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从宗教冲突到宗教谅解

报道:谭文信   2009-08-21 04:41:24  南洋商报

今年受邀前往沙巴根地咬主持《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研讨会主题是“宗教谅解·社会和谐”。主讲人分别是释文建长老和马佛青总会长王书优博士。文建长老的开示侧重个人在信仰上的心路历程,鼓励大家修习忍辱,老实修行,不要有门户之见,也只有本身宗派之间达至和谐,才有条件去和其他宗教寻求谅解。王书优博士则以“世界宗教发展与冲突”为主题,现特整理王书优博士演说的主要内容……

一开始王博士就以一系列的图片让大家看到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宗教冲突事件,并让大家知道佛教徒人数在世界人口中仅占少数而已(数椐显示全世界只有百分之六点一的人皈依佛教)。而人口占少数的佛教徒在某些地区由于长期受压迫,心中不免对他教有恨意,王书优自己就曾在印度亲睹类似现象,他认为这是一个危机,是必须要认真看待的。

王书优是以马佛青总会长的身分出席这个由马佛青沙州联委会主催,根地咬广济寺主办的2009年沙巴及纳闽佛陀日庆典。他的言论毫无疑问是代表了马来西亚唯一的全国性佛教青年组织。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其他宗教的存在价值呢?

他引用于公元前270年间,统一全印度的佛教君主阿育王(King Asoka)诰文来作回应:

“ 不可只尊敬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可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的人,当然是为了忠于自教,以为‘ 我将光大自宗’但是相反的,他更严重地伤害他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阿育王

如何促进宗教谅解

在这种温和观念的主导下,王书优开始畅谈如何促进宗教谅解。但我想一般人还是会对上述观点感到困惑的,毕竟理想的成份似乎过浓,变得有点不切实际。佛教徒的性格确实热爱和平,但无论在印度或中国都曾发生灭佛事件,当务之急并不是扮大方,应该是如何寻求自保才对!为了更进一步理解王书优引用阿育王诰文的用意,我在其他资料中找到了相关论述,英国牛津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术总监Richard Francis Gombrich 在接受专谈时表示:“我曾看过他(阿育王)的石碑文告,他摒弃了侵略战,然后在全国各地树立石碑文告,宣示其非暴力的立场,在那著名的13号石碑,他还为了自己向东印度Kalinga地方所发动的侵略而道歉,文告中更附上死伤和流离失所人数的资料。他欲诏告世人他的非暴力立场,以及他容忍的限度是在“容忍范围之内的”。这其实是很巧妙地说,别人不可随意欺负他,他虽然摒弃了暴力,但他仍然有底线,并非不会反抗的。”(温暖人间255期)事实上,王书优较后也详细说明了他的宗教谅解是有策略的,是以我相信当天出席研讨会的佛友们对于他主张促进宗教间谅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该会有所了解与肯定才是。

王书优采取了以下的策略来促进宗教谅解:

● 正确了解与奉行自己的宗教

● 同理心包容其他宗教

● 落实宗教之间对话与沟通

● 达成宗教之间的共识与合作

● 避免不道德的宣教方式

● 避免宗教政治化和政治宗教化

佛教徒首先必须正确了解自己的宗教,换言之,在和其他宗教作比较时,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佛教,其最大的特色何在,是必须予以掌握的。王书优引用了一行禅师的一段话:“我在多年前认清了一个事实:藉着逐步了解自己的宗教传统,我们会渐渐对其它宗教产生尊敬、重视、谅解。”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却又能欣赏彼此的差异吧!

以同理心包容其他宗教

至于如何以同理心包容其他宗教,王博士是以净空老法师的观点来阐述:“细观历史,我们不难体会,世间所有宗教,均是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一切宗教创始人,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皆是彻底放下名利贪欲,身心清净,自行化他,有教无类,故能对当代后世产生广大深远的影响。”

王博士的意思也许是认为我们必须认同其他宗教创始人也一样对人类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这是不能抹杀的事实,也只有承认和看清这点,我们才能真正的包容其他宗教!也只有愿意同理其他宗教的存在价值,我们才会想方设法去落实宗教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王博士认为我们应该以佛陀教导的“四摄法” 去推动这个任务,也就是以布施摄——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爰语摄——语言的力量,特别是赞美别人的话;利行摄——以利益他人为先,意即抛弃自私心态;最后是同理心沟通的同事摄。王书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四摄法的可行性。他和家里兄弟的宗教信仰虽然不同,但依然保持良好关系,甚至当他本身举行佛化婚礼时,信仰西方一神教的兄弟也欣然出席,足见佛陀的教法是真实不虚的,只要我们肯依教奉行。

