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慈济带领大家环保

  2008-07-24 12:00:00  星洲日报

 (劳勿24日讯)人类严重污染大自然,造成温室效应的发生。如何减缓天灾的发生?我们又能为大地做些什么?

         为未来子孙做些什么?
         “环保”,是唯一答案!这需要带动、启发人人的爱心,亦必须身体力行,才会有成效。

         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在马来西亚有约600个社区环保点,环保回收的资金推动着慈善济贫志业,珍惜物命的心,汇为一股爱的清流,并在2003年获得我国首相颁发“支持国家环保计划荣誉奖”,这对环保志工长年无所求的付出给予肯定和鼓励。

         把资源换成金钱
         劳勿以双溪兰为起点设立第一个环保点,在获得各方民众的支持和付出之下,今日已扩展至劳勿市区、新巴力、文冬、加叻、文积以及文打、日利谷、立卑等地。

         慈济人做环保,年龄从5岁至80岁不等,不关职业背景,无分学历阶层,父母带着孩子,婆婆牵着孙儿,老师领着学生,人人将它当作修行道场,人人怀着一份欢喜感恩心,把“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一个资源,如果把它丢弃,它就是垃圾,但只需小小的一个动作,把它收集,它既是我们的福气,把资源换成金钱即可济助贫病人士。

        环保活动也让志工以及参与的群众体悟,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责任也是使命一一身行环保,保护生态,作大地的农夫;不受欲念束缚,知福、惜福、及时造福,作心地的农夫。人人用心照护大地与心地,才能平安与地球共生息。

        若能如此,相信未来的生态定会改变,人人爱心共聚,温室效应、异常气候,都会慢慢地缓和,社会也能一片呈祥。

        小常识:
        减少50公斤的用纸可拯救一棵20年的大树
        回收10公斤铁罐可节省5.7公升原油   
        回收一个铝罐可节省3小时看电视的电能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新闻 > 2008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334&id=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