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课题文章 > 禅修
试论佛学“四化”在禅修中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唐思鹏 发布时间:2009-03-04 来源:《法源》  点击:

一、佛学理论具体化

修习禅观首先要有最极正确的佛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便会堕在与其它宗教无有差别的世间禅定中,而成为盲修瞎炼、唐劳无功的“邪加行者”。因此,在佛学理论具体化中,便有“三是”与“三非”的差别。明白“三是、三非”,才能在进修佛法的圣道中,辨别邪正,认清是非,不致为似教、邪说所困,始终沿着正确的菩提大道而奋勇前进。

什么是“三是”呢?

1、缘起无我是佛法。佛法的根本理论是缘起无我,所谓“如来以大方便为诸众生破无明壳,开示演说不违缘起;一切诸法皆入缘起。”1“若见缘起,即见法性;若见法性,即见诸佛。”2不仅释尊自己是见缘起法而成就的佛果,就是度化众生使之解脱出离,也是讲说的缘起法,若离缘起法,则无佛法可言。《杂阿含经》卷十二云:“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3不过佛法所讲的缘起法,主要讲的是内因缘生一切法的缘起法,不是指外因缘的缘起法,《大乘缘生稻芉经》、《十二门论》和《佛地经论》等俱作如是说。因为一切法除由心识变生外,绝对无有离开心识的法可得。所以讲缘起法,实际上也就是讲心造识变的缘起法。八十《华严经》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4心造就是识变。心如何造呢?简言之,一切诸法以阿赖耶识中名言种子为亲因,以我见种子和有漏业种子为助缘造生而成。此中名言种子即五蕴种子,是决定一切诸法生现行时的性质的;我见种子是决定一切诸法生现行时其性是杂染的、有漏的;有漏业种子是决定一切诸法生现行时有种种外貌差别形态的。若以这三类种子变生一切法,是为世间有漏的缘起法,由此世间因果形成。若将上述所说三类种子中的我见种子更换成为观我法二空的般若种子,将有漏业种子更换成为清净的福德业种子,这样属于名言(五蕴)种子也就自然会由染转净,以此清净的名言种子为因缘,以智慧和福德种子为增上缘,便会招感清净的佛身佛土,而成为出世间的无漏缘起法,由此出世间的因果形成。是故缘起法包括了世出世间染净因果两方面的意义。总之,“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5既然一切法都是缘起而有,当然于缘起法中求其实有的人我和法我就不可得了。《中论》卷四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6“空”并非是缘起法空,而是指缘起法中凡愚所执著的实我实法是空。因为缘起法如梦幻泡影,有而非真,故不可认为它是有或是空。若执是“有”,称增益执;若执是“空”,称损减执。远离二执,才能见到无我法的真实性。所以《解深密经》卷五释尊对曼殊室利作如是说:“善男子!若杂染法,若清净法,我说一切皆无作用,亦都无有补特伽罗。”7此中所说的“杂染法”,主要指世间因果;“清净法”主要指出世间因果。染净因果的缘起法上,皆无有作用的实法和补特伽罗的实我。也只有在世出世间染净缘起法上平等通达二无我理,才能在自心中破除我法二执及烦恼所知二障,证得究竟的菩提涅槃二果。以是义故,世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中便一语道破了大乘佛法的核心正理,而说:“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8。也只有通达了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并以此殊胜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指导禅修,才能达到内外明彻、心无所住的“般若三昧”的境界,同时也才能与世间一般的死禅憨定和外道的邪聚定有所区别。否则,纵入深定,仍不为释尊所认可。《佛藏经》卷三云:“舍利弗!一切法无我,若人于中不能生忍,一切法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不能信解,于我法中所受供养,名为不净,是人则是不供养佛、不供养法、不供养僧,强入我法,形是沙门,心是外道,为盗法人。”9因此,通达一切法无我的佛法正理,对于禅修者(佛弟子)来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发大菩提愿是佛法。禅修除了应有中正不偏的佛学理论作指导外,同时还应有坚固不坏的菩提大愿作行动的指南,也就是说修行的目的要明确,才能达到最极究竟圆满的理想境地——无上佛果,否则便会所修无果。《劝发菩提心文》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二也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10所以修行的第一要务就是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是觉悟义。觉悟有二:一是觉他,下度无边众生;二是自觉,上成无上佛道。发自觉觉他之心,名为发菩提心,实践自觉觉他的菩提心,名为菩萨;自觉觉他的菩提心实践圆满了,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说,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宏誓愿心,如云:“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11四宏誓愿主要体现在上成无上佛道、下度无边众生的自觉觉他两方面。“上成无上佛道”则表现在观空遣相、心无所住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12上,由此便与无我律相符合;“下度无边众生”,则表现在积极有为、大雄无畏的“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3上,由此便与因果律相符合。在行持上与无我律和因果律相符合,是为不堕空有、真俗圆融、悲智等运、福慧双修的菩萨行。

