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少年耶喜喇嘛还俗了

谭文信  2009-08-05 23:42:04  南洋商报

1986年,年仅14个月大的欧赛托里斯因被达赖喇嘛认证为耶喜喇嘛(Lama Thubten Yeshe)的转世仁波切,而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位被认可的转世仁波切,顿时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

如今这名24岁的转世仁波切耶塞喇嘛(Osel Lama)日前经媒体报道还俗并放弃仁波切的崇高地位,以普通人身份在马德里研读电影,且在受访中申诉在僧院生涯的不愉快的经验,过后耶塞喇嘛修学的大乘法脉联合会(FPMT)发布了耶塞喇嘛的信函,表示他虽还俗但并没否定的僧院生涯的意义,只是寻找一条不同的道路。

本期策划有关耶塞喇嘛的课题,重点在于探讨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转世制度与还俗……

大约在15年前,我看了一本由英国女记者维其麦肯基所写的《少年耶喜喇嘛》。此传记是由叶文可译成中文,文字非常流畅。我先后买了两本,借给一些佛友看,却双双从此下落不明,足见此书之可读性、传奇性有多高,就连佛友也不舍得还我。

《少年耶喜喇嘛》是一本介绍转世灵童的书。由于我早已失去此书,现只能凭记忆回想此书内容。此书大概是说在60、70年代深受西方人欢迎的西藏高僧耶喜喇嘛病逝了。后来其弟子发现已故耶喜竟然在西班牙转世,变成了现在的耶塞仁波切,并由达赖喇嘛认证。于是此事就轰动一时,它对藏传佛教的推广相信也有不少帮助。毕竟由西藏人转世为西班牙小孩,在当时还是一件罕见的事。

而此小孩确实与众不同,似乎记得前世的人事,在经过女记者的深入调查与精彩的描写后,整理成了《少年耶喜喇嘛》一书,此书后来也畅销一时。现在问题来了,长大成人后的耶塞仁波切却宣告还俗,想要返回属于他个人的私生活,如修读电影丶泡夜店等活动,其实也就是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采取中道立场处理问题

也许有人会因此而质疑西藏佛教转世制度的真实性;也有人会继续坚持相信到底,认为前世的耶喜喇嘛向来致力于去除佛教的神秘面纱,因此今世的“他” 只不过是继续完成任务罢了。本文则想采取中道立场来处理这个课题。

法国生物学博士马修成为一个西藏僧侣后,曾参与寻找已故钦哲仁波切(他亲近了15年的老师)的转世灵童。寻找过程首先是由已故者最亲近的弟子楚西克仁波切得到了一些预兆,最后终于找到了,并决定在一个山洞举行祝福仪式。后来这位只有两岁半的灵童决定要亲自加持在场大约100位弟子,马修当时看到了以下的画面:

“ 在大约100位参与者中,有一群来自不丹,他们从尼泊尔边境走了3天路才到达现玚。其中一位曾经是钦哲仁波切的老用人。当时那位小孩加持了所有周围坐着的人之后,一位喇嘛问他:‘好了,就这样子了吗?’他回答说:‘不,不。’他指向群众中的一位,另一位和尚走到他指的方向,问说:‘这一位吗?那一位吗?’就一直问,直到他走到这位不丹老用人前。在这个时候,那位小孩就说:‘对!这一位!’ 于是那位老人被带到小孩旁边,坐在宝座上的小孩加持了那位老人,老人立刻掉泪。” (《僧侣与哲学家》第三章,赖声川译)

活佛转世有真有假

马修强调在西藏历史中有数百个这种案例,因此灵童转世这回事是真实不虚的。可是同是密宗背景的宁玛派金刚阿阇梨Dorje Jigdral在其《西藏密宗百问》一书中却承认“‘活佛转世’实在有真有假,实不可一概而论。” 他认为“由于活佛转世往往关系到权力斗争,所以你确立你的‘灵童’,我确立我的‘灵童’,便亦非罕见的事,活佛的地位愈高,这现象愈常见,因此谁也不能担保其中无诈。”

其实当今第17世大宝法王就闹过双胞胎,而现在的第14世达赖喇嘛也曾有过两个同样是“ 他”的转世灵童。你不相信吗?且看Dorje Jigdral如何证明:“ 笔者想说一段西藏的近代史,由这段历史,应该可以更了解西藏的活佛制度。

这一代的达赖喇嘛,是第十四世。可是他能“坐床”登位,亦有过一些波折。

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青海,当时国民党在青海的军事将领是马步芳,他竟然不肯让西藏人迎请达赖回藏。由是导致西藏一些大喇嘛乘机另立灵童。

其时主持西藏政务的是热振活佛,其人亲汉,便上书国民政府护送达赖入藏。结果国民政府承诺10万白银的护送费,马步芳才让达赖去拉萨。既至,西藏僧侣皆大欢喜,虽未举行坐床的仪式,亦把灵童当作达赖喇嘛,群相罗拜。在这样情势之下,另立藏地出生灵童的大喇嘛当然面目无光。”(《西藏密宗百问》第3章,谈锡永)

由上述资料可知,灵童转世有真有假,说其真是从“业报不失”丶“乘愿再来”的佛学理论去诠释,说他假,凡事都是两面看,有正牌当然也会有冒牌,谁叫正牌的那么吃香?至于灵童还俗的事,是否和“隔阴之迷”有关,我想是有可能的,至少被认证是第三世巴麦钦哲仁波切的黄英杰上师也同意我的看法,当时(2007年古晋佛教论坛)我们是在讨论倍受争议的盛噶仁波切(出唱片、闹绯闻、不回印度修行)。

不应背负太多社会制约

说到还俗,我想在文章结束前,再饶舌几句,我觉得华人社会有一种要不得的心态,对于欲出家者常冠以六亲不认的罪名,当对方出家后,信徒又师父前丶师父后的极度恭敬供养; 等到此人的出家因缘尽了,想要还俗,却又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群体压力!我不知这是否是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下的文化制约,我宁可相信这是出自一般华人的功利心态,意即此人出家后,家里就少了收入,社会也会减弱生产和消费力;当此人成为大法师后,受到十方供养,乃至顶礼膜拜时,就身价百倍,与众不同了。万一有一天,此人厌倦出家生活想还俗时,就会发觉他除了要面对家人,也要面对那些长期供养他,以修福报的信徒们,因他们必定会失望与愤怒;而藏传和南传的出家众似乎就不必背负那么多的社会制约了……



首页 > 时势动态 > 专题评论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73&id=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