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觉法师未出家前热爱摄影,出家多年后再拿起相机,为的是为泰国森林僧人的修行生活留下记忆的图腾……
试说你的出家因缘。为何会选择泰国的森林道场参学?大自然与修行有何关系?
我是在吉隆坡鹤鸣寺接触到佛教而开始学佛的。27岁那年我就下了决定:要成家还是要出家,结果我选择出家。我在27岁至29岁那两年里四处去学习禅修。
29岁我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当沙弥,不过因缘不适合,过后我决定去泰国参学,在泰国北部某森林道场当白衣一年,后在31岁那年出家为比丘。
在泰国某森林系道场参学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修学环境不那么理想,参杂了很多当地的传统习惯,于是我离开那里,决定到由阿姜查专门为西方人办的国际丛林道场,那里的修学环境很理想很适合我,于是我就在那里专心地修学,五年后才开始四处行脚。
大自然如森林与修行有一定的关系。佛陀成道、诞生、涅槃都在树下,佛陀成道后也继续在森林弘法度众,当时在家人要听闻佛法都要到森林里请示开示。
泰国的森林系道场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原始佛教的风貌。
泰国的森林道场很注重行脚,请问行脚的重点在哪儿?
行脚是头陀行(即苦行)之一,头陀行的特点是不长期留在寺院,四处游化。在森林里寻找到一个适合地方,就努力用功修行。通常一个地方的逗留不要超过十五天,主要原因是不要让人起贪恋,不要执著那适合你修行的地方。因此即使你找一个适合行的山洞,也不能待久,如此,你就会体悟到“一无所有”的生命实相。在森林行脚或在山洞修学,较容易摆脱世间人的一般想法和摆脱世俗的执著。当你真正了解自己,明白了世间的实相后,就没什么可留恋,那么当你再进入世间弘法利生时,就不会受世间所迷惑。我们先解决自己的烦恼,自己稳定后才能帮助他人!
请分享你这近年的行脚心得,在森林禅修独居有遇过什么危险的挑战吗?
我在泰国许多地方行脚。目前我行脚的地方在泰国北部西区,靠近缅甸的边境,那里的森林没受太多破坏,发展较少,生活朴素简单,人也很真诚善良。
我行脚多年没真正遇到什么很大的危险。有过一次生命的危险是,那时患上霍乱,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再超过两个小时送来就会脱水而死。
有回爬山,却不小心掉下来,刚好有树枝挡住。野兽方面,我遇见过熊,见过老虎的脚印在我禅修的附近。对出家人来说,通过行脚会更容易了解自己。
我开始行脚时,晚上在森林听到任何声音都会害怕。那里的感觉像在动物园,但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我们看动物,现在是四周的动物在看我、在监视我。
曾有几次晚上,我想写信留下遗书,怕万一死后,有人发现我的骸骨会将骨头送回给我的家人。森林里有很多恐惧与害怕,但却是训练意志力最好的地方,但你接近死亡,生命遭受危险时,你会更容易入定,那时你什么妄想也忘了,只有保持正念。因此每回进入森林,正念会保持得特别好,洞察力会特别强,那时常会想连生命都可放下,还有什么无法放下的呢?那刻深层的我执都能放下。
在森林行脚时,我有很多所谓的恐怖经验,但最后发现,很多恐惧其实都是自己想像出来的。
出家前,摄影是你的生命,出家后你放下摄影爱好?为什么现在又再拿起相机?
我头两年出家,没有带相机,因我根本没想过要拍什么照片。后来想法有些改变,是因为近几年泰国的森林面对发展造成破坏的问题,很多森林被开放。
以前森林的出家人修行很方便,因整个森林到处皆是道场,在哪儿修行都可以,但现在很多森林属于私人产业或发展地段,你要越过其边界都面对问题,同时要申请准证,因此许多出家人被迫在固定的地方建道场。
如果没有照片留下来,这些森林的修行风貌可能会遗失。因为一般摄影师即使拍照也只能拍到较外围的地方,因他们无法进入僧团的。要拍摄到僧人的真实生活,只有里面生活的人才能拍到。
因此我重新拿起相机,是为了不要让这些宝贵的森林修行资料留失,以让后人可借照片回忆当年森林的修行面貌。
因此我现在的摄影,不再是为了爱好,更不是为兴趣,只是要作为一种教材与生活纪录。
如何才能建立对法的信心?如何才能真正的放下?