总之,真正的禅修者,应该依照释尊所教导的以菩提大愿为住,以如来正法为依。如《解深密经》卷三云:“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14奢摩他毗钵舍那是梵语amatha vipasyana的音译,意译止观,宗门称为定慧。如果离开了菩提愿和菩萨法,定慧则无所住,也无所依,当然就谈不上成就定慧了。因此,禅修者除了应该通达佛法的核心正理外,还应该从内心深处发起坚固不坏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

3、行四摄六度是佛法。禅修者应该始终将四摄、六度的菩萨道精神贯彻到见闻觉知的整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以实践自己所发的菩提大愿。所谓悲愍众生愚痴,解除众生迷惑,成就众生善根,而为众生宣说正法正教者,是“法布施”;悲悯众生贫穷,拔除众生饥寒,延续众生生命,而施与一切饮食、衣服等资生众具者,是“财布施”;悲悯众生灾难,除遣众生怖畏,令其获得安隐,而为众生施与一切力与方便者,为“无畏布施”。在与他人交往时,和颜悦色,善言问讯,说诚实语、和合语、柔顺语、庄严语,是为“世间爱语”;说正法时,方便善巧,对机而说、如理而说、尽量而说,时时教诲,善巧抉择,是为“出世间爱语”。若对重病、厄难困苦众生需救拔者,便到其所,起慈悯心,以身语业方便供侍,方便救济,是名“利行”。若与大众同生活,共工作,同学同修,同止同作,以身教进行饶益,是名“同事”。利行与同事主要是使自己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智慧,利人助人的赤肠热心从自己的身上向外辐射,吸引、带动更多的人们止恶向善,趋入正道。

菩萨在摄益众生方面,除了应行“四摄法”外,还应持守和修习“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持戒波罗蜜”,“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的“忍辱波罗蜜”,“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退转、无怯弱、无喜足精进”的“精进波罗蜜”,“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成所作事静虑”的“静虑波罗蜜”以及“ 世俗谛慧、胜义谛慧、饶益有情慧”的“智慧波罗蜜”。所谓防护一切恶不善法而不造作杀生等十恶性罪戒及招人讥嫌的遮罪戒,是名“律仪戒”;悲悯他人苦厄所修的施、戒、忍等,明因识果,通达真理的闻、思、修等,福慧双修,积集资粮,以成熟一切佛法,是名“摄善法戒”;对诸有情常行四摄,力修六度,拔苦与乐,广作饶益,是名“饶益有情戒”。若遇他人打骂讥毁,种种违害,以慈悲心,不生嗔恚,而忍耐之,名“耐怨害忍”;在修正行时,若遇饥寒渴热,险难劳累,皆能忍受,而不退转,名“安受苦忍”;学正法时,对因果谛理,坚决信受,对歪理邪说,彻底摧伏,道心坚固,永不移易,名“谛察法忍”。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为度无量受苦有情,于中应行种种难行,大誓庄严,勇决无畏,如将上阵,身披铠甲,奋勇向前,名“披甲精进”;在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方面,精勤加行,不懈、不怠,名“加行精进”;修加行时,设遇阻挠,心不退转,设遇艰险,心不怯弱,于诸所行如愿成就、心无喜足,如是便能不屈不挠,精进不息,直趋无上正等菩提,名“无退转、无怯弱、无喜足精进”。若受学如来妙正教法时,专注一趣,心不散乱,无倒分别,如理思维,远离慢见贪爱,身心适悦,得现法乐住,名“安住静虑 ”;以此静虑,能引广大神通及无量智慧,名“引发静虑”;导化众生,乃至“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灯、为导”15,名“成所作事静虑”。如实通达“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的“五明”,名“世俗谛慧”;通达“流转、实相、了别、安立、邪行、清净、正行”的“七真如 ”,名“胜义谛慧”;成就不取不舍,真俗圆融,自他两利,同得解脱的智慧,名“饶益有情慧”。

