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课题文章 > 科技
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现象学思考
“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李章印 发布时间:2009-02-28 来源:“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讨会论文集   点击:

一、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界定

    自宋朝以后,儒释道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了今天,许多佛教庙宇中往往也同时供养着道教的神像,许多修习佛教的人士往往也同时强调对儒家和道家经典的诵读,许多和尚和居士往往也喜欢周易八卦之类的术数,等等。由此,这里关于佛教与科学关系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扩展为关于释道儒与科学关系的讨论。

    另外,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可以细化为佛教真谛、佛教俗谛、中国传统科学、现代科学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问题上,佛教界(包括一些喜爱佛教的国人)存在着某种不太到位的看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太到位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在于没有把这种关系细化为四方的关系,没有在四方之间做出适当的区分。

    为此,要讨论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就需要首先弄清楚佛教真谛、佛教俗谛、中国传统科学和现代科学各自的本质。

二、佛教的真谛、俗谛和中谛

    佛教真谛

    佛教的宗旨是让人得到解脱,进入“涅槃”、“圆寂”之中。进入涅槃、圆寂之中也就是进入不生不灭的状态。这种不生不灭的圆寂状态不是针对具体存在者来讲的。具体存在者都是有生有灭的,具体的人也是有生有灭的。这种不生不灭的圆寂状态所针对的是纯粹的存在本身。

    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圆寂之中也就是“成佛”,进入“真觉”,“无量觉”。就佛教修行的最终成果而言,这种“觉”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的觉悟,而是指原始的敞开状态。

    由于这种真觉所指涉的是存在本身,这种原始的敞开状态最初是没有任何存在者的,它是空的。所以,这种原始的敞开状态、真觉、圆寂就是“空明”。

    关于这种圆寂、无量觉、原始敞开状态和空明的佛教教义属于“真谛”。但除了真谛之外,佛教还有“俗谛”。

    佛教俗谛

    无量觉、原始的敞开状态并不停留于空明之中,它是发生着的,它是Ereignis。这种Ereignis 就是“缘起”。之所以会有这种缘起,是因为存在总是要落实为存在者的存在,敞开状态总要落实到某种东西的敞开上,无量觉也总要体现为对婆娑世界的觉悟。

    由于这种Ereignis,由于这种缘起,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就产生出来。佛教对这个婆娑世界的说明或解释就是“俗谛”。

    用来解释这个婆娑世界的俗谛主要就是“因果轮回”学说。当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时候,又逐渐增加了儒家的道德学说、从儒家道家派生出来的术数以及中国的传统科学。

    佛教中谛

    真谛讲空,俗谛讲有。真谛展示的是对原始敞开状态的回归,俗谛展示的是从原始敞开状态到婆娑世界的派生以及这个婆娑世界之内的生灭变化。

    但是,对原始敞开状态的回归并不离开这个婆娑世界,展示婆娑世界的生灭变化也不是要我们拘泥于这个生灭变化着的婆娑世界,而是为了通过婆娑世界的生灭变化而进入原始的空明之中。

    然而,在人们讲真谛的时候,又容易陷入对空的执着;在讲俗谛的时候,又容易陷入对有的执着。于是,佛教又增加了一个“中谛”,以避免对空和有的执着。

    原始的空明并不是绝对的空,它总是由于种种因缘而显示出种种事物,存在总是要体现在具体存在者之上。所以,空就是色。

    另一方面,天地万物本身都是从存在-空明之中由于因缘而产生出来的,它们本身没有自性,所以,本质上都是空的。所以,色就是空。

三、“真谛中谛”、“俗谛”、“传统科学”、“现代科学”的相互区别和相互关系

    传统科学是通过日常经验而获得的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它可以被纳入到佛教的俗谛之中,但不能等同于佛教的真谛和中谛。现代科学是通过对自然的控制和主宰(实验)而获得的对自然的数学规定,它与传统科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与佛教的俗谛、真谛和中谛更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思维方式上看:佛教的真谛和中谛需要使用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传统科学和俗谛需要使用不纯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而现代科学则需要使用纯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这里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指把事物看作被规定、被主宰之对象的思维方式。除了现代科学之外,西方传统哲学也主要是使用这种对象性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指顺遂事物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括解构和破除对象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所使用的主要是非对象性思维方式。

