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与佛教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北京文化网)
腊八粥的食疗效果
时值隆冬,在腊八这天,人们有用糯米、花生仁、莲子、黄豆、赤豆、绿豆、白果、红枣等干果煮“腊八粥”喝的习俗。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
北京中国烹饪专修学院副院长陈焕顺说,制作腊八粥主要是选用豆类和谷物类作原料,这些原料除含有人体正常饮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 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 B2、 B6、尼克酸(维生素 P P)和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腊八粥所含的营养成分比一般单一原料制成的粥更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要。其中莲子可补气健脾,绿豆对高血压有辅疗的功效,赤豆能消水肿、治脚气,松子仁能滋润心肺、通调大肠,栗子能补益肾气、治腰酸腿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