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禅修是心的革命

开示:大峰禅师 中译:心海法师 整理:心然  2010-12-17 04:44:48  星洲日报

月前适逢大峰禅师来马教导禅修,现特整理大峰禅师在的禅修的开示,让无缘亲近大峰禅师的读者,能有机缘了解大峰禅师教导的“禅法”……

中午好!今天大家到这里禅修来找自性,这是美好的。

现代人面对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压力。

目前韩国一般年轻人在受访时表示最大的问题来自压力,而禅修就是治疗压力,而一般人靠看电视、喝酒或通过外在来解除问题,他们不明白这是无法根除压力的,而禅修不仅能解除压力,也能转化压力。

为什么要禅修?不同宗教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佛教本身也有不同的法门,而禅宗最主要的方法是“只是去做”。

例如你驾车时好好驾车,那是“驾车禅修”;打羽球时专心打球,那是“羽球禅修”;讲话时专心讲话,当你与孩子相处时就好好以父母的心对待孩子。坐禅时只是坐禅;诵经时只是诵经,每个音阶清清楚楚,这就是“禅修”,不是很特别但又很特别。因为一般人做事时总想到另一件事,杂念纷飞,无法专注在当下。

很多人都有洗碗的经验,其实洗碗也是一种禅修。韩国女人一般洗碗时总埋怨丈夫与孩子。但我常教导韩国信众,将洗碗当作一种禅修。厨房是禅堂或佛堂,专心洗碗,如此就不会因埋怨而使生活失去能量。

身心与外在合一

禅修就是只是去做,身心与外在合一,与宇宙合而为一,那么我们就会获得宇宙的力量,心会放松,而真正的修行是与生活分不开的。

在寺庙,我们诵经、礼佛、坐禅,这些都是修行的工具。我们只是看着心念来来去去,如此就能把心带回来。

我们上健身院是为了锻炼肌肉,我们的修行也一样,不断的练习,我们的心就会有力量,就会清明自在,任何情况出现我们都能消除。心若能转化,就不受外境控制,那我们就能像菩萨般能度己度人,利己利人。

当然说起来容易,因为了解与实践是不同的,就好像我们上馆子,菜单上食物虽然很美味,但若不点菜,是不能享受到食物的美味。了解只是概念,只是去做才是智慧。

滴水可穿石

修行是一点一滴的功夫,坚持108拜礼佛或静坐,即使短短几分钟也无妨。滴水可穿石。心若经训练,清明心就会打开,任何苦难到来皆不会干扰,内心仍拥有平静,关键是你要去尝试要去做。

很多年前,在美国的禅修中心,很多公众都是下班后来参与禅修。

有一位经常来的西方信众,他告诉崇山禅师,他每次来禅修都因累而昏沉,然而在家里看电视却精神很好,是否意味着电视好过禅修?崇山回答:即使你看电视不昏沉,那不代表清明,而是电视控制了你。你来寺庙虽然昏沉,但只要有一分钟的觉醒,那很可贵,那是内在的力量,无需依靠外在条件。

崇山笑说看电影最容易觉悟,因大多数人看电影都会享受“无我”,都会为剧中的人物哭泣或欢笑。但问题是,一走出戏院“我”又回来了。因此修行才能使我们不依赖外界,身心不会被牵动。

宁静是心里

许多人修行要找宁静的环境,但真正的宁静不在山上,在闹市里心也可有宁静。因真正的自性是清明心虚空,是空的心。当我们回到自性时,一切皆是一样,并无外在与内在之分。

心仿如一面明镜”只是事物的反照。红来红显,白来白显,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狗汪汪叫,一切如是,一切如此。肚子饥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喝水只是喝水,受苦只是受苦,那就是正确的生命方式。因此修行需要有三种特质:大慈;大悲与大菩萨行,如此的生命态度,我们命名为“禅”!

