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人在阳春的阳光下翻开的新土,接著下种耕耘,一直到微风过处的稻香,这些日子里农
人是流过很多汗珠的。假使他们如只是在原野里两手闲著踱方步,看看人家的新秧绿浪,那是不会有秋成的收获的,虽说他们同样有走过田亩间,可是没有一番幸苦
的躬耕。信仰一种宗教也是一样的,如只是在外表的形式上跟跟班,虚应故事,没有实践其教理去充实人生,那与在田亩里散步是一样的,结果没有收获。
信
仰佛教完全注重实践,虽然与其他宗教一样要入教成为教徒的仪式,佛教称为:「皈依三宝」,但并不是仪式过了就算,也可以说这才是学佛的开始,因为皈依是学
佛的履程碑,在形式上本来是很简单的,所谓三宝,即是佛宝,法宝与僧宝,佛宝就是教主释迦牟尼佛,法宝是佛陀所说的经藏,僧宝是代佛弘法的僧迦。在皈依的
作用上就不是这 简单,因为其他宗教是不谈三世因果的,但佛教则有善恶随业的招感而起因果浮沉的定律,所以佛教的皈依,头一个问题须认真的忏悔,在生死浮
沉的过程中,谁都难免有过失与缺点的,所以要改过前非,既有悔改前非,便有重新做人,所以继之而有做人的志愿,就是立已立人,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造
福社会人群。但人生是众多热恼积成的包袱,逆境有逆境的烦恼,顺境也有顺境的烦恼,恩怨重重,理之不尽,如非立定脚跟,坚定志愿,在急水的滩头行船,很易
翻了船,所以皈依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但做一个人想要做一个好人,还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利益社会人群,那一定有个本事,泥匠有泥匠的
本事,机工有机工的本事,做好人利益人,亦有他们的本事,故有:「法门无量誓愿学」。佛说人身是很难得的,但又很易失掉,「从无始生死已来,身口意业,所
作众罪,无量无边,皆从虚妄颠到心起」,由於虚妄颠倒揉成的所谓我,原是尘海的迷人,迷人很易失掉方向,往往「一失妊身万劫难」,所以说来说去最後还是了
脱生死的好,「佛道无上誓愿成」,者就是佛教徒皈依的四弘誓愿,皈依就入孤舟的泊岸。
现在所说的皈依佛,是皈依佛德,就是学佛的德行,佛是
慈悲的觉者,怨亲平等。看任何的众生都如自己的儿子一样,希望人人都能够脱离苦得乐,佛陀既是一个大觉大智的人,对宇宙人生看得透彻,不像我们虚妄颠倒的
凡夫,对自己的生从何来,死又何去没有彻底的认识,易走迷途,所以我们要学佛的行为,和学佛的智慧。那 要怎样学佛呢?佛陀有说,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
都具有像佛陀那样的智慧,只是沉迷与觉悟的不同罢了。所以佛陀说每一个众生,只要肯舍妄归真,都有成佛的机会,那 皈依佛陀,就是让自己建立通向成佛的桥
梁。第二是皈依达磨,达磨的意思就是「法」,也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经的道理,如阐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会启发人们的智慧。法的含义,亦可解作方法来讲,因为经
里所讲的道理,就是教人如何立身,如何处世,最後到达涅盘净乐的境界,成为一个智慧圆满的人。
第三皈依僧宝,僧的意思,是指生活清净,代佛弘法的僧迦,其含义是和合众,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等六种和平相处的美德。
做
一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的,人与人间,从家庭到每个工作的场合,都是人集居,可见社会是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这大家庭里,很需要这种六和的理趣。
不要说别的,就以其中的口和无诤,与利和同均来说便是社会安宁的基石。古人有说:「见利於人必有欲」,以私欲的出发所缘成的局面便是争。世间上的名利与权
利。人们多是不肯放过,就因为大家不相让,便会你争我夺,人类为了一个利,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古往今来不知抛掉了多少的头胪,所以佛陀说众生是愚痴的一
环。回头来说,我们实在不值得长自愚痴。人类的分段生死,古人有说,人生如过客,试看黄土丛深的孤坟,那个能带走其所贪其所爱?可是人生在世总是以贪爱为
本,所以,佛教皈依的理趣,就是说,人生是无常的,人与人间须和平相处,应该尊重个人生存的权利。如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忙,大家的心情自然会相悦的,也
就是没有相争相残的不良现象。这样社会便会安宁,国家便会繁荣,人民也就过著很快乐幸福德生活了。
所以皈依三宝,勿论在世间法来说,或出世间法来说,都是如一个农夫的下种与耕耘,只要勤於躬耕,自会有收获,如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皈依或信仰,那是等於走进了宝山空手回,佛教注重实践佛陀的言教。祈祷佛光普照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讲于马来西亚广播电台 30.06.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