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见佛如见佛慈颜

  2010-03-25 12:00:00  星洲日报

礼敬佛像,看见慈悲的容颜,犹如佛菩萨亲临教化,透过礼拜诸佛菩萨,礼拜自身的佛性,提醒自己精进,学习诸佛菩萨的精神,早日步上成佛之道。

        布置佛堂时,佛像几乎是首选,因为经典记载,见佛像如见佛,有佛像之处即代表佛或菩萨所在,也提醒我们进入佛堂即进入庄严道场,在此将自己的身心沉淀,并在诸佛菩萨的护佑下好好精进。

        当我们想请佛像供养时,是否曾想过佛像的来由,佛陀不是不主张偶像崇拜吗?为何又允许造像呢?以及设置佛像的真正用意何在?

        据《增一阿含经》记载,当佛陀在世时,在僧团第七次结夏安居时,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3个月。当时无论弟子或信徒们均十分想念佛陀,想起佛陀在人间的种种教化,希望佛陀能早日返回人间,其中以国王优填王更为甚,所以有人就建议国王雕刻佛陀的圣像来礼拜,可是佛陀的庄严相,谁能雕刻呢?当目犍连尊者得悉此事,便运用神通力把善于雕绘的昆道羯磨天送到忉利天宫,亲眼瞻望了佛陀,往返忉利天宫三次才雕刻出一尊5尺高的旃檀木佛像·佛像完工,优填王天天向佛像行礼,好像佛陀在身旁教诲一般。   

        后来佛陀返回人间,看见佛像后,佛陀对着佛像说:“汝于未来世、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咐嘱汝。”意即佛陀灭度后,弟子们可以供养佛像。佛陀接着又对优填王说:“汝于我法中,初为轨则,更无有人,与汝等者,令诸众生,得大信利,已获福德,广大善根。”赞叹优填王的发心,也由于造像而得到功德与利益,这是第一尊佛像的缘由。

        但佛陀曾说“依法不依人”,佛灭度后要以法为洲、以戒为师,所以为佛造像只是后世忆念佛陀的功德,将佛陀视为我们学佛的典范,并不是偶像崇拜,更不是要人追求佛像的珍贵与稀有。

供养佛像的意义
        随着佛教广布流传,来到中国后,佛教大为兴盛,加上各时代工艺技术的进步,佛像雕刻十分盛行,为佛造像已不限于佛陀圣像,凡是经典所提的佛菩萨、龙天护法,都可以找到其雕像。 
  
        经典中记载置佛堂,供养佛像的功德利益,鼓励了人们供养佛像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佛堂供养佛像的意义,一是纪念佛陀,佛像行礼,表示崇敬:二是当我们瞻仰佛菩萨像时,忆念佛陀与诸佛菩萨种种教化与大愿,如看到观音菩萨,要学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要学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提醒自身’要向佛菩萨学习,提起勇猛心切实去做,这才是供养佛像的真实意义,也是修行之本。

        佛教徒礼拜佛像,真正目的是在反省内观,也是礼拜自己的佛性。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杨蓓’曾分享自身的经验,以前她自视为高知识分子,认为学佛不应迷信,学佛不就是要回到本来面目,为何要礼拜佛像?虽然到寺院仍会礼拜,但总无法真正心诚悦服。后来当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时,竟日日礼拜随身带去的佛像,而且每每留下眼泪,内心生起无比的感动。回忆当时,杨蓓说:“后来才知道,礼拜佛像,是让人身心更柔软,其实就是礼拜自己的佛性。”

佛菩萨的化身千百种
        佛像的作用是让人们在生活中见到佛菩萨的容颜,就能提起正念修行。所以,无论是雕刻的、画的;素材是金、银、铜、琉璃、泥土、陶土、纸等等,只要诚心供养,都有同样功德。而且随着时代推演,与工艺技术的进步,为配合现代人的需求,许多小尺寸、形式多元的法相应运而生,无论是安设于居家佛堂或书桌上的,还是随身携带,只要心存诚敬,这些佛像都具有相同作用。

        因此布置佛堂不一定要拘泥于具体的佛像,只要明白供养佛像的真义,无论是一张佛卡、一幅佛画、一尊小佛像、甚至是雷射雕刻的水晶佛像,都是可以庄严佛堂的法宝。

文:邱惠敏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报导 > 特别报导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80&id=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