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7月22日电(记者勿日汗、李惠子)国内外百余位石窟壁画专家21日齐聚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就中国众多石窟的历史、文化及维修、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有“草原敦煌”美誉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始建于北魏,兴盛于西夏、蒙元时期,原有洞窟108穴,绘有壁画、塑像、浮雕等。阿尔寨石窟不仅是世界草原地带较大的壁画石窟,也是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和睦团结的历史见证,构成了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流传的历史画卷。同时,阿尔寨石窟因被疑为成吉思汗的秘葬地而备受世人瞩目。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宝力格21日说,阿尔寨石窟文化对于蒙古族,乃至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风土人情、绘画艺术、宗教活动、民间习俗、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其保护和开发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副市长袁庆中说,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成立了阿尔寨石窟研究院,专门负责石窟的研究、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2004年总投资380万元的阿尔寨石窟一期岩体加固工程完工,目前,投资220万元的二期危岩体加固工程也将竣工,壁画修复工作将于2007年全面展开。据悉,鄂托克旗政府已投资2800多万元在石窟周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开发,彻底改善了阿尔寨石窟周围的自然环境。
阿尔寨石窟以保存有西夏、蒙元、明代的精美壁画而博得“草原敦煌”的美称,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式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