    “真谛”、“俗谛”、“传统科学”和“现代科学”这四方的关系是这样的:俗谛与真谛在这个婆娑世界中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科学与俗谛比较相近,所以与真谛也可以相辅相成;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则是既相互对立,又前后相成;现代科学与俗谛的关系则是完全的相互对立,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神通等在现代科学看来是迷信;现代科学与真谛的关系是,二者在这个婆娑世界可以相反相成。

    从发生现象学上看:从“真谛和中谛”到“俗谛”到“传统科学”再到“现代科学”,这是一种生成-发展-退变-下降的过程;从“现代科学”到“传统科学”到“俗谛”再到“真谛和中谛”,这是一种回归-修行-解脱-上升的过程。

四、佛教对科学的使用导致对佛教与科学关系的误解

    1、传统科学与俗谛、真谛和中谛一起担当了佛教的度化使命

    佛教对人的度化除了使用真谛、俗谛和中谛之外,同时也使用着传统科学。无论是在古代印度还是在古代中国,情况都是这样的。传统科学之所以能够担当佛教的使命,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传统科学的认识对象与佛教所阐释的“法”大致处于同一个层次。真谛讲“有”之“空性”,俗谛讲“空”之“有性”,中谛讲“空”“有”不二,这里边都要涉及到存在者,涉及到婆娑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其中,俗谛中“有”的因素更多。而传统科学就是对“有”、存在者的认识。所以,传统科学所讲的“有”、存在者与佛法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传统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与佛教俗谛大致在同一个层次上。双方都使用不纯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都没有把事物看作绝对现成的、绝对不变的对象,都不是试图让认识者去主宰被认识的事物。正因为这样,传统科学完全可以象俗谛那样,担当起佛教的使命,服务于对众生的度化。

    第三,传统科学赖以立足的分别心和分别相大致与俗谛处于同一个层次上。传统科学当然必须建立在分别心和分别相的基础之上,但其分别的程度大致与俗谛相当,其概念名相也大致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名相相当。这些分别和名相都可以被真谛和中谛所轻易破除,不会对佛教构成严重的危害。

    第四,传统科学与俗谛一样,其本身不但不拒绝对其分别心和分别相的破除,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还有助于对分别心和分别相的破除。因为只有真正把握了一种分别,才能真正破除一种分别,破除分别必须借助于分别,借助于传统科学。

    第五,佛教的破执和解脱既是对存在者和种种幻相的破除,又不可能离开这个婆娑世界。佛教并不是要消灭一切事物,我们还是要生活于这个世界上。由此,传统科学就可以在中谛的协调下,与俗谛一起既用来直接服务于真谛,又用来担当起佛教的日常生活,通过服务于日常生活来间接地服务于人的解脱。

    2、佛教对科学的更多使用

    (1)佛教本身是无神论的,但由于种种因缘和方便,佛教也出现了神化的情况,也象基督教一样,出现了人格神。这就需要使用更过的俗谛和传统科学来说明自己的教义。

    (2)由于现代科学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强势文化,所以佛教与基督教一样,也试图依附强者,表明自己与现代科学的一致性。由此,佛教也就有意识地更多使用了科学,尤其是现代科学。

    3、在佛教与科学关系上导致误解:

    由于传统科学在佛教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科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势文化,所以很多人就主张,佛教与传统科学是一致的,与现代科学也是一致的:科学可以服务于佛教;佛教也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但是,当人们这样讲的时候,不但没有把传统科学与佛教的俗谛、真谛和中谛加以适当区分,没有把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本质区别加以廓清,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根本上忽视了佛教与现代科学的相反性。

五、佛教与现代科学的相反性

    1.佛教从总体上说是一种破执的生存方式:

    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寻求解脱而进入真如之中。由于人不能解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存在者和种种世间幻相的执着,所以破执就成为佛教修炼的核心工作。

    破执的法门很多。在天台宗的判教学说中,有化法四教,即佛陀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

    藏教是分别地演说因缘生灭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惑”,使人进入“有余涅槃”。它需要在戒、定、慧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地下工夫,逐步地破除一切执着。因而属于小乘教。