禅修者果能以缘起无我的正理为依,以坚固不坏的菩提大愿而住,勤修四摄,力行六度,是为“深发菩提心,正行佛道者”16的真实菩萨。

什么是“三非”呢?

1、玄虚空洞之法非是佛法。佛学是释尊对人生、宇宙实相真理的如实揭示,也是释尊生活经验的如实总结。因此,它一定是具体、真实、严谨、亲切的,而决不是神秘虚玄、颟顸笼统、不着边际的玄学化佛学。它是一环扣一环、环环扣紧,一步跟一步、步步落实的。决不主张有第一不平等因为生法的本体。惠能所谓“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17也只有一切不真的这个道理,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所谓“一切法无我”者便是。而大乘佛法就是依“一切法无我”的这个道理,建立的大乘“一实相印”。

问:一切法主要指色心等法,难道色心等法皆不真实吗?答:是的。《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18五蕴不真实,当然也就是一切诸法不真实了。又五蕴法可用广义的一心来包括。因为色受想行识都在心中,而不在心外,所以五蕴如幻,也就是心如幻了。《坛经》云:“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即无所著也。”19“著”者,我法执著也,能知心如幻,就能去掉我法执著,而得解脱。“七佛偈”中第四拘留孙佛偈云:“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20所以能了心如幻,就是佛的知见;不能了心如幻,就是凡夫,或是外道。四念住中,有“观心无常”一句,既是无常,心如何可得?《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者,自能见心之实相。昔时慧可求达磨祖师安心时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21此处慧可的“觅心了不可得”,得到了祖师的印可,就是体悟到了心是生灭无常、如幻不可得的道理。得无所得,是为得也。

2、封建迷信之法非是佛法。佛学不是神学,更不是封建迷信,它所讲的是染净因果规律,揭示的是人法二无我理,其中无有神天主宰及阎王支配人们的命运,至于民间的鬼神信仰,则更与伟大的佛学毫无关系。佛教虽也讲天道、鬼道等人趣以外的其他众生,但他们都是迷而不觉、造业流转生死的世间众生,理应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悲悯摄受、拔济度化,而绝不能迷信鬼神,甚至认为他们可以支配主宰人们的命运。

前面说过,佛法实际上讲的是内因缘生一切法的缘起无我的理论,主张念由自心起,业由自心造,种由自心熏,果由自心变。所谓自作自受,共作共受,不作不受,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正法念处经》卷十七云:“汝于前世作众恶,此业今当还自受,自作自受不为他,若他所作非己报。 ”22是故禅修者应该远离迷信,树立正信。什么是正信呢?(1)相信佛法僧三宝是真实的;(2)相信佛法僧三宝具备了无量功德;(3)相信自己有堪能成就三宝所成就的功德。也可以说:(1)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2)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3)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4)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远离迷信色彩的相似佛法。

3、低级庸俗之法非是佛法。佛学是导引人们破迷开悟、解脱出离的伟大圣学,要做到开悟解脱,就必须遵照“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的修习次第,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地认真行持。此中“多闻熏习”能成就闻慧,“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慧,“勤修加行”能成就修慧。也只有成就了闻思修三种智慧,才能成就现观,而超凡入圣。仅以多闻为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如《瑜伽师地论》卷十九云:“多闻能知法,所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23若不具多闻,便会如四十《华严经》卷十二佛陀所呵斥的那样:“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己能多。智海广难量,不测反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24在禅宗里虽然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之说,不过这种“不立文字”是指在学习教法方面,应该依于义,不依语,就在言上离言,分别上离分别,使心内不立语言文字相,而决不是“不立文字”者,就是彻底否定有文字语言的经典教法。不然,达磨祖师向二祖慧可传授《楞伽》四卷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25,便不能理解了。再者,释尊教导学人,修行重在靠自力,所谓自修自证,自净其心,而决不是一味地向外寻佛求佛。《大品般若经》中佛告阿难云:“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26《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亦云:“自依止,亦不依他。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27总之,真修行者应该是:发佛所发之心,行佛所修之行,言佛所说之言,证佛所证之果。依自心学佛成佛,不在心外求佛觅佛。所以说,低级庸俗之法不是佛法。

