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在翻新房屋时,挖出两个灯笼状的大石礅。20日上午,记者跟随临沂市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来到出土大石礅的现场,进行了考察。经专家初步鉴定,这两个大石礅都为金代的物品,是僧侣圆寂后所建陵骨塔的一部分,非常有考古价值。考古人员表示,将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相关的考古研究也将一并展开。
石礅的年代应是金朝
经考古人员初步鉴定:小一点的石礅上用篆书刻着“僧普澄塔”,大一点的石礅上怎是用楷体刻着“僧众普同塔”,由于受到岁月的侵蚀,其中的塔字已有些模糊。在经过细心地观察后,考古人员还在大一点的石礅“僧众普同塔”的左侧发现了一行小字“大定十四年……”(后面的字也已模糊不清)。
考古人员介绍说,“大定十四年”为公元1174年,当时正是南北分立时期,北方是金朝,而南方则是南宋。我们临沂当时处在金朝的统治下,所以都是按照金朝皇帝的年号纪元,当时正是金世宗完颜雍统治时期,年号大定(公元1162年——公元1191年)共有29年,是金帝国鼎盛时期,史家称世宗大定朝为“小尧舜”。
“这两个石礅所用的字体虽然不一样,但可以肯定这两个石礅都是同一时代的,最多相差几十年。至于为何用不同的字体,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位考古人员经过判断后告诉记者。
出土地曾是较大规模佛寺
考古人员通过对两个石礅的形态、篆刻的字样以及此前出现过的的同类物件等因素分析出,俩石礅应当是两座陵骨塔的两个部件,由于其他的部件已经遗失,这两座陵骨塔的形状已无从考证。但这种塔并非谁都能建的,通常情况下是德高望重且有名气的僧人圆寂后才能修建,按照传统应该是僧人的尸骨埋在地下,上面建一座陵骨塔以示纪念。
经考古人员考证,目前已可以断定这里当年曾经是座佛寺,而且规模很大。因为一些小的寺庙德高望重的有名高僧较为少见,有佛塔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有比较出名的高僧,而且这座佛寺存在的时间一定很长,所有这些都可以考证出这里曾经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而且有至少两位高僧曾在这里圆寂。
石礅主人是师兄弟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从两个石礅上的刻字可以断定,“僧普澄塔”的主人是法号“普澄”的僧人,而“僧众普同塔”的主人则是法号“普同”的僧人。按照佛教传统,他们都是普字辈,因此这两个石礅的主人应该是师兄弟。
据了解,僧人的法号并不是随便起的,而是跟僧人的辈分紧密相连的。从《少林寺七十字诗法裔辈分》可见其严谨: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石礅将送往博物馆收藏
“这两个石礅是陵骨塔塔体的两个部件,在市区出土的文物中比较罕见,这对于研究佛教在我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古人员表示,他们将把石礅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送往市博物馆保存。
发现石礅的陆女士一家对这两个石礅非常重视,陆女士告诉记者,“它们虽然是在我们家里挖出来的,但都是咱们临沂的宝贝,应该送给政府保管。”当听说要送到博物馆时,他们都表示非常支持。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有陵骨塔的佛寺在临沂市仅有朗公寺里有,这次出土的两个陵骨塔塔体部件对于研究临沂市历史上佛教的发展状况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记者 戚宝镭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