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即使过了很久仍无法忘记,有些事即使事过境迁仍记忆犹新。尤其是亲人的离去,他不仅是客厅上县挂着的黑白照片,更是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影子。然而,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从失去亲人这一堂课中,认识生命,学习成长。 在佛教义工圈子,认识拿督刘殷铨夫妇的人都觉得他俩是慈悲善良的佛弟子。刘殷铨的车上常载满义工,本着一颗爱教护法的心,南上北下地为佛教活动奔波,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佛法难闻今已闻,学佛是法喜充满的,然而刘殷铨夫妇谈起学佛因缘,法喜中带有幽幽哀伤:「是女儿思铃的往生将我们度进佛门。」 16年前,怡保有个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常发生车祸,大家总是在经过该处时提高警惕,谁也没想过可以如何改善危险的路况。刘殷铨夫妇更没想到就在那里从此失去宝贝女儿。 「思铃是个非常善良的孩子,人缘非常好,家里常有同学来温习功课。意外发生那一天,她和同学骑脚车去买饭,却在那个路口遭一辆车子撞倒。送到医院时她已经脑死……」悲伤的眼泪已经流尽,拿汀郑诱月对女儿的思念却绵绵无尽期。 三天后,女儿往生。对许多人来说,这三天或许是个煎熬,郑诱月却觉得是女儿用 三天的时间,让他们慢慢接受她离去的事实。 「一位西藏仁波切知道思铃往生后,特地前来为她助念,并采用中阴身救度法--破哇法为她超度。超度仪式后,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女儿的脸色转为红润,遗容庄严。当时我们还没学佛,却因此对佛教生起很大的信心。」 出殡时,许多法师及仁波切前来助念、拈香,让夫妇俩既感激又感动。夫妇俩将佛缘归功于女儿,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刘殷铨平时广结善缘的果报?原来,当初这位仁波切物色了一栋房子作为精舍,尽管当时经济困顿,从事建行业的刘殷铨仍以非常低廉的价钱卖出房子,甚至自掏腰包护持仁波切。 告别仪式庄严而隆重,学校的校长、老师、同学们都一一来送别,连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也前来拈香致意,让夫妇俩非常感恩。他们把女的储蓄以及帛金都捐给女儿的母校,而校方也将其中一间教室以思铃的名字命名,并在礼堂挂上她的相片以兹纪念。至今,郑诱月仍然和思铃当年的老师互相往来,也常回馈给女儿的母校。女儿往生时记录帛金的簿子,他们至今仍完好保存,因为里头记录了亲戚朋友们的情谊。 女儿车祸往生后,刘殷铨为了不让别人步她的后尘,找了议员帮忙,经过一轮请愿,市议会终于在该处设立交通灯,后来就鲜少听闻该处发生车祸。一场意外,虽导致一个家庭从此有缺失,却间接为另一些人保全了圆满的家庭。刘殷铨的正面积反应,使女儿不是白白牺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