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佛教研讨会

报道:心然   2011-12-10 04:40:17  南洋商报

《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佛教研讨会》一众主讲人与主办单位负责人,都为研讨会能成功举行而感欣慰。


《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佛教研讨会》于日前结束,论文触及佛教人物、佛教历史、佛教团体与组织以及佛教文艺的讨论,现特重点整理研讨会论文摘要,以飨无法前来参与的读者……

主题演讲:讲题:抉择、扬弃与融合——佛教多元传承之历史经验的剖析
主讲:蓝吉富(摘要整理)

本文企图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一)世界上有众多的佛教文化类型(南传、汉传、藏传、日本等四大系及其他支系)。这些不同类型的佛教文化有何等基本差异?
(二)佛教已经在人类舞台存在了二千多年。在这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是什么样的环节(发展过程及其关键点)使各类型的佛教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性格?
本文从宏观的视野,发现佛教发展过程中,必须经过承袭与衍生二阶段。承袭阶段,有“抉择”与“扬弃”二种现象。衍生出新宗义之后,也可能面临“认同”与“挑战”。宗派的形成、与
法诤的出现,就依违在认同与挑战间逐渐形成。
从上述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大体可以窥见佛教多元传承的粗略线索,以及佛教何以类型各异的主要原因。
 



第一场:佛教人物为主

讲题:达摩难陀法师对马来西亚佛教的影响
主讲:释继旻(摘要整理)

达摩难陀法师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发展,作出不少的贡献,他被誉为“马来西亚南传佛教发展之父”,是锡兰佛教在马来西亚最高的精神导师。本文主要介绍达摩难陀法师的生平略传、著作与思想渊源及他的交游。最后探讨他对马来西亚佛教的影响,如接引英语主流者及大专生学佛、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及发起四大宗教交流。

讲题:汉传佛教高僧对槟榔屿人文建设之贡献——以妙莲、竺摩为主的探索
主讲:姜联招(摘要整理)

妙莲法师主持香火庙—广福宫的庙务,随缘度众,另一方面他也着手物色可资推动佛教的良机。竺摩法师则是开展大马佛教有系统的义学活动的奠基者,以其才情,通过诗书画之方便接引,创办佛学院来系统化培才植僧。本文从两位对发扬佛教理念各有坚持的大德身上,展现汉传佛教的南传,有其因缘,且成就了槟榔屿作为佛教各宗源流交汇的人文景观。

讲题:功德铠与五世纪大马佛教史
主讲:郑文泉(摘要整理,郑文泉以视频方式呈现)

功德铠可是第一位信史意义的马来西亚佛教史人物。本文分别从佛教史与佛学史的角度重建这一历史,既复原了功德铠透过“夜梦化”、“君王皈依化”从而达成全国之“佛教化”的宣教模式,也勾勒出其所传播为说一切有部之小乘佛学的五停四念之“止染成净”的禅观法。

讲题:竺摩:马来西亚汉传知识僧评述
主讲:黄文斌(摘要整理)

竺摩法师被视为马来(西)亚第一代汉传佛教的知识僧。本论文尝试分析竺摩一生的事迹来探讨其在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史上的特殊性。竺摩一生推动佛教教育,为本地培养僧人及佛教青年,又在弘扬佛教或推广佛教知识及中华书画方面做出了贡献。
 



第二场:佛教历史为主

讲题:Buddhist Transnationalism:A History of Its Genealogy in Malaysia
主讲:陈利威(摘要整理,原以英文呈现,后以华文发表)

这篇论文主要追寻两条佛教跨国传播的路线。其一是从南传佛教从东南亚和南亚传入的路径;其二为来自中国的汉传佛教之途径。那两个群体先根植于各自的族群,之后相互合作,再从源头把佛教现代意识转播至新天地。

讲题:缅甸小乘佛教在马新的传播与发展
主讲:杜温(摘要整理)


1803年,槟城建立了首座缅甸佛庙,成为马来亚时期缅甸寺庙的地标。数世纪后,新加坡也建起另一座缅甸寺庙,并从缅甸运来玉石佛像。本文主要探讨小乘佛教如何在两地弘扬,而缅甸人与当地人在不同文化下互相学习缅甸的小乘佛法,除诵经、供僧等活动,也开始学习内观禅修。

讲题:日本佛教在马来西亚的曲折发展
主讲:王琛发(摘要整理)

19世纪,随着日本佛教的南进政策,新马两地方才陆续出现日本佛教各宗派的寺庙,满足了日本侨民在南洋思乡情怀与信仰的寄宿,也照顾日本移民在当地社会实质上的需要,并负起凝聚国族意识的责任。此后,随着日本在二战战败,绝大部分的日侨被遣送出境,各地和传寺庙也难逃式微的命运。
 



第三场:佛教团体与组织为主

讲题:螺旋模式的布教活动:马来西亚佛光山的实践
主讲:梁秋梅(摘要整理)

马来西亚佛光山在马来西亚近20 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即五十、六十年代的萌芽期,七十、八十 年代的奠基期,九十 年年代至今的稳定期。马来西亚佛光山的发展以螺旋模式的布教活动,通过四个过程,即表现、学习、信誉、适应的把其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借活动实践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

讲题:霹雳州近打区观音庙及观音信仰初步调查
主讲:陈爱梅(摘要整理)


这篇论文讨论霹雳近打区之观音庙及观音信仰,内容着重于近打区观音庙之资料整理。华人移民初期,各籍贯人士将原乡地之神明带入马来亚,如客家人创立三山国王、谭公及何仙姑庙等;而观音庙的创立,往往超越籍贯,聚各籍贯之力,成为区域的凝聚中心。这篇论文也会以瓜拉光(Kuala Kuang)新村作为研究个案,略述霹雳州近打区观音庙的现状,及当今华人家户内供奉观音的比率。

