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是个道地的农村小孩。因为自己家里也有几分田,所以每天放学后就跑到田里帮忙,对耕种方面的事情满熟悉。
现代都市人很少有机会观察农夫的工作。其实我觉得有心学佛的人,应该找个机会到乡下去居住一段时间,看看农人如何耕种,然后细细体会佛陀所说的耕耘心田的方法。我认为佛陀以耕田不譬喻修行,完全没有错,因为农耕的条件与工作顺序,与耕耘心田的条件与次第可以说一模一样。
把握时机好修行
在《杂阿含827经》中有另外一个耕田譬喻也同样很有意思。在这个譬喻中,佛陀告诉他的弟子:“田夫有3种作田……随时耕磨,随时灌溉,随时下种。”意思是说农夫种田时不管是耕磨、灌溉、播种等工作,都要把握季李。
修
行也是如此,要懂得把握时机。在什么样的情况与机会下可以修什么法门,如何修行,自己要掌握住。要注意的是,修行的“随时性”和一般说的“把握当下”观念
也不太一样。“把握当下”指的是正念分明,比如贪心生起时,清楚知道自己正在贪心。但“随时性”是指随时随地把握修行良机,不要白白错过机会。
顺应次第不走错路
修行的随时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遵照次序,循序渐进。比如生命的形成,是由父精母卵结合,产生受精卵之后,加入识神,形成胚胎,然后就有细胞分裂的过程,五官与四肢继而慢慢形成。胎儿的生长有清楚的次序,次第若不对,胎儿就不会健全,由此可见次第的重要性。
我
认为修行也是如此。从修行的起点算起,起步不管是左脚还是右脚,第一步一定要踏出去,接着就顺着佛陀走过的步伐与足迹,继续往前走。佛陀的足迹就像赤脚走
过海边所留下的脚印,明眼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是在布有地雷的海边,一般人若盲目地走过去一定很危险。但是佛陀已经走过这个海滩,留下清楚的足迹,我
们只要顺着佛陀的足迹走,就会安全地通过,不用担心。跟着佛陀的脚步走,就是安全的路径,绝对不会有错。
平平安安到佛国
阿含学谈到修行要点的部分,如果真要写文章,可能3年都写不完。但是光从耕田譬喻来看,其实就已经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修行观念。比如“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故事中,有“乐住为懈息”这一句,这指的是透过持戒清净与修习禅定,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乐住是“快快乐乐的过日子”的意思,但这种快乐不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快乐,而是一种清净的法喜。学佛的人在乐住中,仍不能放逸,应该继续精进修行,就像农夫这一季有了丰收以后,仍不能松懈,要继续为下一季的耕种作准备。耕作是刻不容缓的事,修行同样如此。
和“乐住为懈息”同样意思的另一句是“精进为废荒”。农夫如果努力耕耘,农田绝不会荒废。同样的,学佛的人如果一直努力不懈,心田不会一片空白,会看得见成果。
农人耕种最后的目的还是作物收成。那么学佛的人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故事中提到,如果照着佛陀说的方法耕耘心田,可以到达“无忧国”,获得“甘露果”。
无忧国,指的是没有烦恼的国度;当心田中的烦恼草全部拔除永不再生后,烦恼就会消失,自然可以住在无忧国中。至于甘露果又是什么?“甘露”的原意是“不死”,甘露果就是不死果,也就是证得无漏涅槃。换言之,就是获得解脱。
修行,从足下开始,顺着佛陀的足迹,安稳快速地走下去,不要回头,不要倒转,总有一天可以到达无忧国,摘取清甜的甘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