二、佛学理论现实化

有一些学佛的人,把解脱寄托在死后或遥远的将来,这是极不正确的。严格说来,解脱是在有智慧的当下获得的,是不离今生、不离现实世间的,如果离开现实世间而另求解脱者,便会如惠能六祖所呵斥的“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一样,永远也得不到解脱。因此,佛教是解决现实的问题,是解决内心的问题,而决不是解决死后的问题或心外的问题。因为把现实内心里颠倒梦想的问题解决了,当下便是究竟涅槃,何须定要等到死后才解脱?如果没有解决了现实内心里颠倒梦想的问题,就是死后同样也还是问题。是故禅修者应该从现实世间的当下做起,以成就解脱。

1、依现实世间而得解脱。此中解脱分为两种:一是相对的解脱,二是绝对的解脱。若是不达缘起无我之理,不生般若无分别慧,仅是舍染趣净,厌苦求乐,背离此土,而生彼土,舍离下界,而生天国,此种解脱是暂时性的,是为相对的解脱。若能证见缘起无我之理,本着《中论》卷四所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28就在生死中观生死性空,而证涅槃以了生死;在烦恼中观烦恼如幻,不随烦恼转,以觉悟烦恼之实相,而证菩提以断烦恼。如是正见缘起而得解脱者,是为绝对的解脱。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也就自能明白惠能六祖回答印宗所问“ 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时的“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之义。另外,解脱又分相解脱和粗重解脱两种。禅修者若是在见闻觉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相上,观如梦幻泡影,有而非真,不起分别执著,而内心清净。犹如《金刚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这就是相解脱。若是行四摄、修六度,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广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把阿赖耶识中一切杂染种子对治尽净,转成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而成就圆满的佛果,这就是粗重解脱。不过粗重解脱是累劫在世间不断地成就相解脱所获得的,若离相解脱是不能成就粗重解脱的。所以欲成就相解脱或绝对解脱者,也就只有立足于世间才能实现。若离开世间而另求解脱者,犹如觅求龟毛、兔角一样,是永远得不到解脱的。总之,解脱者,见法实相,住无所住,名为解脱;内心清净,寂照同时,名为解脱;远离二边,中亦不著,名为解脱;平等度生,而又三轮体空,名为解脱。如是一切解脱皆是在现实世间证见缘起无我之理的当下而实现的。

2、依现实世间成就净土。在《维摩诘经·佛国品》中世尊对舍利弗有这样的开示:“若菩萨欲求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又说:“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尔时舍利弗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29从这段圣言可以看出:一是土不在外,而在心内。所谓心染则现染土,心净则现净土。染心的形成是不依佛慧而观诸法,有颠倒梦想;净心的形成是能依佛慧而观诸法,无颠倒梦想。二是染净诸法皆随各自的认识不同而形成。所谓于一事物,由于有情业力不同,而其所变所见亦各有异。如一江河,人见为清水绿波,鱼见为游园舍宅,天见为宝庄严地,鬼见为脓血充满。又如人之粪泥,狗之美食,蛆之安宅。更如西施、贵妃,人皆为美,但鱼见之深入水底,鸟见之高飞天空,修不净观者视为 “造粪机器”,狮虎猛兽见为美食佳肴。这不是有力地说明了诸境不实、法由心生的道理吗?是故欲成就净土者,当先在世间自净其心。

三、佛学理论社会化

佛法不是只为一少部分人服务,更不是一少部分人的专利品,一切大众都可以修学,农、工、商、学、兵、政的各行各业人士都应该修学。八十《华严经》卷十九云:“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30因此,人间佛教或人间净土的实现,就必须要把佛学理论推广到全社会,让男女老幼一切大众都来接受佛法的熏陶,相信染净因果,证见无我真理,从而使大众过着安乐祥和美好的生活,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高度和谐,从而实现真、善、美的现代社会。

