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教文化的重要经典《大正藏》由河北省佛教协会重新印行。在为其举办的首发式上,一卷卷佛教文化的经典堆积如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佛学家楼宇烈评价说:“20年前,想在国内找一套《大正新修大藏经》非常不容易。目前,这么大规模地印制《大藏经》,在大陆尚属首例。”
此次印行的《大正藏》,即《大正新修大藏经》。是日本大正十三年(公元1924年)开始由日本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渡边旭海、小野玄妙等人在东京组织的大正一切经刊行会领导近百名学者历时十余年编辑出版的巨作。它是在弘教书院所印″缩刷藏经”及“四本”(宋、元、明三本与高丽藏)对校的基础上,参照正仓院藏经,敦煌古本和巴利文、梵文经典,对以往藏经所收佛典重加校勘、编排而成。体例上改变古来按大小乘佛教的分类方法,而以佛典的基本内容分类。《大正藏》全藏100册,收录佛典3360部;内容分为正编、续编、图像、法宝总目录四个部分。正编包含由印度及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的著述。续编包含日本佛教著作以及古敦煌佛典等。图像部专收日本前代遗留下来的佛教图像类佛典。法宝总目录除索引功能外,还收入了历代佛教大藏经的目录。《大正藏》所收经典相当齐全,校勘亦称精审,编排也符合现代学术要求,是自古以来卷帙最庞大的善本大藏经,也是所收异本最为丰富的大藏经,更是现代学术界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大藏经。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丛书,以经、论、律为主,并包括若干印度、中国等国其他佛教撰述在内。我国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才有“大藏经”之称。原来指的是汉文佛教典籍,现在指一切文种的佛典丛书。计有巴利文、汉译、藏文、满文、蒙文、日文以及西夏文的《大藏经》(残本)等行世。我国自宋代以来多次印刷过“大藏经”,较著名的有“开宝藏”、“崇宁藏”、“赵城金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藏”、“万历藏”、“龙藏”(即乾隆版大藏经)等。1980年代以来,先后印行过“龙藏”(文物出版社)、《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成为文化出版界的盛事。
历代编修的“大藏经”,在保存上遇到种种困难。现存于世的历代“大藏经”中,大部分已经残缺不全。即便如此,也是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文物”。有些单本的佛教文化典籍,如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印制工艺非常精美的《金刚经》,更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
据介绍,汉译“大藏经”先后流传到亚洲的其他国家。以汉译“大藏经”为祖本,在韩国形成了《高丽大藏经》,在日本形成了《弘安藏》、《大正新修大藏经》等多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
此次河北省佛教协会共倡印《大正新修大藏经》700部。据印制工作的首倡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说:“印制《大藏经》,对于传统文化典籍的保存与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正新修大藏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研究价值,将有利于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