我们要真正体验到法才可以真正的放下。我刚开始出家凭的是愿力,但它会退转,所谓的“世间无常”,都只是理论而已。唯有通过禅修有所体会,体会法后你怎么还会找寻世俗的东西?那么你才会真正的放下,心对世间的执著才会淡化。连生命都可放下,还有什么不可放下?
回头看,以前的我很傻。以前参加摄影比赛得过许多奖。有一回参加某摄影赛,主办单位千方百计不让我参加,因怕我会拿走大奖。当天晚上睡不着,很烦恼心很不甘愿,很苦。
我学佛后曾发过愿,只要在摄影比赛拿到奖金奖都会捐给寺庙。有回我参加某摄影比赛,人像摄影项目是我最拿手的,心想一定会拿大奖,结果成绩揭晓我只拿个小奖,我当时我很纳闷,因自己的作品比首三奖好得多,后来想起前一回拿了奖因太忙忘了将奖金捐出来给寺院,那时,才体会到因果真的不可思议。
至于如何学习放下,我建议遇到任何困难烦恼,想到今天我就要死了,今天是生命最后一天,那还有什么东西你不甘愿,什么人你不能宽恕?只要想到每个人有一天总会死,活着不可能不死,你的态度自会改变,态度改变,生命自然也会有所改变。
对8月的摄影展,有什么期待吗?
我个人没有什么期待,一切随顺因缘。我只是尽自己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仅此而已。
为什么会想到在泰国北部筹建孤儿院?
我那时行脚来到这里,觉得这里很适合自己禅修,因这里的居民很单纯简朴,他们很多是泰缅两地的难民,没有合法身份。
我在这里遇见一对退休老师,他们在这里的学校办禅修营。他们很发心与很热心,自费为学童办佛学营达十年之久,协助超过百名学童参与。他们知道我是出家人,请我到佛学营开示。
因当地居民是难民,很多小孩没身份证,故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就读,当中很多是孤儿,父母在战乱中死亡,生活很困苦。那一对夫妇常为孤儿提供协助。于是我们建议提供助学金或生活费,因此成立了法山基金会。
我在吉隆坡有个妹妹,当初学佛时,她发愿将收入的10巴仙捐给佛教。她将收入捐赠佛教已有一段时间,而她的事业也越做越大,也越有成就,所捐的款项也越来越多。她前后为这里的孤儿捐了近五万多的经费。我们目前大概为二十多位的孤儿提供生活费,但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无法观察他们的学习与改变。因此我们觉得是时候成立一所孤儿院,集中一起方便照顾,也可监督他们的身心成长,不然只提供费用,无法提供教育不是很好的做法,因他们很容易受外界污染。我们有一位十几岁的女学童,一直提供她生活费,她结了婚我们还不知道。
我那时觉得这里提供了我禅修的地方,我想帮助当地的贫童当作一份心意的回报。
这里一个小孩一年的花费近3千令吉,因经费问题,我们无法接纳太多儿童,因此我希望能结合更多善缘来成立这所孤儿院。
因此8月摄影展的主要因缘,除了通过照片让更多人了解泰国森林僧的生活面貌外,就是想为孤儿院筹募基金。我们有约80幅的照片义卖,都是森林僧行脚与当地小孩的生活照片。当中我也会主持讲座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因缘俱足,有其他的主办单位邀请,能巡回到各地展览与分享。
永觉比丘(Ajahn Cagino)简介
-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22岁至27岁是位专业的摄影师,曾获40余项摄影奖。1990年荣获由马来西亚绿野集团(Country Heights)举办首届亚洲摄影比赛的冠军奖项。 -29岁时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当一年半的沙弥。随后前往泰国依Ajahn Ganha正式出家。5年后到泰国国际丛林道场(Wat Pananachat)参学与重新受戒。 -在泰国东、南、西、北部行脚不少于4000公里。现住在泰国北部的山洞里。他发现这里的少数民族(难民)的孤儿很纯真但生活很苦,因此,他成为“法山基金会”发起人,想设立佛化孤儿院,给孤儿一个温暖的家园与提供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