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竺摩长老 > 佛学问答集二
廿三、答蔡云居士三问
作者:竺摩长老 发布时间:2007-12-11 来源:佛学问答集二  点击:

问一:有人向我说:「家中安了佛祖,不安天神与地主,就等於没有安置一样」,对吗?
答一:不对!须知佛陀福慧圆满,有大威德,不是普通鬼神可比。有安置佛祖的地方,一切天神地只自然会来卫护,安不安他的位置是无需要的。每见俗人佛堂安了佛祖又安大伯公、九皇爷、瑶池王母、孙猴子、白象神等,满天神佛,拉拉杂杂,甚至有把佛祖或观音放在旁边,把那些蛇神牛鬼之类供在中间,那都是神佛不分者的迷信所为,你是有知识的人,应要提高警觉,注重智信,不必听了那些不见经传的俗话,乱了自己的心意。

问二:多谢大师的教诲,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得大解脱,获大自在」;不过在我仔细想来,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常为痛苦的人们设想,解救他人的苦难,自己那里来「得大解脱,获大自在」呢?佛教教人如何追寻「解脱与自在」,其实教徒常常举行法会,祈求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这作法显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那「解脱与自在」,又如何能得到呢? 
答二:学佛的目的,的确在求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但在学佛者的本身,自有两种不同作法;一种人是自己先由修养成功,断惑(烦恼)证真(涅盘),得大解脱与自在,然後乘愿再来,为悲惨的人们设法解救。这是自己先得解脱自在,再来为人们谋解脱自在。另有一种学佛者,奋发大心,悲天愍人,一边自修,一边救人,或自苦未救,先救人苦,即如你说的「先忧後乐」者,为了他人的解脱自在,把自己的解脱自在放在後面。这两种人的修法同样有价值,所不同的是一者先自解脱而後解脱他人;二者先解脱他人,然後解脱自己。这样,两者学佛都有解脱自在,离苦得乐的日子,谁说没有「解脱与自在」呢?

问三:佛教虽说「离苦得乐」,但我却以为能够离苦就够,不必要乐;或能够得到「不苦不乐」,也就好了,不知大师以为如何? 
答三:你以为离苦不易,但求能离苦也够满足了,何必再要乐?这想法也是不错的,不过理论是理论,事实还是事实;能离苦,自然得乐,如苦仍在,何来快乐?反过来说,若是得乐,必已离苦,苦如离了,自然有乐。因此,苦乐是相对的,如暗去明来,暗在明失,是自然的趋势,决无明暗同时,苦乐俱在的理由,故你说的「不苦不乐」,走中间路线,事实上恐走不通,只是你天真的想法而已。况佛教说有烦恼生死的缠缚为苦,无烦恼生死的解脱为乐。世间有漏染污为苦,出世清净无漏为乐,凡夫是苦,圣人是乐,都是相对的,不是苦便是乐,不是乐便是苦,决不是两者同时并存的,故你以「不苦不乐」满足,虽属平心之论,只恐这种境界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呢!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六十六、附许教授来函  (2007-12-13)
  六十五、答许云樵教授一函  (2007-12-13)
  六十四、答无用居士二则  (2007-12-13)
  六十三、答新金山梁君四则  (2007-12-13)
  六十二、答马大学生二问  (2007-12-13)
  六十一、答星洲郑清玉居士三则  (2007-12-13)
  六十、答砂劳越潘君居士六问  (2007-12-13)
  五十九、答香港李居士一则  (2007-12-13)
  五十八、答林心鹏居士一则  (2007-12-13)
  五十七、答澳洲廖社长六问  (2007-12-13)
  五十六、答承志学友五问  (2007-12-13)
  五十五、答柳心存君三则  (2007-12-13)
  五十四、答心芳仁者三则  (2007-12-13)
  五十三、答心泓仁者三问  (2007-12-13)
  五十二、答郭冠俦心隆居士一则  (2007-12-13)
  五十一、答陈心升居士十则  (2007-12-13)
  五十、答雅明居士五则  (2007-12-13)
  四十九、答陈心称居士三则  (2007-12-13)
  四十八、答永 居士五则  (2007-12-13)
  四十七、答心春仁者三问  (2007-12-13)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