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讯) 5月13日,即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一个叫做“震雯”的女孩在重灾区什邡市的罗汉寺呱呱落地,这也是什邡妇幼保健院转移到这座已有近1300年历史的古刹后迎来的第一个孩子。
当天凌晨,21岁的孕妇陈世超因为头盆不称,情况紧急,需要马上进行剖腹产手术。医生立即与罗汉寺主持素全大师商量,请求提供一间禅房作手术室,大师马上给予了支持。“有人说这不好,犯了忌讳,但我说,出家僧人第一不好的就是见死不救,其他都是次要的,僧人要有慈悲心。”
于是,在这间特殊的手术室中,医生们在一个由三张饭桌搭成的简易手术床上进行了手术。1个小时后,母女均保平安。在地震过去的一个月中,已经有66名孩子在罗汉寺降生。
在积极接纳孕产妇的同时,罗汉寺还安置了当地的1400多名群众、一支预备役部队和一个野战医院。寺庙的41名僧人24小时烧开水,由于用水量太大,先后烧坏了2台锅炉,抽坏了2个水泵。罗汉寺还为受灾群众、部队和救援人员做饭,最多时每天要为3000多人提供饮食。
同罗汉寺一样,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四川省内外的僧侣和信众为抗震救灾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5月29日在成都宝光寺举行的汶川地震灾区祈福赈灾法会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说,大陆佛教界已经向灾区捐款1.4亿元人民币。他说,“广大佛教徒将继续关注灾区,携手同心,支援灾区同胞重建美好家园。”
根据四川省宗教局的统计,全省共有18名佛教教职人员在地震中死亡,另有30人受伤、4人失踪。绵阳一地的寺庙就蒙受经济损失1.17亿元。虽然许多佛教活动场所自身都需要艰难维持,但四川省佛教界在展开自救、互救的同时,还向广大受灾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
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爱国宗教团体管理处处长蔡荣说,绵阳佛教协会组织广大僧众踊跃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组织发放救灾物品、食品、帐篷等救灾物资,同时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南河体育中心、绵阳协和医院等几个集中安置点为灾民施粥、捐款捐物,并开设了两个心理辅导站。
地震发生后,年过五旬的绵阳莲花寺主持释照宗和其他5名来自绵阳的僧人前往成都,参加了由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为期两天的心理辅导培训。在美国精神分析师杰夫里·塔克斯曼的带领下,他们学习了地震后精神疾病的诊断、评估及辅导策略。
“这些内容很有用,与我们僧众参加抗震救灾的目的是一致的。”他说。如今,对于释照宗来说,“精神分析”、“灾后创伤后遗症”、“抑郁症”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名词,并为他帮助地震受灾群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灾难之后出圣贤’,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我们用这样的理念安慰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提升生命的能量,向积极的方面转化。”释照宗说。在5月20日至5月 25日的心理辅导中,释照宗和其他23名僧人及居士为数百名群众进行了心理疏导。“‘同体大悲’,我们要努力把小爱变成大爱。”他说。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在地震发生后,台湾的四大佛教道场佛光山、慈济、法鼓山、中台山都来到四川,捐赠大批物资,并提供专业志愿服务。日前,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等团体向受灾地区捐赠价值人民币200万元抗震救灾物资,捐赠的物资包括500顶帐篷、1000张行军床、2吨消毒粉、2000支自发电手电筒、500条睡袋等生产、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一些佛教慈善组织也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在震后第一周就在绵竹开办了一个临时教学点。目前,仁爱基金会为绵竹市的汉旺、清道、遵道、富新四个乡镇建设了8所“仁爱学村”,保障了灾区上千名学生在学校未建好之前的过渡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