尤其是现代机械化的工业,服务性为主的后工业,乃至国际性的资讯工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改变,社会组织形态在变化,致使现实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失范,道德沦丧,贪污腐化、人欲横流已成公害,不少人在纸醉金迷中荒芜了精神田园,迷失了人生航向,需要佛法的智慧指点迷津,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以医治“病的现代社会”,所以有必要大力提倡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修习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

从种田的农人来说,一方面用科学知识勤耕细作、种好各种农作物,使果蔬粮食等农副产品增产增收,同时就在种好各种农副产品为人类社会作贡献时,深知一切诸法皆不真实,犹如梦中的耕种收获一样,全是心识所现的影像,从而不执心外有境,不生我法之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农禅”。做工的工人也应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既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又了达“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从而内心清净,无有执著,是为“工禅”。商人经商,首先应该本着让顾客满意、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保证产品质量,做到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公平买卖,不高抬市价,就在为大众服好务的同时,证见诸法缘起无我的实相真理,从而不取法相和非法相,是为“商禅”。育人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有德有才,本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对学生进行言传和身教,就在教好书、育好人的同时,用智慧照见人法二空,从而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如是育人自育,自育育人,是为“教禅”。保家卫国的军人一方面应该大雄无畏、威武不屈地为人民站好岗,放好哨;而另一方面就在保家卫国的边防线上,通达生死如幻,我法本空,从而内心不惊不怖,坦荡无著,是为“军禅”。从政的领导,一方面应作人民的公仆,视人民如父母,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既勤政爱民,又带头守法;而另一方面就在为人民服好务的领导岗位上,真正大公无私,忘我利他,是为“政禅”。各行各业的一切大众,若能如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雄无畏、积极有为、广作一切利生的善事,同时又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远离取舍、安闲恬静、自在解脱,这样五洲自成净土,娑婆便是极乐。

《法华经》卷六云:“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31《法华玄义》卷五更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32《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一云:“如实善知世间诸法,随世间法,而不为世间法之所染。”33是为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间法。

总之,以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正道在现实社会中认真行持,和乐人群,服务社会,普度众生,庄严国土,尽各种社会责任;同时就在利益大众、服务社会的当下用智慧照破自心中的我法二执,以无我心、清净心,证见本来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是为“以出世不取的精神,干入世不舍的事业”,也是《金刚经》所说:“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世法、佛法”无有二法的道理。

四、佛学理论生活化

有一部分初修行的人认为,习禅一定是在深山古洞中,两腿一盘,双目紧闭,不吃人间烟火,不问世间世事,与生活分离,与大众隔绝,是为修禅。殊不知真正的禅修是不离见闻觉知的一切日常生活的。若离日常生活,则无禅修可言。《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同经又云:“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34

因为一切众生皆在世间中,菩萨为了度生,集积无量福慧,就必须始终立足于世间。古人云:“众生是福德的海洋,众生是智慧的源泉”,若离众生,则永不能成就两足尊的佛果。四十《华严经》卷四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35该经同卷中又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36这就是必须在世间度化众生才能成佛的经典依据,而决不是不度众生也可以成佛,或者说人们本来就是佛的错误言论。

问:为什么要在世间度化众生才能成佛?答:简言之,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一)必须降伏自私自利的小我之心以及执有人法二我的颠倒妄执之心才能成佛。世间一般的众生都具有严重的自私自利的狭隘之心。为了降伏这种自私自利的狭隘之心,就必须要把小我溶入到度化一切众生的大我中去,以一切众生为我。就在度化众生中,观空遣相,破执去著,以成就福慧。《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37此中度化胎卵等所有一切众生至涅槃彼岸,就是教导菩萨要把小我溶入到度化一切众生的大我中去,以一切众生为我,从而对治自私自利的狭隘之心,以成就无边广大的慈悲之心。此中“ 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说菩萨在度化众生时,能够了知众生如幻,而不取一众生相,从而离执去著,以成就无所住的清净心。也只有做到如《显扬圣教论》卷三所说的为了度化有情,二俱不住,故把生死与涅槃作平等观,从而成就“广普阿世耶”以及把自他众生作平等观的“大我阿世耶”38,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不离世间,不离众生。

