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搜索。。。

 
首页 > 大马佛教 > 组织单位 > 佛团寺庙 > 雪隆 > 相关
 
千江月映百年寺
资料来源:摘录自《千里行悲愿》  点击:

编按:“千江有水干江月,千处祈求干处应”,以供奉观世音菩萨,而闻名吉隆坡的法界观音圣寺,原名观音洞(登彼岸);由于众缘和合及十方各界至诚护持,修建工程终于完成。故于己2006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特盛大举办法界观音圣寺,25周年庆及开光典礼,让各界见证百年寺变新面貌的历史性时刻。
  
顾名思义,观音洞,即为观音菩萨堂。
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意即为观世间之音声。

他如何观呢?他用千眼千耳及各种神通,来观世间的音声。这个世间下只是指这个世界,而是整个法界里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世界。他观世间所有众生,在无止尽生老病死流转里、无尽的地狱里,或其他道中受痛苦的声音。观音菩萨以他的广大慈悲誓愿,示现千手千眼及神通方便,应受苦众生之求而给予慰籍,是故观音菩萨对所有众生是“千处祈求千处应”,他的慈悲无处下在,就犹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现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处处充遍哀怨、忧伤、孤寂,人们迷失于茫然追求物质的世界中,身心的极度匮乏,让他们渴求心灵上的依归,当各种因缘具足也就使道场应运而生。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一座古老百年寺庙,突兀的跻身在喧嚣尘扰的摩登大楼丛林中。

忆当年,说重头——
拥有一百二十五年历史的法界观音圣寺,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草创时期:由茅蓬到观音洞
  
在1880年时,有一个修道人叫吴怀仁,经过现在法界观音圣寺的地点时,看到一位身着白衣的女人走向林子里。他追着那个女人,但是那个女人却消失了。这个修道人相信她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就在现在的这间寺院旁,建了一个茅蓬修行并研究佛法。
  
由于修道人的德行,很多信徒前来护持,而当时的茅蓬也逐渐发展成今天的道场规模。
  
1880年间,当时很多人身无分文,生活艰困。在吉隆坡众多庙宇中,以礼拜观音菩萨为主的“观音洞”,对很多华侨与一群追寻致富的锡矿工人来说,它是一个精神支柱兼避难处。

二、过渡时期:混台佛、道、儒及民间宗教色彩

就在一个世纪中,吉隆坡从一个矿业的城镇,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市。由于都市居民带动截然下同于移民工人贫困的生活形态,相形之下,促成寺院亦需顺应着这种转变而有所跟进。
  
其他不同的地方宗教信仰之所以被接受,乃是他们以传统庙宇运作方式生存着,例如提供那些求儿女或求偶的人所拜的金花夫人像;透过卜卦算命,或者为了各种理由而拜的下同神像。那时候祭拜的方式大都是拿纸或竹制的神像来烧,以猪或其他动物作为牲品。

                            

“观音洞”在当时成为一个中国寺庙,一群群的信众纷至沓来,祈求加被、指示、发财和各种需求,庙中的佛像早就被浓厚的烟灰熏得发黑。由于很多信众的祈求得到了感应“观音洞”的名声亦随之传遍各地。
  
就在这样佛、道、儒及地方宗教混杂之色彩下,一群比丘就在这个寺庙内修持佛教苦行。传说当时有将近十八位出家人住在寺里,过着相当严谨刻苦的生活,寺院晚上只是点着一个灯泡而已。他们全部食素,严持清净行,对那些需求者,扮演着重要的精神支柱角色。

诚如经中所言,“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那些比丘如法之行持,也普遍受到尊重与肯定。

20世纪后期,即1989年“观音洞”又面临一次改变。最后一位儒道士苏侨,毅然的应允一位在家人的请求,在佛堂内设立一个小型正统佛学图书室,以供大众阅读,正统佛教之种子也因此得以传播。有几位在家居士,就因为读了这些书籍,最后都走入出家的生活。改变之后,一位信士,即是众所知晓的黄姑太——黄亚明(果聪),参与管理寺院;在此之前,不允许女众行者可以自由来往于寺院,更不用提管理寺院。

三、转变时期:东南亚正统佛教的复兴

20世纪末,上人看到佛教在东南亚复兴,带领着法界佛教总会弘法团,至世界各地弘扬正法。

1978年,上人第一次带领着弘法团至马来西亚,将正法播种于此。上人42天全国各地的弘法行程中,超过六千人皈依三宝,在马来西亚创下了空前的记录。

1981年,上人第二次受邀于台湾、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

1983年,上人派弟子们,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弘扬正法,透过这样的努力,佛教才开始蓬勃发展,也引起不同国籍人士对佛教产生兴趣。

1988年,上人又再度到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其他等地,举行护国息灾及放生法会,让正法之声再度震撼于东南亚。

1992年2月了日至4月3日,上人应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两亚等佛弟子之邀,再一次率领着法界佛教总会及法界大学弘法团前往弘法。弘法团此行在马来西亚做了一个为期三个星期的万佛宝忏。

道场是僧团的延伸,藉着道场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让佛法传播开来。

在与上人多次会晤后,“观音洞”之负责人及董事人员,深受上人德行的感召,1993年决定正式将“观音洞”献给上人。正统佛寺之成立,犹如阳光的照耀,给烦忙与焦虑的吉隆坡带来了和平与祥瑞。
    
1993年3月的时候,两位比丘被指定为董事人员。继之于1993年9月份,上人派一位比丘来协助管理道场。

“观音洞”座落于市中心,附近高楼大厦林立,是吉隆坡办公商业中心,举世闻名的双峰塔就矗立在侧,使得这座百年古寺不只是吸引很多游客,同时也吸引附近办公大楼的工作人员。

因此,“观音洞”在1994年开起素食店,以推广健康素食,透过这个管道,当地或外地年青人及知识份子,开始慢慢的接近佛法。

再加上藉由佛教文物的流通,提供了中英文的正法佛教经典,也因为英文佛法书籍的传播,接引了很多受英文教育的非马来之居民及外国人,很多不同国籍人士,或为素食,或为佛法,或为求得心灵上的慰藉,群涌到寺院来。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百年寺~新面貌  (2007-12-19)
  法界观音圣寺(登彼岸)  (2007-12-19)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