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客受到游说而心动时,女生索性坐下来详加解说。
(吉隆坡)募款集团公开招聘五官端正的年轻男女当“市场销售员”,却是冒充义工到全国各地售卖商品如牙刷和笔,每卖出10令吉商品便能抽佣3令吉,月入1500至2000令吉。《光明日报》记者亲身应征,发现募款集团确是“挂羊头卖狗肉”,牟取每月数万令吉的暴利,被指是受惠机构的残障中心,根本没有委托这些集团筹款。
这些年轻人通常是中学刚毕业,学历不高也没有工作经验,但能赚取可观收入,因此明知道公司的操作有问题,不惜昧著良心照样四处筹款。
福利团体称没委托募款
读者何先生向《光明日报》申诉,他女儿曾替一名自称姓林的男子工作超过4年,专事兜售“义卖”商品,工作时必穿上慈善中心的制服,每人配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装著义卖商品,然后到人潮较多的地方进行兜售。薪金是以抽佣方式作计算,每份义卖礼品是10令吉,销售员可以抽3令吉。
他透露,现年23岁的女儿是在5年前中五毕业后,在分类广告中发现一份市场销售员的工作,招聘中说明工作自由而且还有员工旅游及提供外坡者住宿,女儿于是就去应征,很顺利地被录取。
开始工作后,林姓老板会把员工载到小贩中心、为食街、商业中心、办公室或工厂,一些人潮较多的地方。
每一次,都会把他们留在那里约半小时至一小时,然后再到回来接他们,工作时间不定时,但都以周末及用餐时间为准。
他指出,每名员工都有一本“555”记事本,用作记录当天卖出多少份义卖礼品,然后月尾再结账付薪。
月尾再结账付薪
“女儿只是兼职,当需要人手时,林先生就会打电话给她,告诉她上班的时间,要她做好准备,然后开车来载她到特定的地方进行兜售。”
据他了解,林先生最少有3辆车子,估计约超过10名员工,大多数是由林先生亲自接送员工,工作最忙碌时,则由其妻子和另一名司机分乘3辆车子把员工不到地方兜售义卖品。
每名员工平均月入2000令吉,意味著公司得到约4700令吉,乘于10名员工就是4万7000令吉,扣留基本开销,仍有逾4万令吉的暴利。
辞职被拖欠750佣金
去年新年前夕,何先生的女儿因为找到新工作而不再替林姓老板打工,不料对方竟然拖欠女儿750令吉的佣金,一直不愿付清。
他是基于这份工作没有公积金也没有社险,便建议女儿找一份较稳定及有保障的工作。因此,女儿找到新工作后就不再兜售义卖商品,没想到女儿才辞职不做,对方就翻脸不认人。
“我及妻子每个月都会打电话给林氏向他追讨女儿的薪金,他每次都是敷衍我们,最后甚至不接我们电话。
后来,我以为他在加影的慈善中心上班,于是打电话到那里找他,但中心负责人说,林先生早就没有在中心工作了。”
何先生相信,林先生根本没有替加影慈善中心募款,他只是利用离校生兜售商品牟利,因此,他希望不要有其他人士上当。
月薪扣100元付宿舍费
一名前职员陈晓慧(假名)指出,她曾替林先生做过两次的假期工,第一次是在前年,而另一次是在去年3月,并住在林先生安排的员工宿舍。她形容,老板的脾气很坏,没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当有员工辞职不做时,林先生就会故意拖欠薪金。
她说,宿舍是一所租屋单位,设有三间房及厨房。她记得第一次入住时是免收费的,但对方在她第二次打工时,却在她的薪金里扣除100令吉作为住宿费。 在她印象中,她曾“协助”加影残障儿童及老人中心,以及马口儿童中心进行募捐。林先生会要求她们穿上这些慈善中心的制服,然后再到人潮较多的地方兜售牙刷及铅笔,直到月底再计算佣金及发薪。
说服应征者卖产品 林先生满口为慈善
《光明日报》记者声称看到分类广告而邀约林先生见面,并到一间茶档进行面试,起初对方声称这是一份市场销售员工作,到最后变成是做充满爱心的“义工”,他滔滔不绝俨如一名讲师,试图说明卖文具为慈善团体筹款的工作虽然辛苦,却是磨练自己的最佳途径。
他先要求记者先填求职申请表格,指称这是一份市场销售员工作,主要销售文具商品,必须到处走,偶尔必须出坡工作数天,没有底薪只是抽佣,平均收入介于1500至2000令吉。
他说,公司有提供员工宿舍,备有床铺、风扇、书桌、沙发、电视机等电器,每月象征式征收100令吉的房租,另外,若出坡需要留宿,员工无需再额外支付,这100令吉的房租已包括在内。
在记者表明有兴趣之后,他开始道出自己是一间儿童中心的“副院长”,主要负责筹备儿童中心的运作经费及孩子的衣食及教育费,商品售出后的盈利部份归义工所由,其余就交给儿童之家作经费。
他希望记者了解这份工作的性质后,再决定是否愿意承担这份具社会责任的工作。
自称儿童中心副院长
他还声称,员工也有试用期,表现较好的可能两周就可以了,成绩较差的可能要上几个月。
“一旦为正式职员后,公司将给予医药津贴、公积金及社险。至于年假,这份工作其实算自由,像新年我们会休假两周,最忙时候都在学校假期,其他时候大家可以请假休息。”
他强调,他并非外界流传的诈骗份子,也表明一旦确定工作后,他会带记者到儿童中心会见牧师及其他小朋友。
林先生还表示,虽然卖文具筹款一般上都让人难以相信而拒绝购买。不过这当中是有技巧的比如察言观色,而公司都会给予培训。
“你们很‘嫩’,可以趁著机会磨练自己。如果你们做了3个月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不会阻止你们离开。最重要你们在我这里工作有所成长。”
他也保证会保护员工的安全,不会到治安差的地方卖文具。当出外州工作时,还可以趁工作之余到处观光吃美食,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慈怀残障之家没委人募款
加影慈怀残障之家院长苏钊升接受《光明日报》访问时表示,此中心从前年更换管理层,就不曾要求任何人代为在外售卖物品筹款。
他也强调从不认识,也不曾接触过“林先生”,而且他也不晓得有人在外代为筹款一事。
苏钊升也向记者展示收据样本,确实和林先生所发出的收据不一样,只是地址仍沿用慈怀残障之家。
“我们也曾听闻有人冒用我们的名义向公众进行筹款,而且我们也不时收到公函或律师信,可是收信人不是来自我们中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