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弥陀话语权》推荐序
宗教对话,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九十年代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开始,世界的各大文明已经开始了文明对话,或者说宗教对话。随手捡出的例子,就有回教与儒家的对话,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对话,回教文明与基督文明的对话等,这些都是在一些大型会议里头的话语权。但是,很幸运的是,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居然会在东马的砂州举行,实在是值得赞叹的;姑且不论这宗教对话是否真的符合对话的模式。
既然这是一个资讯发达、资料公开的社会、宗教与文明之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宗教与文明的神秘色彩,早已被强行揭开。宗教彼此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隔膜。既然如此,根本就不会有出现任何谁强谁弱的情况出现了。所以,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一种盲目的宗教信仰(虽然这是必要的),也不是一种宗教间互相拉拢对方的人马过来的情况(佛教对于这事总是被动的);而是需要一种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认知与了解。
总结而言,我想能够进行宗教与文明对话的宗教与文明,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反观,还有一些宗教信仰,永远只能够在秘密中传教,不敢正面对流;才是一种社会可悲的现象。或许是因为这一些宗教,害怕信徒看到事实的真相,宁可继续相信与传授一些徘徊于虚虚实实之间的符码与象征。
净土与佛教
活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还有几年才到),活在佛教与净土宗的环境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算上那一段知觉未全的时代可能还不止),对于佛教与净土信仰已经不陌生了。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虽然最初的选择权不在我的身上,但是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也会毫无疑问地选择佛教,甚至是净土信仰。
念佛,或许是环境的问题,我已没有正规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可是,至少我在睡觉之前、在空闲的时间、在烦恼升起时,我都会在念佛。虽然在与外界的互动上,我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从内在的角度而言,我还是百分之百的佛教徒。不管任何身份加诸于我,只要我坚信我的信仰,就已经足够了。
念佛法门是不是究竟的法门,净土宗是否非佛所说,从信仰的角度去探讨,其实是次要的。我认为一个人的信念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信念坚强的人,即使外在的世界是如何的恶劣,外界是要如何地影响他,只要坚定心中有佛,则一切无碍。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否定别人的宗教选择与信仰的自由,即使是佛教界里头,只有自己完全不明白自己宗教信仰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影响,也很害怕别人去影响他。
祝贺谭文信师兄顺利出版书籍,以此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