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可远溯自法显法师由天竺取经返归中国时,途经印尼爪哇、马六甲,曾大弘法化就已有了,后因回教传入,代替了佛教地位,迄今爪哇、马六甲尚存有佛教古迹。
近六十年中,先有太虚大师率团南来访问,后有圆瑛法师开坛传戒,继有转道而过的法师陆续兴办道场,接着慈航法师长驻弘法,法航法师到处讲学,竺摩法师创办佛教教育等。
五十年代的大马佛教仍是一片荒芜。一般的信徒多是民间信仰者,对佛、道、神、鬼混淆下分,寺庙也多夹杂供奉民间信仰的神只,加上教育尚未十分普及,欲弘扬佛法、讲经说法、广宣经教等并非易事。
近半世纪来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及成长过程,大略而言,可分作五阶段:
(一)五十年代的大马佛教是一片荒凉的播种期。
(二)六十年代中期是蕴育期。
(三)七十年代初期为转变期。由蕴育而萌芽,正信闻法之风渐开,青年求法之情益显,这是好的转变,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创办佛学院以培育人才,更是历史性的转变。
(四)七十年代后期,佛教团体增多,弘法活动更为积极,马佛教总会和佛教青年总会更合办全国佛学会考。
(五)八十年代是成长期,世界资讯发达,佛教徒对佛法的渴求愈加增长。
(六)九十年代是普及期,佛教已逐渐为大众所认知,佛教徒大多不再是一无所知的求神问卜者,各州各地的佛教团体,每年都有增长。
(七)进入二零零零年后,各州的佛教团体的成员,一直持续在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