讲题:谈马来西亚东禅寺佛光缘美术馆的多重性功能和角色
主讲:钟瑜(摘要整理)


1996 年,雪兰莪仁嘉隆东禅寺落成。2004 年又成立“佛光缘美术馆”,作为展现与佛教相关的文物、艺术活动,以让佛教众信徒可以通过艺术鉴赏步入佛法殿堂。本文将探讨作为佛教艺术传扬中心,佛光缘美术馆在立足于自身的宗旨原则的同时,它所举办的各项展览,而其文化艺术活动对于推动本地亚华人美术发展及普及,所面对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对于华人美术史有哪些影响和贡献。
 



第四场:佛教文艺为主

讲题:马华佛教散文中的禅思
主讲:郭莲花(摘要整理)

一部分的马华佛教散文具有禅思和禅趣,成为极有佛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本研究特选出七位作者,即黎家响、黄学明、林金城、沈明信、何乃健、朵拉、叶秋红以及梁放,探讨他们作品中的禅思,并揭示他们与禅的因缘。研究发现,他们表达了无我、无心、无念、空性、自然、平常心、活在当下的禅思。他们之中,一些献身于佛教文化事业,一些则爱禅习禅,禅对作者的生活审美观、生死观、宇宙观,乃至自然生态观起了影响 。

讲题:竺摩法师书画作品中的禅意
主讲:夏美玉(摘要整理)


竺摩法师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其作品之多,随便到寺院一走,多能遇见法师的墨宝。竺摩法师的艺术创作对大马佛教徒乃至艺文界的影响甚巨,然而目前学界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本文试图作一突破,探究法师的绘画创作。本文首先整理竺摩法师习禅的经历,作为讨论其画中禅机的基础,其次分析其画作的禅机。

讲题:试论大马中文平面媒体佛教版编辑风格之演变——以《南洋商报》登彼岸版为例
主讲:谭文信(摘要整理)


1997年由黎家响接手南洋商报佛教版。2002年下半年开始尝试以课题方式呈现。2003年不定时推出课题,除一般的佛教议题,也将讨论范围扩充至公民社会议题,以及紧贴佛教界正发生的事件。他知道如何把佛教“慈悲”的精神内函扩大至更多层面。但他经常面临的困境是:策划议题时间急迫,人手不足与报导不够深度。他也必须思考如何让宗教版在关心事时议题之余同时兼顾宗教修行的力度,而不至于本末倒置。

讲题:佛教团体康乐活动的个案考察——以80年代前半期的槟城慧音社华乐团为对象
主讲:杜忠全(摘要整理)

槟城阿依淡慧音社是成立于上个世纪70 年代的佛教团体,其康乐组属下的华乐团,属是槟城校园以外的社会组织中最早成立的华乐团,在早年槟岛校园华乐活动尚未蓬勃的年代,该团对槟岛华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本文一方面梳理该乐团不同时期之核心人物的口述访谈,另也针对几位迄今持续参与佛教研讨与修持活动的乐团活跃分子进行口述访谈,以进一步探讨80 年代前半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之慧音社华乐团与青年佛教信众之间的关系。


现场提问

研讨会当中多场论文发表引起参与者热烈讨论,现整理当中部分简要提问。

出席者提问:继旻法师提到竺摩法师在培材值僧方面的贡献,我们明白培育人才不易,培育人才后,应为他安排未来还是应由他自由发挥?另台湾有山头主义,山头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还是大势所趋?有人说马来西亚没有山头主义,我不太认同,或许山头主义不明显,但有山头行动!

继旻法师回应:有关培材植僧,我想分享体验,当时我毕业后请问竺摩法师是否要留在讲堂,师父说你若没弘法度众,留在身边又有何用?他的意思是要为度众利生。这显示师父没有私心,他不强调要有自己道场。

我本身对台湾山头主义不太了解,可能因为受台湾大环境所影响。但国内这些海外组织的“山头意识”无法在国内形成,一般上他们都以较开放,没明显的山头主义。

蓝吉福回应:

我以研究台湾佛教史的身份来看,发觉马来西亚佛教团体好像蛮偏重行销面,忽略基础面。一般工厂讲究行销与产品,但就佛法来说,原产品才最重要,要了解要给信众什么样的产品,任何的文化活动其他团体也能办,甚至办的更好。我们要了解原产品的正确性,因此佛教本质才是关键。

出席者提问:

《南洋商报》佛学版,对国内佛教界产生什么影响?对本地佛教发展有何影响?另马华散文在马华文学所占的地位重要吗?

蓝吉福提问:

文信的论文令我大开眼界,大马有关心公民社会的佛学版,很难得。至于莲花所发表的论文,我觉得一般人用文字表达禅,应属于“加行分别智”,不到“无分别智”的见性阶段,还是属于闻思修的阶段。

文信回应:

知识分子想要影响社群,往往留于自我想象,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坊间民众能否配合是疑问。但有关公民社会的推动,必需有人写,有人讲,有人做。我觉得最重要是写与讲的人要身体力行,要言行合一才能起呼唤作用。像提问的廖国民居士今天身穿黄衣,7·09当天也参与其中,就是很好的例子。
莲花回应:我很感谢蓝老师提示。一般禅的书写的确只是生活上的理解,是作者尝试以文字表达禅的境界。另有关马华佛教文学,它在马华文学或许并不是主流,但由陈大伟与钟怡雯编的主编《马华散文史读本1957-2007》有收录何乃健的佛教散文。或许目前这类佛教散文作品不多,也或许不容易令人理解,但我们要珍惜这类文章。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报导 > 特别报导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80&id=1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