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义为了仁慈的电视筹款活动,曾亲自上阵化身“蜘蛛侠”,表演45层楼滑降、攀登铁塔等。
(新加坡)仁慈医院前院监明义法师有个很了不起的母亲,当年仁慈创建初期还是个“无底洞”,被讥讽“永远不会成功”时,母子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力排万难撑起这家救人无数的医院。然而,随著明义涉及失信案而被判监后,他的母亲因此受到外界异样的眼光,近年已较少到仁慈医院帮忙。
花6年说服母亲
明义花了6年的时间,才说服母亲让他出家,结果母亲成为他最忠心的支持者。很多人都知道,明义为仁慈医院付出很多,但鲜少人知道,在建院初期,正当明义在外头为仁慈的经费奔波筹款时,一名和蔼的妇女选择默默地镇守仁慈大本营“稳定军心”。
她就是明义敬重的母亲,现年约75岁,仁慈职员口中的“大姐”。
一名仁慈前职员透露,大姐当年几乎天天到仁慈义务服务,其中2天,风雨不改带领一群义工到仁慈,待上好几个小时,为病人唱歌,为义工和医护人员烧饭,激发病人的生命力,也为仁慈职员加油打气,给仁慈上下注入信心和希望。
“仁慈设立初期真的很辛苦,病人和职员都难免担心,大姐都会安抚他们,并说师父一定会想到办法解决。大姐跟大家一样,也称儿子为师父。”
当年,在一项筹款义走中,有嘉宾对明义说:“这么多钱,这么多病人,你永远不会成功!”
未想过放弃仁慈
明义母子没有因此沮丧,虽然明知慢性病房基本上是个“无底坑”,但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仁慈。
不过,仁慈的一名护士说,她已有近一年没看到大姐,相信和明义的官司有关,再加上“大姐”年事已高,体力可能没有以前好。
受访的前职员说,大姐明白有慈善仁翁,甚至是义工,对法师失望,而放弃支持仁慈。但她没有因此感到沮丧,相反地,她希望仁慈能招募更多的义工,以慈悲心无私付出,让仁慈精神传下去,为病人服务。
“她知道要照顾贫苦病人,很需要医药人员的扶持,因此特别感激护士,恳求他们帮明义完成心愿,继续共同维持仁慈医院。”
母子为医院命名仁慈
“仁慈”是明义母子商量斟酌后取的名字。
当年,德高望重的常凯法师圆寂前,告诉明义他的3个愿望,其中一个是希望本地设立佛教医院。
之后,卫生部找慈善机构照顾设在心理卫生学院的慢性病房内的百多名病人。明义去参观病房时,看到病人的凄凉状况,万分震惊和难过。
他后来决定接下任务,把慢性病房改名为仁慈医院。
前职员透露,“仁慈”是明义母子一起取的。
“仁”是取自“仁义道德”,“慈”取自“慈悲为怀”,希望人人体现“仁慈”的精神,一起帮助和照顾贫困无依的人,不要放弃社会上需要关怀的人群。
最拿手炒米粉
明义母亲烧得一手好菜,拿手好菜是炒米粉。
前职员说:“大姐做义工出钱出力,常与一群热心妇女,烹煮如炒米粉、绿豆汤、摩摩查查及芋头糕,给职员和病人吃。她们到医院做义工,都自备食物和水。”
前职员说,她最喜欢吃大姐炒的米粉,做夜班时,大姐炒的米粉就是他们的宵夜。
她说:“大姐知道仁慈的经济状况,但她相信儿子能解决。她一直很积极,开朗,每次到医院当义工,总是带来好吃的食物,跟职员和病人分享,到病床边陪病人聊天,聆听他们的心声,鼓励和安慰他们。”
攀高墙浸冰母念经祈祷
儿子攀高墙做冰人,妈妈在现场为他念经祈祷。
前职员透露,当年明义为仁慈的电视筹款活动,亲自上阵,化身“蜘蛛侠”,表演45层楼滑降、攀登铁塔,甚至不顾医生的劝告,长时间浸在整大箱的冰块内,每次的高危险性表演,大姐都会到场支持。
“大姐内心极不想儿子冒性命危险,但儿子的决定和展现的坚强感动了她,每次都到现场,默默念经,祈求佛菩萨保佑儿子平安顺利完成任务。”
当年儿子惹官司,大姐难过不已,一提起儿子,眼眶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