    通教是针对人的共性,宣讲万法“当体即空”、“无生无灭”之佛理,度化众生。同时,它又有所区分,分别使“钝根之菩萨”证得“但空”(同于藏教),使“利根之菩萨”证得“不但空”(即中道)。所以,通教包括了“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所谓“通前藏教”,是针对“钝根菩萨”的情况来说的,只观无生四谛,但证空理,这与前边的藏教是相同的。所谓“通后别圆”,则是针对“利根菩萨”的。在证得真空之理的时候,如果能够于真空中了达不空,就进入后面别教的境界;如果能够知空不空,具一切法,就进入后面的圆教境界。通教是大乘的初门。

    别教专门为“大菩萨”宣讲无量四谛,分次第地以“三观”破“三惑”。这里的“别”就是隔别、不同的意思。它前别藏通,后别圆教。所谓“前别藏通”,就是说这种法门独被菩萨,不涉二乘所修。所谓“后别圆教”,就是说这个法门“行相隔历次第”而不圆融。

    圆教特指法华教义,只有《法华经》属于纯圆至上妙旨。圆教只对“最上利根之菩萨”宣讲,这种人一开始发心的时候就能够成“正觉”。所以,圆教法门就是以圆融“三观”同断“三惑”,能观空谛、俗谛和中谛于一时,以一法圆满一切法,以一念之开悟,迅速顿悟“极足佛果”,进入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证得“不但空”。

    天台宗根据人的根器的不同而归纳出藏、通、别和圆这四大法门。四大法门就是破除执着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看似有高低之分,但都是针对不同根器而实施的四种方便法门。在今天这个科学的时代,其中的“藏教”特别适合于那些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发散和跳跃思维的人,它虽然不能证得“不但空”,但对于受到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人来说,这个法门却是真正的起点。在这个科学的时代,我们在概念名相上的执着既普遍又比以往更加严重,需要从还原和解构开始,逐步破执。当然,即使在今天,不同人的根器也还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的“钝根菩萨”可能只能获得“但空”之证,而对于“利根菩萨”来说,则可以再进一步获得“不但空”之证。这样一来,又使得“通教”法门在今天具有了更大程度的普适性。同样由于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利根菩萨”、“大菩萨”和“最上利根菩萨”来说,分门别类地以“三观”破“三惑”的“别教”法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好方法。它虽然还不圆融,但却是牢固地证得“不但空”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即使对于“最上利根菩萨”来说,在今天也可能需要通过“藏教”、“通教”和“别教”的训练,才能最终实施“圆教”法门,证得圆融的“不但空”。

    佛教的出家僧侣和在家居士实际上也是从破除执着的两种方式上来加以区分的。从是否需要出家这方面来说,由于“藏教”法门所针对的“钝根菩萨”无法证得“不但空”,所以这类人可能需要彻底地出家才能获得解脱。而对于只修“通教”的“利根菩萨”来说,通过一定时期的出家生活,可能就能够获得解脱。对于“大菩萨 ”和“最上利根菩萨”来说,则可能不需要专门出家,就能通过“别教”和“圆教”的修炼而获得解脱。

“但空”:   钝根之菩萨    ——     藏教    ——  彻底出家

“不但空”: 利根之菩萨    ——     通教    ——  不彻底出家

大菩萨和最上利根之菩萨 ——  别教和圆教 ——  不出家

    另外,对于大乘佛教而言,由于破执并不是要否定这个日常世界,也不能形成对破执本身的执着,所以,佛教的破执又有一种不断否定的一系列破执过程:通常的人往往既贪又嗔又痴,所以要破除执着,要空;然后,在破除执着的时候,人们可能一味地破除执着,从而陷入对破执的执着,所以需要破除对破执的执着,要空空;但空空并不是又否定了第一步,并不是又否定了对贪嗔的戒除,对空空也不能执着,所以要空空空;……

    总之,获得解脱是佛教的宗旨所在,而破执就是佛教的总法门。现象学的还原、解构和指引方法可以大致相应于佛教的这种破执法门。

    2.现代科学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执着的生存方式:

    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从其方法来看它必须“我执”为前提条件。这种“我执”就是执着于人的主体性。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总是从现代科学的认识结果上,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把握现代科学,因而无法看出现代科学的执着性。我们应该从方法上而不是从结果上来把握现代科学的本质。

