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大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华总文化委员会执行长暨第六届马华华文学节工委会主席
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顾问
著作:《节令、民俗与宗教》
译作:《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
早期外国学者在研究大马华人宗教时,对如何界定华人宗教信仰面对许多问题发现一般华人皆有祖先崇拜的现象,但另一方面,他们既拜道教的神也拜佛教的佛菩萨。甚至部分学者认为华族以儒家思想做为待人处事之主流,所以,没有所谓的宗教信仰。也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可形成家教,就如孔孟圣道院推广儒家思想的宗教观念。然而,一般华人的意识中没有所谓的“孔教”概念,除了印尼因政治问题而设立了孔教的组织。
由于华人多元化的信仰,所以,学者把大马华人宗教分为二大类:(一)制度化之家教,这种宗教里必须有神职人员、经典、宗教仪式及道场;(二)扩散式宗教,指一般庶民的泛种崇拜,如在神桌上供奉佛教的菩萨、道教的神祗、自家的祖先及一些民俗的神道等;然而他们的祭拜仪式却会杂而不乱,有条理及次序地进行膜拜的仪式。
近代,一些新兴宗教如一贯道、真空教及世界万佛会及创价协会的崛起,使到华人宗教信仰更趋繁杂,不易研究下定论。所谓新兴宗教,是指成立年份较短,其组织结构介放制度式宗教与扩散式宗教之间的宗教团体。
在大马,华人有机会接触回教教义,有些人也会选择回教为其信仰,可是他们必须面对华社对地的排斥:以及马来回教社会的接受,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
大马华人早期的宗教信仰,是先民从中国大陆引进,所以,许多地方性的神祗信仰也随着各种籍贯人士的到来而在大马生根。佛教信仰则是在锡兰、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以及近百年来从中国南下的北传高僧大德陆续南来弘法建立。南传佛教以英语为媒介,所以对受英语教育的华人影响较大,而北传佛教则是盛行于华文教育圈。
我国独立后,佛教僧侣不能像以往般自由出入境,于是佛总成立,以维护及发展本土佛教,同时也成立佛学院培养本地憎才,这是本土佛教的一大突破。由于佛教的蓬勃发展,一些神道的庙宇及妈姐的斋堂也因此交由出家人管理。
其他的宗教如一贯道、真空教乃至孔孟圣道院,以及后期进入大马的藏传佛教,也有它们个别发展的领域。八十年代,台湾佛光山及慈济功德会也进入大马,带动佛教义理及涵养的研习,也提高文教活动及组织的素质。近年来马佛青及大专院校佛学会积极的办佛教活动,吸引不少年轻人加入认识佛教、关心社会及自我提升的队伍,对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目前,寺院的经费及发展基金,皆须通过法师办法会才能筹募,这对佛教的推广稍有阻碍,也是佛教要深思改革的问题之一。
纵观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信仰的意识有待加强,不应只停留在以情感为主导的信仰,而是认真去了解宗教更高层的教诲及意涵后,才选择他们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