“枯山水”是日本僧侣用以冥想的庭园景观,使人内心安定宁静。这种“野景趣味”,表现了“禅道的至真”。

稻海是内心波澜

金黄色的稻粒是大海,“稻海”的同心波澜,是想象中的流水,流水一波波地流动着,闪烁逼人,却又如此安详静谧;再者,稻粒在舞台上起伏不平所象征的石块,如同人生旅程的浪花翻腾,看是实际,却是虚无,表明了世上的一切全是幻象。

幕启幕落,求道人始终闭目站稳,注重内心的感知,表现佛法的“禅定”精神,他要让人抛弃世俗的一切包袱,安定内心以“观空”。

林怀民表示佛法强调“不着相”,而舞蹈表演所运用的全部是色相。佛法讲禅定,内心要安定、观空,而舞蹈的创作往往是颠倒梦想。尤其表演瞬间即逝,正好可印证佛法所说的无常。

自然流露舞中禅机

林怀民在印度菩提伽耶时,对于人生确实有不同以往的体悟,他说:“佛祖对我有很大的感召,……生死也不再重要了。……现在我知道,活着就好。”学会放下执着,是生命的转折点,他体会到佛法讲求的“不着相”,强调“禅定”,强调内心的安定、观空。

从生处有悲亡,到死地有新生的发想,眼界开通,一切事物变得柔软、安静而自得,依此创作《流浪者之歌》,自然隐约透露出舞中的禅机。

《流浪者之歌》的舞剧介绍

从舞台的第一幕《祷告Ⅰ》开始,至《祷告Ⅳ》终,求道的僧人庄严闭目,不论外在环境的动荡,任凭时光之流消逝,涓涓的稻雨迎头洒落,堆积在脚前,诉说着关于沙漏光阴的故事。

第二幕的《圣河》以群舞方式呈现,朝圣者身穿宽松白衣,象征印度的苦行僧人,一心求道,穿越舞台,缓步而出,并以各种姿态,一步步围绕求道者祈求敬拜,沐浴在一片有如圣河的金黄色稻海之中,呈现各式各样的不同风貌,引发观众的禅思与冥想。

《祷告Ⅱ》的独舞中,舞者的身体不停地收缩、延伸,而后又快速伸展手臂,表达求道心切,心中却因烦苦而挣扎;对比另一画面,即是摆渡人曲身耙稻粒,日起日落,不论外界的喧嚣与不安,他内心始终保持如一。

《树祭》一幕幕的群舞,舞者们手持树枝,鞭笞背脊,试图为求解脱,却更加深求道者内心的自我禁锢,始终无法挣脱牢笼,表明执迷不悟,道出了世人的窘境却继续着朝圣之旅。

《树祭》之后的《祷告Ⅲ》是一段独舞,舞者挣扎着与自我对话,从朦胧中似乎悟了道。800公斤稻粒从上快速而降,整个舞台弥漫在金黄的稻粒之中,舞者双手不停地拍打,并以千姿百态的动作,突然跃起,似乎得道;又快速跌落,展现一段求道的艰辛历程。

《火祭》中诉说人生的一切外在追求,世间有形之物,终将成为幻影。女舞者们脸上蒙着白纱,扮演着持道的佛像,端坐在稻海之中。流浪者们对之膜拜,直到眼前的佛像消逝,流浪者才体悟一己所求终究化为无,显示了“无我”的精神。

《祷告Ⅳ》预知求道的有成,舞者们内心澎湃,欢愉奔驰,并且不停地在蹈粒中旋转,整个舞台染上金黄一片,稻谷成了平静与祥和之境。

最后一幕是终结,却也是起始。唯一的舞者是求道的僧人,缓慢而一丝不苟地将舞台上金黄色的稻谷耙成螺旋状,是舞蹈的终结,让人有一种禅的冥想:没有所谓的起始,僧人仍旧求道,并沐浴在一幕幕群舞之中,展示了世间的循环,亦即生、老、病、死。

打坐是舞者的必修课

《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舞蹈事业的分水岭,他表示在此之前,对演员的要求是注重技术,而从《流浪者之歌》开始,林怀民要求演员们不再卖弄技术,舞者在台上呈现给观众的是他们的自在。他要求舞者将几小时打坐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到后来拳术、太极、书法,这些写意的东西都会融入舞蹈形体中。

在《流浪者之歌》中,一位饰演和尚的演员甚至需要在台上静立90分钟,这都是自然的表现。林怀民表示舞者在舞台上是用心跟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所以舞者的动作都非常自在而简单。他们全部都不会睁开眼睛看观众。

希望观众能享受 两小时的安静

林怀民表示,观众进剧院欣赏《流浪者之歌》,不是认知,也不是辨别文字意义,而是感觉内心的宁静。他表示去年的日本地震、利比亚战争,而几乎每个大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天空都是灰的,很多人的情绪都非常浮躁。因此他希望《流浪者之歌》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带给观众两个小时的安静,像那穿过菩提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这就足够。

《流浪者之歌》没有情节,没有角色,观众能看到什么?林怀民幽默地表示,要看有剧情故事的话,去看动作影片;要学知识,看书就好;而《流浪者之歌》让观众心旷神怡。他认为,不同的人来看《流浪者之歌》,因为不同的背景、看演出之前睡得好不好、吃的是什么,都会决定他在《流浪者之歌》里看出了什么。

《流浪者之歌》是佛祖给他的礼物

在印度流浪的一日,林怀民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创作了这部关于宁静的追寻的舞作——《流浪者之歌》。他常说这是佛祖给他的礼物。

十多年来,《流浪者之歌》不论在哪里演出,总会出现“观众看到泪流满面”的画面。

关于原著《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是一部意义深远及深具洞察力的文学。描写主人翁悉达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自己的三个重要历程的过程。从自觉的禁欲主义,透过自我放逐和视觉感官享受,最终知识及和平成为他追求生命的最终目标。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描述优秀聪颖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因自身婆罗门的教义无法为他指向透析真我的道路,因此困顿万分。在偶然机会中,悉达多苦行沙门那种纯粹为求精神上的满足、断绝一切物质欲念,遁入冥想层次的修行生活极感兴趣,以为借此可能探得真我之径,遂离家遁入空门,展开冥想生活。

第二部分则直陈在学习红尘之路上,虽然悉达多拥有一切凡人所朝思暮想的荣华富贵,并生下一子,却仍觉一无所有,而无聊厌倦于欲念与贪心;终于他再度失落地上路。濒临绝望的悉达多来到一条河边,在此听见内心独一无二之声,这个声音娓娓道出自己生命真正的开端——痛苦、舍弃、安宁和最后、智慧的开端。

 

关于作者

赫曼赫塞Herman Hesse (1877-1962)

- 德国小说家、诗人,生于比尔典堡之卡尔布。他于神学院辍学后,曾担任钟表实习生、书店职员等职。
- 1904年以《乡愁》成名,其乃追求精神世界之意识理性,另在作品《荒野之狼》中,认为破坏个性为文化危机。而《玻璃球游戏》中,将东方与西方之智慧汇合,以期改造现代人之形象。
- 赫塞因厌恶德国国家主义,于1923年移居瑞士,并且入瑞士国籍。
- 1946年以《玻璃球游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1962年因脑溢血逝世于睡梦中。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