修行就是要保有清明的心,不远离也不拥有,如是而已。这是“智慧”,而“智慧”不是“知识”,那是时刻保持正确的心态,而修行就能培养出这种智慧。

本性原本如此

宋代某禅师说,无事可做即是修行。本性原本就是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智慧,它存在内心,只是未被开发。其实我们在宇宙有个户口,那不是一般的银行户口,它是内在的财富,只是我们忘了密码,无法提取。修行就是帮助我们找回密码,而内里的财富用之不尽,不管逆境顺境都无碍。

崇山禅师的祖师满空禅师曾说,为什么很少人要禅修?因为一般人只是要追求好的东西,但他们不知道好与坏是相对,有好就会有坏,世界本是如此运作,只是我们的心在制造好坏。事实上,一切如是,一切东西就是如此运作。当我们的心明白这个过程,那就是智慧。

我们修行禅修就是寻找真正的快乐,明白真正的快乐在心内,那么遇到任何烦恼都能转化,那就是“心的革命”,不是外在的东西,是内心的革命。那么,外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动摇我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自由与自在。

问答篇

问:我在静坐觉得腿痛。请问这是活在当下,还是没有活在当下?

答:腿痛只是腿痛,只是知道就好。

当我们观照痛,痛会帮助我们培养慈悲心。

我在还未出家前曾参加过三个星期的禅修,过午不食。

第一个星期我就觉得饥饿难耐,平时从不喜欢吃的食物一直在脑海浮现。第二星期不仅饥饿且一直萌生对事业规划的念头,两个念头很干扰我。第三个星期,我饥饿感依旧。那晚在面对难耐的饥饿时,我忽然明白饥饿只是饥饿,地毯是蓝色,那刻,我的心就莫名平静下来。那刻,我深刻体会到众生面对饥饿的痛苦,我体会到他人饥饿受苦的感受。我不再为饥饿烦恼,我将饥饿当做一种修行。

记得修行是利己利人,不要去审查,只是去做而行。

问:如何在日常生活保持不知的心?

答:佛陀一辈子就是在询问我是谁?为何会有生老病死?人生意义在哪?佛陀用了六年时间去修行,最后在某个早晨看见明星而开悟。

“我”到底是什么?是念头?是身体?是思维本身?我们什么都不知。我们就以不知的心去生活,保持不知的心去寻找自性。

崇山禅师常说:我们的身体像一辆租来的车,谁是真正的司机?死时,这辆车子就还归回给宇宙。

披头四的约翰连侬有一回被人问对死的看法。他说:死亡就像从一个寓所搬到另一个寓所。我很惊讶他的回答,觉得他很有智慧很有觉性。

大峰禅师的出家因缘

我从小就思考人为什么要受苦?如何离苦?

当我是青少年时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那时正好是越战时期,我觉得美国参加战争是一件极其愚笨的事,于是我到华盛顿参加反战示威。

第一天与第二天的示威感觉很好,很平和。但第三天,两派不同意见的人就互相殴打,场面极其暴力纷乱。那时我开始思考,若有一天我掌握了政治与权力,我是否也会充满愤怒?于是我渐渐对政治失去兴趣。

无法解决苦痛

大学时期,我选读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很好,但就是无法解决苦痛的真正来源!

过后,我在一间精神病院做护士,那时我开始理解仅仅学术的研读无法解决我的苦恼,我开始思考如何寻获平静的心?我想起记得11岁到日本时,看过一尊佛像,心里就觉得佛应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

我开始对佛教有兴趣。觉得佛教能给我生命的答案。

五年后,我离开医院到船厂工作。那是为核能潜水艇做零件的大船厂。我有些矛盾,我反对战争,却在一间制造核能武器的地方工作,不过,在那里提供我学习很多东西。

明白他就是老师

然后,我告诉自己要去寻找学佛的老师,但不是在文化上而是心灵上的。因此,我无意去亚洲。

然后,我在美国遇见了崇山禅师。我心里明白他就是我要找的老师。

我记得那时,有位西方学生问崇山禅师:为何现代人这么多痛苦?崇山回答:执着带来痛苦,少一些执着就少一些痛苦。世间大多数人都痛苦,因他们执着一个“我”,而这个“我”是不存在的。

那刻,我心里非常清楚,崇山禅师就是我生命要寻找的老师。过后,我就出家。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报导 > 特别报导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80&id=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