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空法师(Karma Lekshe Tsomo)在1944年生於美国一个基督教家庭,他因为德国名字『Zeen』,诈听之下与禅宗『Zen』谐音,因而常被同学误以为是佛教徒。
在50、60年代,『佛教』或『佛教徒』对慧空法师,乃至整个西方社会,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佛教寺院或佛法中心在当地也不普遍。为了一解心中疑惑,他到图书馆番查资料,因而对佛教有了初步的认识。
慧空法师12岁成为佛教徒,他於1971年,27岁时进入夏威夷大学做东亚研究,主修佛学。多年来法师针对妇女佛教、生死、佛教与基督教对谈等课题发表甚多言论。
法师曾游学日本、印度,他於1972年赴印度时,适逢达赖喇嘛在达兰萨拉为西藏文献图书馆主持开幕,达赖喇嘛的开示让法师获得长久以来欲寻求有关『死亡』的答案。法师後来在西藏文献图书馆学习6年,也在辩经学院学习数年。
「我一心想了解佛法,可惜在日本找不到指导老师。法海浩瀚,要深入经藏无从着手,殊胜因缘下巧遇达赖喇嘛,他的开示解答了我积累多年的疑惑。尊者是了不起的老师,他成立了西藏文献图书馆,提供世人净化人心的教育,培养了不少翻译弘法人才,也接引了许多西方弟子。我觉得藏传佛教提供完善的、有次第的教学系统,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教导初学者,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应珍惜人身精进修行,然後了解因果、业力,循序渐进的修行,走向解脱之道乃至证得空性。」
慧空法师出家,母亲为此痛哭一顿。他的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并认为可以赚许多钱。可是,法师不以为然:「美国是崇尚物质主义的国家,社会以财富来衡量个人的价值。我看到许多人拥有名利、地位、金钱而不快乐。很明显地,寻求快乐另有途径。所以我选择了修行。从决定出家那一刻起,学佛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我发坝研究佛法越深入、实践佛法越多,心越清明,人生就越快乐。」法师说,禅修、诵经或布施,都是保持一颗平静、平安、清明心的方法。慧空法师目前是美国迭戈大学神学及宗教学的副教授,也是国际佛教妇女协会『释迦提达』(Sakyadhita)的主席。在印度前後学习15年,他发现印度没有供女性修行的寺院或佛学院,女性更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她们并不像喇嘛们,小小年纪就被送往寺院出家,接受经典教育。她们都寄宿在人们家当帮佣,打扫家居、看顾小孩、烧饭煮菜。冬天来临时,由当地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乾粮给她们闭关两、三个月。
有鉴於此,法师发心教导她们读书识字、学佛,遂於l988年成立了『蒋扬卓林基金会』出任基金会的策划人,负责盖佛学院办教育,让西藏、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偏远地区的『阿尼』(藏传佛教对女出家众的尊称)学习佛法,佛学院所教导的科目包括:数学、健康教育、卫生教育、英语、兴部语、藏语、佛教经典、禅修。这些阿尼完成两年课程後,有些会继续深造,考取更高的学位,她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格西;有些则成为合格的佛学老师、社区工作者或卫教人员等,再被遣回自己的家乡服务。
慧空法师觉得,马来西亚很有福报,因为在这里出家、修行,大众都很发心护持。「相比之下,一些国家还很落後、贫穷,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例如在泰国、西藏、尼泊尔、印度、缅甸及寮国,依然保持着传统思想,认为女性的角色就是结婚生子,女性甚至被视为低级的、是『带业』的、被孤立的一群,根本没有受教育的会,」
为此,1987年『释迦提达』发起首届国际佛教妇女会议,致力於建立比丘尼传承及提倡佛教妇女的研究,促进世界各国的女性交流,让她们明白自己非没希望、无助的一群,只要以清净心修习佛法,一样可以即身成佛。第八届国际妇女会议即将在韩国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