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正法末法,不外乎人心。以戒为师,即是正法;荒弛戒律,即是末法。感恩太平寺百位比丘尼师以身作则,在末法的密云中撑开一片正法的湛蓝天空,破除众生种种可怕的邪见,引导佛子入于正法,免堕恶趣,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正法重现,从我做起!
叩钟偈响起,大众如法诵戒
「结夏安居」浅释
传统佛教丛林制度,为出家人潜心修行,定有闭关、禁足、静修等清规,亦承袭佛陀订定的僧安居的制度。
佛陀时代,由於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为禁止出家人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称为僧安居。安居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日称为解夏,故称「结夏安居」。
诵戒前戒师拈香、大众同唱香赞
安居又称禁足,安居的僧众严禁出入道场,因为安居期间,亦是草木、虫类繁殖最盛时,恐外出时易误伤害生灵,而招引世讥。
安居期间,严禁外出,但若半途欲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僧伽允许方可离去;若有违规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或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
安居主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自我潜心的修行。
安居前的受筹仪式
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於安居圆满後,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此日称为「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佛陀曾指导目犍连於此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此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依佛制结夏安居,仪式中呈半弧形围坐
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於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後,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法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定。
受筹仪式前的净手
佛陀成道後与弟子首次举行安居之地点,诸经典所说不一,然一般多以鹿野苑为第一次安居之所在。中国行安居之制始於姚秦时代,虽承袭於印度,因风土民情差异,故未全然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