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一片现代饮食观的反思、重建思潮中,“素食”异军突起成为西方饮食的新浪潮,不只引领西方生活新型态的乐活族 (LOHAS)和慢活族(SLOW)崇尚素食,西方医学界也大力提倡素食的诸多益处,愈来愈多西方人成为素食者,纵然众多人吃素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只为了同一个理由——健康。
在饮食价值观纷乱的现代社会,基因改造食品、施打贺尔蒙与成长激素的经济食品充斥我们的生活;肥胖、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文明病。饮食原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在今日的社会,却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吃才好?
为了追求健康而提倡素食,在西方这几年火热了起来,而且蔚成风潮,但对东方而言,茹素早巳不是新鲜事了!汉传佛教在千年以前就提倡素食,不仅提倡素食,对于整体饮食的观念、方式、内容都有自成一格的哲学,将饮食也纳入修行的一部分,经过千年时空考验、至今仍历久弥新,为许多修行者所奉行。
佛法讲求在生活中活用,饮食亦不离佛法,整个饮食的过程,从观念到实践,都是自我觉照的功夫。传统的简单价值不会被遗忘,重新提出佛教的饮食观,一方面或许能让我们与现代西方的饮食风潮做一比较;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我们不同的角度来思惟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最根本处,去觉察自己饮食的动机与需要,才能认真、好好地面对“吃”这件事!
在佛教的观念里,又称饮食为“药石”,将生理饥饿当作一种病痛来看待,饮食的需要并不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的享受,而是为了医治饥病,提供身体健康所必须的养分,使人不至于因饥渴所苦,身心健康,才能无垩碍的修道行道。
在佛教的饮食观中,首要讲求“调和”,隋代天台宗大师智颉(538—597年)曾在《摩诃止观》中讲述“凋五事”、调食、凋眠、调身、调息、调心,即由生理到心理的次第调和,“调食”就列在调和首要之事。所谓的“调和”,正如佛法里所讲的“中道”,不执两边,行于中间;“调食”也就是要吃得刚刚好。
调和为健康之本 怎么样才是吃的刚刚好呢?《摩诃止观》中的解释为:“不饥不饱是食调相。”不因美味而多吃、贪吃,必须倾听身体的声音,适量饮食才能让身体感到舒适,暴饮暴食只会令肠胃负担沉重,日子一久自然堆积成疾。佛陀在世时,便鼓励弟子实行一坐食法,在面对每一次饮食的当下,能清晰觉察自己此刻所需,好好地只打一次菜,坐下来用心品尝眼前的食物。
除了“适量”以外,“适时”也是饮食凋和里的重要观念,在佛教饮食观里有所谓的“时食”和“非时食”,也就是在应该进食的时间里进食,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让身体机能在循环上有所依循,不至于乱了节奏,出现失序的现象。
营养师表示,佛教饮食所提倡的调和观念,其实与西方营养学讲求“饮食均衡”的观点虽不同源但同理,或许智颤大师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太遥远,现代人的饮食问题更多是文明病,对于容易取得的速食毫无节制,吃下太多的基因改造食品、加工食品,这些问题远比古时候要复杂得多,但一千多年以前所提出的观点,至今仍是一个饮食不变的基本准则。
智颤大师在《小止观》中还谈到了饮食节制的观念:“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除了“调和”的基本观念以外,“节制”也是佛教饮食观中的一门重要哲学。佛经中所说的饮食节制,跟我们现代所熟悉的“节食”观念不同,现代人节食,通常是为了抢救营养过剩的肥胖身材,而采取的非常手段,往往矫枉过正,衍生出更多不良的后遗症。
关于节制的观念,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年)的《百丈清规》里也提到:“以减食为汤药。”“减食”这个观念在佛教饮食观里是历史久远的,佛陀在世时就常赞扬迦叶尊者的头陀行一食法,提倡节量饮食。然而,现代人饮食毕竟与出家人的修行不同,林宗美认为佛教“减食”的概念,在现代饮食上应可以理解为“减少不适当的饮食”。
不适当的饮食,一方面指过量问题,林宗美指出应该提倡“吃七、八分饱”的概念,主张让身体感受去告诉自己控制饮食欲望,让身体适时休息。一方面则是饮食内容的适当与否,高热量、油腻、太甜、过咸、辛辣的食物,都容易累积身体负担,想要不生病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