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拜寺沟西夏方塔》一书正式发行,标志着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拜寺沟方塔西夏文书研究》的最终成果正式面世。
坐落于贺兰山拜寺沟深处的拜寺沟西夏方塔,于1990年11月被不法分子炸毁,成为废墟。1991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塔废墟进行清理发掘,出土了模制小泥佛、舍利子、木刀、麻绳、皮革、丝织品、戳印字砖及木构件等一批珍贵西夏文物,尤其是出土的近30种西夏文书,以及雕版佛画、朱红佛印、墨书塔心柱题记、崇宗贞观十三年西夏文木牌、仁宗乾 十一年皇帝发愿文等,既是建国后出土西夏文献最多的一次,也是西夏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1994年,《拜寺沟方塔西夏文书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在历经10年后成功结项。该书分为《考古篇》与《研究篇》两部分。《考古篇》中,通过大量实物,证明方塔原高13层,且建于西夏惠宗大安二年,是现知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西夏古塔,也是现存最早的西夏古塔。古塔塔心柱采用从底层直贯塔顶的古老做法,这在我国现存古塔中当属唯一。《研究篇》中,通过研究整理,确定汉文《佚名诗集》作为传统的古诗集,在西夏文献中首次发现,由此填补了西夏文献的空白。西夏文佛经完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西夏、也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由此修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木活字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的说法,证明王祯《活字印书法》中造字、排版、刷印的工艺流程,早在西夏时期就已出现;证明活字印刷技术在由中国向西方传播过程中,西夏起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本续》是译自藏文的藏传佛教密宗经典,是藏传佛教密宗经典中最早的印本,由此揭示了西夏佛教与藏传佛教、西夏文化与吐蕃文化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