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志综合这些年来在身心灵全人心理辅导的学习经验,和佛法信仰的角度,认为身心灵全人心理辅导的主要内涵是在辅导过程中,以全人的角度来了解个案,并让个案认识自己。因此,辅导过程需要把与人相关的所有面向都纳入考量。而“全人”既包括了身体、心理、社会、灵性或觉性。
身心灵全人心理辅导鼓励个案面对自己内在的情绪纠结。在一些主要的情绪枷锁被解下后,在适当的时候,辅导者会鼓励个案寻求人生终极的意义。身心灵全人辅导视人生如火宅,而人们所面对的种种苦难,则是火宅中的煎熬,心理辅导就如火宅边的化城,让人的身心在休息后再出发。
然而,什么是化城?
心理有问题的人可借助这道化城采帮助自己走向解脱,涅磐。但是,辅导者却不鼓励无止境的心理辅导,因为妄不能止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辅导者应引导个案与相应的文化背景的宗教信仰或觉性之道途结合起来。
至于辅导者本身,曾广志认为他们应该具备一些特质。辅导者要有专业的辅导训练背景,以及足够的被辅导经历过程和经验才能同理他人,并且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
在他的学佛经验里,他发现有一部分佛教徒由于没有经历,但却学会了“口头佛法”,因此在面对个案时常以“放下啦”、“看开啦”或“不要执著啦”来开导个案。但是,个案已身处在心灵痛苦的情况,却还要他们多背一条。执著”的罪名,便是雪上加霜了。
辅导者也要了解自己的角色是在伴随个案成长,而不是以主观的角度来主导个案的生命决定。尊重个案对生命的看法,但是要自己肯定生命最终的目标是在探索人生终极真实的议题,那就是第一义。第一义让人了解到心理辅导是一个方便门,个案不能永远留在化城里面。
解开深层情结之锁
一个具有佛法背景的辅导者,要有一门深入的修行。不论是打坐还是念佛,都要是深入的修行,因为那将会作为自己在心理辅导或服务别人的过程中,生命的磐石和重心点。
学佛的人,为何会有“说到,做不到的毛病?”说到,但做不到,就是因为口头的理性和内在的感受脱节了。
他解说,讲的时候很容易,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停留在理性的世界。我们被文字障碍了,因而停留在理性的空间,与真实的生活脱了节。
身心灵全人心理辅导中的重要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个案与自己的内在情绪做连接。很多时候,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受困在理智当中,对于更深层的情绪反应,有的人是难以感受,有的人是难以形容,有的人选择了逃避和压抑,也有的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却 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
人的心理变化和身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肢体心灵。
挖掘更多创伤了解自己更多
挖掘过去的创伤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曾经产生却从未完全承认的感觉。这些感觉就是深埋在心灵深处,却从来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或者深锁在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而生理症状就可以引导我们面对这些感受。
每种情绪都有各自的秘密收藏所,例如愤怒储存在下巴,悲伤纪录在心脏。因此,我们所经验的都是经由感官接受到的,身体因此成为了最佳的纪录。当我们信任身心显示出来的每个征兆,就能多了解自己的内在。
身体会不断地和我们对话,透过感官,我们找到蛛丝马迹,即使不需要对话,身体也会提供丰富的身心资讯,作为通往心灵的地图。
当然,大部分人面对情绪等问题和考验通常都是选择压抑或逃避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固然能将之压在潜意识层面中暂时避免了痛苦,但是,这些纠结的情绪伤痕不但不会就此消失,潜藏在无意识中的这些种子,往往会伺机而动,直到外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被诱导发作了。
4步骤处理悲伤
在协助个案面对悲伤的过程中,心理辅导者必须考量导致个案悲伤的不同原因。一般上,影响悲伤的主要因素有失落的对象(人、事和物)、个案与失落对象的关系、失落发生的形式、个案过去的失落与哀伤的经验、个案本身的人格特质、个案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案目前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或觉性的状态。
