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於民国28年的古钟,曾是当年出家人起身作课的闹钟
这座佛寺,据对该寺颇有认识者说,它的前身,极可能是与大伯公庙有关连。因为当年吉隆坡的大伯公山,就紧连在它的背后的高岗上,如今是默迪卡球场和东姑花园精武山一带。
那是在吉隆坡开辟之初,华人先贤都埋骨安葬於此,实在是个义山。义山,俗称为大伯公山。
初建时,位於现址的右侧斜坡,后因政府征用,申请改在现址,亦等於左迁右数十尺罢了,但却得另行营建。
据说,可以追溯的,最早的住持是广通法师,但这位法师的来历,也无史料可考。
那时,只有现址前段的那座不大的建筑物,就是大殿和左右侧院。
根据该寺大殿前右额的一块贺匾,槟城极乐寺住持圆瑛,老昆两位上人致贺的日期,上书“大清光绪庚子年冬月旦”的年份来看,那是一九○○年。但“冬月”在阴阳两历就可能有一个月多的差别,庚子年冬月,也可能是在一九○一年正月。但这可没多大关系。
直到一九三八年,也就是民国廿七年仲秋,在当时的住持,福建与化极峰光孝寺的达真大和尚南来驻锡该寺之后,经过他奔走於槟城及棉兰(印尼)之间化缘的结果。募款将现该寺的后座扩建大雄宝殿,左右客厅,道路凉亭,以及两层的后座,於是山巍矗立,气势宏丽。
这次扩建,共费了一万三千二百元。在那时实是一颇大数目。
在扩建碑志上,说明了是由福建会馆主持的。原来,这片地,也是福建会馆的物业。
那之后,该寺曾因素权问题发生纠纷,据说这两造的律师是当年的名律师杨世谋与杨旭龄,诉讼结果,福建会馆保住了业权。
当年为会馆起诉的是先贤洪启读,当时的洪氏,不但是福建会馆的主席,也是中华大会堂的主席。
所幸的,讼案解决,观音寺的事务恢复,进行顺利迄今。
战后,该寺右侧曾不幸遭回禄之灾,并未重建,目前为一片草地。
又据所知,该寺最早兴建之时,三位先贤叶蔚松,叶城及叶岱南出力最大。但这三位先贤的事迹,已无可考查。
该寺原有石级直通岗下,后因该处筑路,不但原有处中华大会堂所拥有该堂前面空地一大片为政府所征用,而该寺的直透岗脚的路也封闭,改由左右两侧斜登而上。
该寺方文物资料很少,其中有一由达真禅师的十七位弟子所联名呈献的贺联,颇可录下:
龙锡远从光孝寺
披衣先拜普陀山
由此可见得该寺在达真和尚的主持下,不但中兴,而且信徒众多,香火必盛。
1983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