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很快乐?因为他们的生命获得很多? 不,因为他们的生命没有太多的“想要”,随遇而安。 生活有太多“想要”,有什么不好呢? 佛曰人世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那些生命没有强烈“想要”的人,至少他们不会面对求不得之苦。 有人要求所有的人都和他同样肤色,信仰同样宗教。一旦这强烈的“想要”不能如愿时,那就用激烈且残酷的手段,希望全世界看到他的“想要”。 除了没有选择的“生”及众缘所合的“五阴炽盛”,其余或都可归为“求不得”苦。 我希望不老,但鱼尾纹全露出来了。(快去拉皮) 我希望不要生病,但四大不调了。(快找秘方) 我希望亲人不要死,但披麻带孝了。(快找米婆) 我希望不要和他/她分开,但分隔两地了。(快找哆啦A梦的任意门) 我希望他继续爱我,但他却突然不理我了。(……)
体会求不得之苦
希望与现实相违,所求无法如愿,这世界就宛如末日了。其实,在感情的世界最易体会不到求不得之苦。感情,有必然有他人,有他人,就充满变数。当想见而不能见,想爱他/她却已走远,这时候就产生强烈的“求不得”之苦,有人就把自己毁了,有人甚至去把对方也毁了!
在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功课要做,不同类型的恐惧要去克服。如果这一世我们没把功课修好,下辈子还是要面对同样问题。 生
命看似容易,其实也是为不容易的事。当面对“求不得”之巨痛时,就看看佛未觉悟前的本生故事吧,舍身喂虎、割肉救鹰。人们常说,心痛如刀割,那就想像尸毗
王用利刀割肉的滋味吧,他把全身的肉都割完,痛彻骨髓后才发现生命的重量是平等的。蒋勋在〈尸毗王割肉喂鹰〉写道:初读这些故事,我无法理解,却无缘由地
热泪盈眶。修行如此艰难吗?修行一定要以肉身的剧痛作领悟的代价吗?
学习不要太多想要
现实生活中,除了身体的病痛,心灵的痛楚也是叫人痛不欲生呀。学佛,就是要我们学习生命不要有太多的“想要”。但是,说之容易,行之难呀!当面对累世的习性,“想要”紧紧跟著我们时,那就吃吃苦头,好好痛一场! 想想佛陀吧,在未成佛前,他也“于恶道中住慈忍力”,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修行,多世累积,一次又一次面对生命的痛。尸毗王不也是把肉都割完了之后,才有所领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