    就现代科学的方法而言,其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验的数学因素,或者说数学方法,二是通过主宰自然来满足主体的无限需要,或者说以实验方法来满足主体的无限需要。现代科学乍看起来是研究事物的,但它不是要揭示事物自身,不是从现象中获得东西,而是以主体的先验知识、数学因素来规定事物,进而规定出一个科学世界。科学无法把主体的先验知识或数学因素看作没有自性的“幻相”,它必须把数学因素看作“实相”。正因为它把数学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东西,它才不屈不挠地用这种东西来规定事物,把事物变成一种对象。再者,现代科学乍看起来似乎只是去认识,只是满足人的求知欲,其实它本质上是技术性的。现代科学就是通过对自然的事先规定来控制和主宰自然,并通过这种控制和主宰来保证人类无限需要的不断满足。科学必须把人的欲望和需要看作真实的东西,必须执着于具有无限欲望和需求的这种“我”。

    另外,现代科学的方法也是一种“法执”,即执着于现成对象的种种分别。不过,这种“法执”所执着的并不是朴素唯物主义所执着的那种客观世界,而是由“我 ”(主体)所规定出来的种种现成对象及其现成关系。所以,这种执着虽然是对“法”的执着,但在本质上仍然是对“我”的执着,仍然是“我执”。

    现代科学的这种“我执”和“法执”决定了它是人的一种执着的生存方式,它与佛教正好是相反的。

    现代科学与佛教的相反性还表现在:A、现代科学要解决的是世俗的物质生活问题,佛教要解决的是超越的精神生活问题。B、现代科学要控制和主宰自然,佛教则是顺遂自然。C、现代科学属于构造活动,不断地构造一个个的对象,不断地把生活世界构造为科学世界;而佛教则属于解构,要解构一个个的对象,要把婆娑世界 -科学世界解构掉,指向原始的真如。

    从佛教的破执和现代科学的执着来看,现代科学在方法上根本就不是佛法。它无法解决佛教要解决的问题,也无法归属于佛教的“俗谛”。

六、现代科学与佛教的相成性

    虽然现代科学与佛教在方法上是相反的,但相反者也有相成的一面。

    首先、这种相成性表现在分别与破别、执着与破执的“对立统一性”。现代科学使得人类对符号、概念等名相的分别达到了最新最大的程度,对这些名相的执着也同时达到了最新最大程度,破执之困难随之也达到了最新最大的程度;要破除最新最大之执着,就必须首先弄明白这种最新最大的分别和执着,必须首先进入这种最新最大的执着之中,然后再借助于这种最新最大的分别,而超越这种最新最大的分别,破除这种最新最大的执着。既然人类已经陷入到科学的执着之中,要破除这种执着当然也离不开科学。不懂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就无法破除对象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现代科学与佛教的相成性表现在人类个体之生存方式的多元性上。佛教徒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家也可以信佛。一个人可以在不同时候运用不用的思维方式。可以一会走向真如的境界,一会进入婆娑世界(日常生活),一会又进入科学世界(科学研究)。

    第三,现代科学与佛教的相成性还表现在二者在现实世俗世界中的互补性。在世俗的世界中,人们不可能不吃饭穿衣,在今天也离不开电脑之类的高科技产品,科学(技术)对人类世俗生活的帮助同时也间接地帮助了佛教。另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互补性也导致了现代科学与佛教的互补性。

    现代科学与佛教虽然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方法,但二者的这种相成性也可以暗示一种可能性,即,当人们能够完全驾御现代科学方法的时候,它也有可能被最终归属于佛法之中。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李凤山:生命奥秘在一呼一吸 科学家测试觉醒的脑波  (2009-04-16)
  科学视野中的文殊智慧  (2009-02-28)
  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兼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2009-02-28)
  物理、心理、伦理: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  (2009-02-28)
  蒋劲松:“人间佛教”与“科学主义”摘要  (2009-02-28)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历史、现状及意义  (2009-02-28)
  佛教 • 科学 • 科学家  (2009-02-28)
  佛教与科学  (2009-02-28)
  佛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2009-02-28)
  森星雲论佛教中的科学观  (2007-12-21)
  74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  (2007-11-30)
  73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2007-11-30)
  72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2007-11-30)
  美科学家发现在节食状态下使细胞长寿的基因  (2007-10-25)
  上千科学家研究显示:全球2/3自然资源将枯竭  (2007-08-2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