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振煌 发布时间:2008-02-29 来源: 星洲日报 点击:
|
|
佛教认为“食”有九种 佛教把食定义为牵引、长养、持续。食不只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元素,也是牵引众生死后再轮回的最主要力量,更是智者觉者圆满生命层次、解脱生死轮回的动力。因此,佛教认为个人如何取食,将决定其心灵位阶。
佛教认为“食”有九种,其中包括四种“世间食”及五种“出世间食” 。至于四种世间食系指“段食”、“触食”、“思食” 、“识食”,而五种出世间食则是指“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现代营养学上所谓的饮食,则为佛教世间食中所指的“段食”,可见佛教的饮食观实在是十分博大精深。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此处所指的“世”是时间、迁流的意思,而“间”则是指空间、间隔的涵意。总括而言,“世间”即为毁坏、世俗、凡俗的意思,指被烦恼缠缚、不美满的一切万象和世界。反之,能够令人解脱烦恼痛苦或生死轮回的,也就是所谓的“出世间食” 。
令人特别注意的是,佛教所谓的“九食”之中,除了“段食”是物质食品之外,其余八种则全数为与心灵层面相关的精神食品,而在佛教的观点中,物质食品只能增益身体,精神粮食则不仅能升华心灵,更能帮助物质食品的消化,提高其效能,由此可知佛教对于精神食品的重视,显然远远超越物质食品。
四种世间食 佛教将“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四种归类为世间食。
“段食”即以香、味、触为体的饮食,可以资益肉身,如米、面、菜、水、果实等物质,分分段段故称段食。
“触食”即精神主体透过感觉器官接触外境所产生的意识作用,可以长养感觉、意志或肉体。如接触柔软美好的境相或益智书籍,可以令人愉悦和奋发向上。
“思食。即意志作用,期望自己所好者能够存在。如灾难发生卧,求生意志强的,存活的机率高。
“识食”指精神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业,凡是造业(作用)必有果报(反作用),形成死后转世轮回的力量,维持身命的连续流转。
五种出世间食 至于佛教认为能让人度脱烦恼痛苦或生死轮回的出世间食则有五种,包括“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等。
“禅悦食”是修行人澄心静虑,资益心神,得禅定之乐。
“法喜食”是修行人听经闻法,得知人生宇宙的道理,心生欢喜,善根增长,智能大开。
“愿食”是修行人发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证悟真理,以愿持身,常修清净行。
“念食”是修行人正念分明,忆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颠倒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攀缘执著,得以超越烦恼。
“解脱食”是修行人实践解脱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断食及素食 印度自古盛行的断食法本为瑜伽派或其它苦行外道之修行法门,后来也为佛教所采用,特别是密宗行者为表示诚心及保持身体清净,在修行时亦都实行断食以避免诸秽物污染身体,除了宗教修行之用,断食也经常被当做治病或开发生命潜能的重要方法。
至于素食的修行渊源则与中国大乘佛教《大般涅盘经》,《楞伽经》、《楞严经》等经,主张菩萨道行者为长养慈悲心,不断大悲种的观点相关。同时,为坚定修行信念亦不可吃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辛。但是佛教之素食观并非一成不变,遇有特别之状况亦会有其因应的方式,依原始佛教及南传佛教的戒律,出家人应乞食故不素食,同时亦可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西藏地区由于天然环境之影响,蔬果十分匮乏因此也不素食,但瑜伽行者则多素食,由此可知佛教饮食与各宗派的信仰及各地生活文化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现代医学认为酒会麻痹神经,损害脑细胞,影响睡觉本质,故酒不宜过量。不饮酒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之一,但不饮酒戒属于遮戒,意思是酒会遮蔽本性,使人乱性。但如果为了治病或烹调,还是可以用酒。在家人为了社交,并非必须滴酒不沽,却不可超出酒力,以免坏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