而协助个案面对哀伤的原则,则是协助生者体认失落、帮助生者界定并表达情感、帮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允许时间去悲伤、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允许个别差异、提供持续的支持、检查防卫与适应行为和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在身心灵辅导中,透过表达性疗法引导个案透过自己的身体心灵地图来了解其深层情绪的症结何在,至于处理悲伤是有以下的原则和步骤的。
第一步:透过个案叙述悲伤的事由,引导个案感受身体特定部位对悲伤事件的反应,以表达性疗法的方式,让个案更具体的描述其在内的经验,并鼓励个案在呼吸之间,舒缓郁结的身心部位。
第二步:引导个案想起事件对所失去的感受和特质,同样透过表达性疗法的方式创造失去的特质,并将这些特质唤醒,疗愈身心因失落而蒙受创伤的部位。
第三步:引导个案创造和设计特定的仪式向这一段失落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感受,所表达的感受可以非常多元,包括道别、感恩、放下等等。
面对创伤重新出发
第四步:要求个案在回家之后,继续进行适合个案的表达性活动,让创伤的身心部位持续获得关怀守护,直至个案自觉该身心部位已获得纾缓。
曾广志分享,他曾接触过一位四十岁的章太太。她寻求辅导的原因是非常害怕离别的场景,即使不是很熟悉的人,若参与送机的离别场面,就会难过得不可自制,以致情绪悲伤、崩溃。
在辅导过程中,他倾听章太太叙述其经验,透过绘画和左右手书写对话的方式,引导章太太和自己内在的感受对话。他在对话中发现原来在章太太小时候,其父亲经常要出远门工作。章太太从小就很怕父亲出门,每次父亲离家,章太太都会非常难过,同时也很担心父亲的安危。这些创伤一直深埋她心中。
每次遇到离别的场面,章太太都会情绪激动而不自知,在了解此一情绪纠结的存在后,引导章太大呼吸纡缓身体紧绷的地方,并透过内在对话的技巧,引导章太太给予自己过去所缺乏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经过辅导后,章太太得以纤解内在的离别创伤纠结,往后参加离别的场合时,发觉自己的情绪不再有过分的波动。
这个辅导过程很长,伹,曾广志却一度无法和章太太做连接。他说,“我看着她的时候,他并没有看着我。我突然想到原来自己也很抗拒离别,当下,我眼泪掉下来了。掉了这泪,我和她就连接上去了。”
所以,一个辅导者必须是一个曾经有创伤的疗愈者。如果不揭发内心的感受,就会很难帮到个案了。
感官上所接受的经验会转到我们的身体,长年累月就形成了身体的枷锁。其实,这枷锁的形成主要是我们在经历负面感官经验的时候,感觉受到压迫,不但身体感到郁结,我们的呼吸也会有改变。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把呼吸带到自觉郁闷的身心部位,日子久后就有纾解的效果。因此,处理悲伤的一个重要关键步骤,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那就是自然的呼吸。
学习深而自然的呼吸
怎样才能够让生命自然的呼吸?怎样才能够在事情发生时,知道该到身体哪个部分去感应?
“我们要把呼吸,把觉照带到感应的那个地方去,在觉照中观察那背后是什么。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而是观察情绪的特质是什么?需要什么?怎么能够把种子转化?”曾广志解说。
而转化的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呼吸是很重要的关键,而这呼吸必须是深而自然的。因为生命的本质”是自然,只是在生活过程之中有太多的压力持续着,使得我们得身体因而变得僵硬,生命亦不再有弹性。
然而,短促的呼吸是为了切断感受,因为外境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逃避和压抑。由于呼吸变得短促,身体也开始感受到郁闷,如果没有适时提起觉察并给与处理的话,身体就会增加多一个郁结了。
由此可见,深而自然的呼吸其实正是解除身心枷锁的密码。在深而自然的呼吸过程中,如果是把注意力放在郁结的部位,通常会先感受到被积压的部位的情绪浮现。这时候如果觉得想哭的话,是可以让心绪自然流露的。最重要就是在过程中不逃避自己的感受,诚实面对自己的问题,进而持续不断的俭深而自然的呼吸。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希望和我们沟通,而且生命本来就是会自然呼吸的,婴儿出生之际不就是放声大哭吗?我们的压抑大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
可悲的是我们的心早在忙与盲之间迷失了,身体僵化不再说,就连呼吸也变得不再自然。如果我们真能让生命自然的深呼吸,即使遇到打击,也会比较能在一呼一吸之间坦然面对。如此一来,即便是遇到让我们感到哀伤的事情,我们的心,还是清楚明白的,我们的呼吸,还是自然深远的。
当然,除了自然的呼吸之外,还有许多方式是可以协助我们面对哀伤的。当我们容许自己的生命自然的深呼吸时,其他的辅助方式就会有事半功借的效果了。
人物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