又学佛之人应以大智为体,以大悲为用;在心内是自在解脱的圣者,在身口是大雄无畏的英雄。这就叫“内圣外雄”。心内观空遣相,一法不立,这是不舍真谛的表现;而在身口是当言而言,言得如理,当行而行,行得合度,这是不舍俗谛的表现,三业结合,这就叫“内真外俗”,《华严经》称为“权实双行道”。如八十《华严经》卷五十六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善知权实双行道,智慧自在,到于究竟。所谓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知无众生,而勤行教化;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住一坚密智慧法身,而普现无量诸众生身;常入深禅定,而示受欲乐;常远离三界,而不舍众生……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无量智慧,声闻独觉尚不能知,何况一切童蒙众生?”39《金刚经破空论》云:“衣食住行事即理,一切毗尼皆佛行,一一行中见实相,护念付嘱善应知。”果能如是行持,淤泥定生红莲。

在世间现实生活中如何具体下手修行才是生活禅?简单地说把《华严经·梵行品》中所说诸法如梦幻泡影的道理运用到同经《净行品》所说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之中去,以“不舍道法现凡夫事”的修行理念来修生活禅。如以吃饭为例:按时而吃、如律而吃、悲悯众生而吃、观空破执而吃。又以睡觉为例:按时而睡、如律而睡、住光明想而睡、悲悯众生而睡、观空破执而睡。其它工作、学习、应事接物亦应如是,不取不舍。

总之,佛学理论生活化,就是在见闻觉知、视听言动的整个现实生活中,依“不取不舍、福慧双修”八字行持。

1《大宝积经》卷五,《大正藏》卷11,页29下。

2《佛地经论》卷五,《大正藏》卷26,页314上。

3《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卷2,页85中。

4八十《华严经》卷十九,《大正藏》卷10,页102上。

5《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2,《大正藏》卷16,页841中。

6《中论》卷四,《大正藏》卷30,页33中。

7《解深密经》卷五,《大正藏》卷16,页710中。

8《百法明门论》,《大正藏》卷31,页855中。

9《佛藏经》卷三,《大正藏》卷15,页799中。

10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二,《大正藏》卷9,页663上。

11《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大正藏》卷3,页325中。

12《金刚经》,《大正藏》卷8,页750中。

13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10,页846上。

14《解深密经》卷三,《大正藏》卷16,页697下。

15六十《华严经·净行品》卷六,《大正藏》卷9,页430中。

16《华手经》卷三,《大正藏》卷16,页141下。

17《六祖坛经·付嘱品》,《大正藏》卷48,页360下。

18《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大正藏》卷12,页110上。

19《坛经》,《大正藏》卷48,页353中。

20《宗镜录》卷九十六,《大正藏》卷48,页937下。

21《景德传灯录》卷三,《大正藏》卷51,页219中—下。

22《正法念处经》卷十七,《大正藏》卷17,页98下。

23《瑜伽师地论》卷十九,《大正藏》卷30,页382上。

24四十《华严经》卷十二,《大正藏》卷10,页717下。

25《续高僧传》卷十六,《大正藏》卷50,页556中。

26《大智度论》卷二,《大正藏》卷25,页66下。

27《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大正藏》卷11,页636中。

28《中论》卷四,《大正藏》卷30,页36上。

29《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14,页538下。

30八十《华严经》卷十九,《大正藏》卷10,页105中。

31《法华经》卷六,《大正藏》卷9,页50上。

32《法华玄义》卷五,《大正藏》卷33,页733中。

33《胜思维梵天所问经》卷一,《大正藏》卷15,页68上。

34《六祖坛经》,《大正藏》卷48,页351下。

35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10,页846上。

36同上。

37《金刚经》,《大正藏》卷8,页749上。

38《显扬圣教论》卷三,《大正藏》卷31,页493下。

39八十《华严》卷五十六,《大正藏》卷10,页296下。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现代禅修法  (2009-04-22)
  试论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  (2009-03-04)
  近代的丛林禅修与管理制度  (2009-02-19)
  77 附录:禅修疑难解  (2007-11-3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