但是应用四摄法时,必须出自真诚爱心,不能当作 “统战” 的手段,也只有以“真诚爱心” 为出发点,才有可能和其他宗教团结合作,因而化解所有矛盾冲突,并达成各宗教之间的共识。我当时听王博士说这些话时,总觉得他仿佛太过乐观,但后来仔细再想,却发觉这是一种愿景,而个人是有可能通过组织架构(如马佛青)去逐步实现这个愿望的,只要领导人和组织强大就有可能!我冀望王书优在担任马佛青总会长的任期内能够逐步落实和其他宗教的对话与沟通,并能建立谅解与共识,以让各教能减少意识形态的对立;进而对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作出真正的贡献。

可是有些不良因素还是会阻碍宗教之间达至共识的,比如说,“不道德的宣教手法” ,就是以丑化其他教主或刻意曲解他教的教义来误导一般社会人士。王书优认为这是要避免的;他当时还让出席研讨会的佛友们看了一些由某些人士刻意曲解佛教的文字和漫画,佛友们看了后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宗教谅解 社会和谐

由于今年的全国性佛陀日主题是“宗教谅解·社会和谐”,王书优在研讨会中进一步谈到“佛教伦理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 ,他认为佛教的主张是彻底的平等和慈悲,至于要如何去落实“全民马来西亚” (ONE MALAYSIA)的国家宏愿?王书优博士提出了佛教僧团的六和敬观念,也就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已故印顺导师在其《成佛之道》一书中提及 :“1. 见和同解:大众有一致的见解,这是思想的统一。2. 戒和同遵:大众奉行同一的戒律,这是规制的共同。3. 利和同均:大家过着同样的生活受用,这是经济的均衡。” 印顺导师语重心长的指出:“思想,规制,经济的和同,为佛教僧团的实质。能这样,那表现于身心的活动,彼此间一定是:4. 身和共住; 5. 语和无诤; 6. 意和同悦了。”

我们不妨深思印顺导师的观点,虽然他谈的是僧团(佛教僧侣的团体生活),但扩大范围来看,六和敬的理论与实践其实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试想如果一个社群有严重的思想(如种族丶宗教)对立问题,再加上司法不公,导致无人愿意认真守法,最后很可能还会因为贫富差距,而使治安不断亮起红灯,造成无辜的人们受害,国家的整体发展也会因而受到负面冲击,相信这也是王书优提出以六和敬来回应所谓 “全民马来西亚” 的原因吧。换言之,只有在思想(价值观)、规制(法律)和经济上全民都能平等受惠时,大家才能安心共住,彼此赞叹,开心的生活在一起。至于要如何避免宗教政治化和政治宗教化,在我印象中,不晓得是因为时间不够,还是担心课题太过敏感,王博士在当天并未详细说明,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后记

马佛青总会长王书优博士给人的印象是学识渊博,说起话来,理路清晰,具有说服力;虽然挂着博士的头衔,却没有架子,能够与大众打成一片。尤其是他那充满活力的神态,是令每一位接触过他的人都难以忘怀的。这和我个人的生命气质完全相反,我并不是说自己是个死气沉沉的人(毕竟我才刚刚迈入四十大关而已),我真正的意思是认为王书优博士是一位充满阳光气息的佛青领袖。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历届佛青总会长中少见的一种人格特质。

我相信马佛青总会在他的领导下很可能会有新的一番作为,尤其是在社会逐渐趋向多元化的今天,如果他善于掌握因缘,在许多课题上,能够代表佛教的良心率先发言的话,就能摆脱佛教向来予人一种在面对体制不公时所表现的冷寞态度,这种看过去好像超然丶中立的态度,使到佛教徒被认为与世无争,是彻底的世外人,只会放生动物,却对因恶法而受苦受难的个人处境冷寞以对,这也难怪传统的儒家会经常攻击佛教的人生观,以为佛教是消极丶悲观的宗教。试想一个只关心鸟类和鱼类存亡的宗教,如何能够被视为关心人类的宗教?我认为佛教徒应尽早摆脱宿命论式的“共业”观念,除了做慈善环保,也要关心社会课题,要慈悲因制度而受苦的人,更要通过大家的回向力量以形成“共愿” ,如果王书优能够如此领众,则佛陀3次在枯树下劝退琉璃王的故事就不会白白示现!


王书优博士简介: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总会长
-世界佛教青年友谊会(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 Youth, WFBY)副会长
-马来西亚八大华青2009年度总协调
-国际资讯管理顾问公司顾问总监



首页 > 时势动态 > 专题评论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73&id=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